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逐点比较直线插补法算法在数控系统中被广泛应用,但传统逐点比较法插补算法误差较大、进给速度不高、脉冲分配不均匀,本文基于脉冲四边形提出了逐点比较直线插补新算法,该算法比传统算法插补精度提高了50%,插补速度提高了38.89%,脉冲分配也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2.
现代运动控制系统一般都通过插补算法实现各种直线、曲线的运动。插补算法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被控对象以给定的速度沿着制定的路线运动。文章先提出了逐点比较法,然后建立了基本的直线插补,引入了速度控制算法,并比较了两种算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3.
基于逐点比较法的计算原理,改进了插补算法的数学模型,对插补算法进行了优化。经实验证明,改进后的逐点比较法在加工零件时,插补精度有所提高,速度加快,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基于计算机数控系统中逐点比较法的基本思想,提出一种新的插补算法.对该算法原理进行研究,并由教学方法导出了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的偏差函数.分析了传统算法及改进算法的插补速度及插补精度.  相似文献   

5.
数控机床上进行轨迹加工的各种工件,大部分由直线和圆弧构成,因此,大多数数控装置具有直线和圆弧的插补功能。对于非直线、非圆弧的轨迹的数控加工,程序编制人员在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时,往往会感觉无从下手。而非直线、非圆弧的轨迹大多数由椭圆和抛物线构成,因此,解决了椭圆线、抛物线的插补运算方法,不仅对数控机床的整个数控系统的性能的提高至关重要,同时为程序编制人员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提高了方便和快捷。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基本出发点,在直线、圆弧插补的基础上,探索出椭圆线、抛物线的逐点比较法的插补算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数控机床传统逐点比较法直线插补偏差函教的优化和完善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插补算法。此算法可实现两个坐标轴同时进给,插补速度较快,均匀性好,插补精度高,插补次数少,从而提高了数控机床机械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性。消除了数控机床在高速高精度插补时由于传统算法引起的系统滞后、失步、爬行等问题,有较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插补技术是机床数控系统的核心技术,逐点比较圆弧插补法是圆弧轮廓的插补算法之一,其算法的优劣直接影响零件圆弧轮廓的加工精度和加工速度。文章在传统的逐点比较圆弧插补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以八方向进给取代传统的四方向进给,研究了偏差最小的走步方向的实现方法,同时研究了保证数控机床坐标进给连续的偏差递推计算过程,得出改进后插补算法的流程图。结果表明,新算法可以提高零件轮廓的逼近精度且减少了插补计算次数,从而提高了零件圆弧轮廓的加工精度和加工速度。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两种常用的数控插补算法,即逐点比较法和时间分割法,并着重从复杂程度、插补精度与速度控制能力对这两种算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从中可以看出时间分割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数控机床实现高效.自动加工,离不开插补软件,软件设计又以插补原理为基础.我校数控教研室的“插补方法”教学,依据其“逐点比较法”的基本理论和规律,对“最小偏差法”内容进行了修正和改进.实际应用的效果是:学生对其理论的认识因前后知识间联系密切、规则简化而易于掌握;运用改进后的方法完成的插补比原教材提供的插补实例更逼近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直线函数法圆弧插补算法的缺点,提出了割线进给代替圆弧进给的插补方法和递推公式,新的方法计算简便、快速,容易达到精度要求,避免了原来算法的近似取值的缺点,能够提高数控机床的插补精度和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氧化还原滴定中,两个半反应得失电子数n值对等当点在滴定曲线上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对比法对辅助平面在求一般位置的线面交点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首先举例介绍了求一般线面交点时采用辅助平面时作图的基本步骤 .然后举例说明了在求一般位置线面交点时不利用辅助平面的错误性 ,通过二者的对比 ,从而得出在求一般位置的线面交点时 ,必须使用辅助平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由于激光雷达等扫描设备得到的点云存在数据量大、数据中掺杂噪声较多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点保持的点云精简与配准方法。首先利用K-means算法对所有点云数据聚类,滤除掉噪声点云,再进行精简化处理;随后在精简的基础上用KD-tree对数据进行最近邻搜索以加快对应点查找速度,从而为配准节省一定的时间;最后根据欧氏距离选择合适的初值减少匹配误差。实验结果表明,精简后的点云数据保持了基本特征,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配准时间和误差。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讨论了积分计算出现奇点时,通过巧妙的添加新的辅助线(面),挖去奇点构造新的复连通区域的求积分方法,本质上是对相应的公式做了推广,从而使对各类积分公式的运用有更深层次的掌握,加强了对各类积分联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给出了一种新的圆锥、圆柱正变相贯线最右点的求解方法。原有的方法求解圆锥、圆柱正变相贡的最右点,常利用侧视图中圆柱的积聚性,过锥顶作积聚圆的切线,再求出该切点在V面的投影,但这一方法求出的并非准确的最右点。利用解析方法对新方法进行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如何利用空间直线 x -xOX =y -yoY =z-zoZ 上已知点MO(xO,yO,zO)的任意性来求直线方程和直线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17.
平面设计中的"点、线、面"认识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刻理解点、线、面的不同视觉变化,可以使设计者在艺术创作中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基本形。设计作品中形的构成,其实就是点、线、面的巧妙运用。透彻地理解点、线、面在平面构成中的特点,能极大地提高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利用泰勒定理,推广了极值的第二充分条件和拐点的第二充分条件,并对某一大类驻点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由各种特殊图形蜕化为点或直线的包含测度的一般公式。由此通过比较它们蜕化为同一图形结果上的差异,从本质上加深认识包含测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对称点问题的求法为理论基础,展开了对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对称性问题的求解方法的研究.并用定理证明和例题解答的形式明确地给出了各种对称性问题的求解方法.同时,本文给出的定理,使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对称性问题的理论得到了充实和发展,丰富和完善了对称性问题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