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进展、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公园体制在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公园体制方案,2015年起,我国陆续在10个试点区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文章是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试点区取得的进展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保护地整合、国家公园立法、日常管理制度、集体土地的用途管制和社区发展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但由于试点承担着综合配套改革重任,同时受现行法律法规、管理体制、人才和科技支撑能力等制约,各试点区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跨行政区管理机制、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特许经营和协议保护制度等方面体制试点进展滞后。未来国家公园体制构建,一方面要进一步推动试点方案中未完成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破解各方面制约;另一方面,为了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需启动相关配套改革,包括推动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和制度创新,开展自然保护地和国家公园立法,构建国家公园全民共建共享、多元共治、品牌增值和科学决策机制与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已进入立足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进改革的新阶段。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国家公园分队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国家公园面积和功能均占主体、包括国家公园“小群”和“大群”的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方案。国家公园群要求突出群的整体管理,然而目前青藏高原现有自然保护地在统筹管理方面仍存在问题——不仅表现在单个国家公园内部,也表现在国家公园之间,以及国家公园与其他自然保护地之间。顺应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新要求,着眼国家公园群统筹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未来应加快建立跨省域的、国家主导的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管理体制,并同步完善国家公园创建、财政资金保障等有关配套制度;应统筹生态保护和带动当地农牧民同步现代化的多元目标,要让参与管理运营的广大农牧民成为国家公园群的持续受益者和积极拥护者。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路径选择与研究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公园制度是保护全民共有自然文化遗产的优秀制度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2015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在12个省份开始启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目标是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框架下,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促进中国保护地体系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本文探讨了国家公园内涵与本质特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和适应性治理理论,从突出生态保护、统一规范管理、明晰资源权属、创新经营管理、提升社区发展等角度提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路径,并提出了包括部门协调、规划引领、资金保障和公众参与在内的保障机制,以推进试点工作的完成。本文最后展望了未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中涉及的资源管理、组织建设、制度架构、社区管理等方面的十大研究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形成类型多样、功能较齐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保护地基本上实行的是"抢救式保护"策略,注重保护地数量和面积的扩张,忽视管理质量和能力的提升。保护地的建设与管理,已跟不上新时代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对推动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提出了迫切需求。本研究在分析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面临的缺乏顶层设计、法律体系不健全、多方参与不足、资金短缺、土地权属不清、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管理能力薄弱等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和立法安排,完善保护地产权制度,建立保护地治理体系,实现多元共治,拓展保护地空间治理范围,促进保护地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建立保护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谢梦玲  王昌海 《资源科学》2022,44(8):1707-1722
健全的管理体制是实现自然保护地有效管理和生态保护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基于ScienceDirect和中国知网,从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变革、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和管理有效性评估4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综述评价,分析了文献研究热点、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为有关研究的深化和管理体制的优化提供了思路。结果表明,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参与式管理、管理体制问题与模式、管理有效性评估、管理机构权力划分和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经验等方面。文献研究方法以案例研究为代表,定性研究占主流,定量方法为辅;文献理论方面,制度变迁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生态完整性理论等多学科理论构成了研究的理论体系。基于研究进展,本文提出了加强理论构建、关注不同权力配置模式下管理有效性评估、探究纵横权力运行协调机制以及参与式管理实现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和关注气候变化潜在影响等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自然生态保护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015年我国启动了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且试点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效益,民生改善初显成效,社会效益充分彰显。本文基于青海国家公园建设成效,分析归纳了建设国家公园过程中的科技需求,以期为筑牢青海国家公园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国家公园体系构建方法研究——以自然保护区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保护地体系庞杂类型丰富,存在保护对象交叉、管理主体多头、功能定位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因此理顺保护地体系是协调好保护与发展关系的重要内容。国家公园是一种承担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和利用双重任务,能够有效协调保护与利用矛盾的保护地类型。基于国家公园内涵与功能定位的梳理,本文认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保护地体系中的II类国家公园是对全球国家公园较为完整和准确的概括。将IUCN界定的国家公园入选条件归纳为面积适宜性、资源代表性、人类影响度和功能全面性,以此作为构建中国国家公园的基本标准。以中国自然保护区为例,逐条按照构建标准筛选出了55处面积不小于1 000hm2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国家公园备选单位。其中,对于人类影响程度的判定借助了Arc GIS工具与人类足迹指数数据集。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状况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保障生态安全是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核心任务。青藏高原物种丰富但受威胁物种多。近15年来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系统格局稳定,生态系统质量整体趋好,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防风固沙服务均得以提升,生态退化趋势得到遏制,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对提升生态屏障功能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受气候暖湿化和人类活动影响,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仍然面临退化草地面积大,以及冻土面积萎缩、沼泽湿地减少、部分生物栖息地退化、外来物种入侵、局部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风险。为了进一步保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建议优化调整自然保护地空间格局,建立以国家公园群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和加快实施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修复工程。  相似文献   

9.
赵新全 《青海科技》2022,(1):4-6,18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需要科技先行,其内涵包括:构建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绿色发展指标及预警体系,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自然保护地建设与农牧业协调发展、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高原物种多样性形成机理,挖掘生物类群适应极端环境的基因资源,生物资源高值利用的新技术、新途径;星-空-地一体...  相似文献   

10.
2021年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发起50周年。我国于1973年加入这一全球性政府间大型科学计划,并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近50年来,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理念与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的实践深度融合,对推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助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即将召开和人与生物圈计划发起50周年之际,文章回顾了这一计划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结合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行业背景,以及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新需求,就工作高质量推进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2021年,我国正式建立了第一批国家公园,标志着我国国家公园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我国国家公园基本上在已有自然保护地的基础上建立,仍存在治理模式单一、社区参与度较低、保护与发展矛盾较为突出等问题。“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保护的第一个旗舰项目,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该计划的重要实施平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社区可持续发展、管理治理模式探索、定期评估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有益经验。文章系统总结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理论和实践,并结合我国国家公园实际情况提出加强传统文化融合运用、提高社区参与、探索多元治理、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综合评估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正式设立的首批国家公园之一,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高原生物种质资源库,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都具有重大的保护价值。针对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丧失、野生动物栖息地破坏、高寒草地退化和家畜超载放牧等一系列生态保护问题,基于草地多功能目标管理理论创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技术研发,推动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的落地实施,形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民生改善的科技支撑新范式,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实践方案,为全球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际保护地资源代表性与国家公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野  李江风  汤晓吉 《资源科学》2019,41(3):484-493
国际保护地是在国际上具有独特价值或突出意义的区域,其保护的资源在国际上具有代表性,而中国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两者在保护对象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研究国际保护地的代表性资源,可为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资源层面的参考。本文以中国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为研究对象,从建设目的和保护对象方面剖析其资源属性,并对122处国际保护地的建设现状、代表性资源进行梳理,分析资源代表性应具备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国际保护地的资源代表性体现在生态系统的典型性、特有物种的唯一性、地质资源的科学价值、景观的美学价值、文化遗产的象征性5个方面,在资源管理上通过定期评估考核的方式保障资源的公益性利用。国际保护地的代表性资源可为国家公园的建设和选取提供参考,具有国家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可作为国家公园建设的特色内容,在资源管理上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公众的国家公园公益性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家公园发展的路径选择:国际经验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国家公园发展处于拐点时期,借鉴国际经验,剖析典型案例,探寻发展路径具有突出现实意义.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资金机制、经营机制四方面对世界上三种代表性国家公园模式的共同理念与“中国大陆首个国家公园”的比较表明,其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尚不是国际公认的国家公园模式.未来中国国家公园的发展,需要借鉴IUCN标准,重塑全国保护地体系;建立三级自然保护理事会及其法人治理模式,重构行政管理的条块格局;建立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和相关者的利益保障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分步实施,自然遗产逐步回归公益.  相似文献   

15.
欧盟Natura 2000自然保护地网络覆盖欧盟近19%的陆地与10%的海洋,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提升区域社会经济福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全球最成功的跨国自然保护地网络。其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1)通过区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促进成员国依法履约、推动自然保护地网络建设;(2)在欧盟决议流程基础上,建立了多元主体全过程参与的决策执行机制,提升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多方参与的积极性;(3)基于全域视角推动战略规划,提高了保护地网络的连通性和空间布局的合理性;(4)统筹区域发展目标,开发多元资金渠道,以资金申请考核制度促进保护地管理计划的科学制定与有效执行;(5)标准化记录保护地数据并公开共享,助力科学研究及管理模式创新。这些经验对全球生物多样性合作治理路径和模式的选择、中国引领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战略和政策的制定、中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优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建设的制度逻辑与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园体制是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类型。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公园成为中国缓解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管理,推行生态政治、建设生态文明的空间工具,国家公园的机构设置与组织架构问题研究提上日程。对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进行规范分析,探讨机构建设的制度逻辑与基本模式,并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国家公园管理组织架设的合理性、科学性可从治理与管理质量两个目标维度进行诊断,"善治"理论可为纵向治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依据,据此从权力分配、权力协调到权力实现的制度逻辑配置管理机构,促进机构正义;"管理有效性"理论可为内部横向管理质量的提高提供工具,根据目标管理与保障的制度逻辑设置专业化管理部门,增强机构组织效能;国家公园管理组织结构有科层集权、扁平分权、协同均权三个典型组织模式;中国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的架设应依法明确国家公园管理的强制秩序,建立由权威专业化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统辖的弹性机构组织模式。基于善治与有效管理框架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建设逻辑探索,对于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三江源国家公园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选择在三江源头典型和代表区域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有助于解决生态环境局部退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问题,通过强化国家地位,更好实现对该区域自然生态的系统保护、整体修复,使"中华水塔"坚固而丰沛,持续保护世界第三极,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协调发展的理念,文章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理论指导,以提升生态系统完整性与连通性、增进种群交流、提高种群生存力、建设旗舰物种生态廊道提供示范为目标,基于亚洲象种群分布现状及栖息地选择策略,按照“获取物种分布—识别源地斑块和阻力面—基于最小成本路径模型构建廊道—通过电流模型分析廊道中心度、生态夹点和障碍点—实地勘察—调整优化生态廊道设计—推荐廊道建设设计方案—对野生动物利用生态廊道开展长期监测”的技术流程,提出了亚洲象生态廊道建设构想及相关保护建议。上述构想和建议服务于“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战略布局,可为亚洲象种群的科学保护和有效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栖息地恢复与拟建亚洲象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的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琦  王辉  虞虎 《资源科学》2022,44(10):2125-2136
自然保护地与人类活动的冲突与协调已成为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制度空间的视角构建了自然保护地与人类活动冲突分析框架,并以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制度空间下冲突演变过程、类型及表征,进而提出优化调控路径。研究发现:①不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需要形成与之相匹配的保护地制度空间,当原保护地制度空间无法满足新阶段保护地与人类活动的动态发展关系时,即会引发空间冲突;②自然保护地与人类活动冲突遵循从隐形冲突向显性冲突的发展过程,并表现出不同的冲突类型;③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与人类活动关系整体处于隐性冲突阶段,表现在城镇化建设冲突、产业限制冲突和边防管控冲突3个方面。通过新的保护地分类制度建设、外部边界调整和内部功能分区来优化空间配置,并进行合理的制度调控,有利于推动此类问题的解决并促进保护地制度空间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20.
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青海省气象局以需求为牵引,构建适应国家公园的"136"青海生态气象保障服务新格局,研究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做法,为推动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奠定坚实的气象保障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