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只有56万常驻人口的浙江省永康市,永康日报2010年平均期发行量突破4万份,千人拥有量达70份,发行总量超过省市7家党报、晚报、都市报在当地的发行量总和,也是位居第二位报纸的3.3倍;自费订阅率达到80%以上,其中农村自费订阅达到95%。其发行费率一直稳定在15%—17%之间。预计2011年永康日报的平均期发行量将达4.1万份,千人拥有量达72份。在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57亿元的永康,永康日报2010年的广告额突破2700万元,利润达1250万元,利润率近50%。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供的数据显示,永康日报经营利润率多年位居全国县市报前茅。2010年7月1日,永康日报再一次改版——四开加长,版式更现代,内容更贴近,而这样的改版这几年在永康日报已成为常态。永康日报是如何创造出这一连串"神奇"的数字和变化的?  相似文献   

2.
黄启键 《传媒》2003,(11):40-43
《宝安日报》作为较大规模的县市报保留下来了,报纸还要继续办下去,还是我们这些人办,名字还是《宝安日报》,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办的还是原来那份报纸。最显著区别有四个方面:一是《宝安日报》由宝安区委主管主办的区委机关报,将变成深圳报业集团主管、宝安日报社主办的一张综合性的、以服务宝安读者为主的都市生活类报纸;二是《宝安日报》由主要依靠行政渠道征订、公费订阅为主的机关党报,变成由消费者根据个人意愿自行选择、自费订阅或零买、完全市场化的一份报纸;三是《宝  相似文献   

3.
永康位于浙中盆地,是一个人口和经济总量都处于中等水平的县级市.《永康日报》是一张在报业整顿时差点被停刊的报纸.只是,幸存下来的《永康日报》一直坚持走市场化道路,沉着应对传媒业的竞争和市场变局,积极寻找适合提升纸影响力和报社事业发展的模式,经过近十年的奋斗,使办报水平和经营业绩都走在了县市报的前列,也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4.
甘恬  朱永红  王冬敏 《中国记者》2012,(10):100-101
虽然业界普遍认为,从新闻品种角度观察,纸媒在新媒体时代的竞争优势,在于深度报道和高质量的评论.但在操作实务中,在市场化媒体中已成为重点标配产品的评论,却在县市报寥寥无几. 近年来,浙江的《乐清日报》《瑞安日报》,湖南的《浏阳日报》都创办了评论版.观察这三张报纸的评论版,我们可以发现县市报评论版的共性与特性.  相似文献   

5.
最近,全国首份付费订阅的“数字报纸”——温州报业集团的《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温州晚报》《温州商报》在全国上线发行。这4张数字报与以往网络版的《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等4张报纸最大的区别在于,一是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6.
2003年,全国县市区域报整顿改革.各地县市报纷纷并归各报业集团.七年来,县市报总体上质量有了质的提高.以浙江省为例,<萧山日报><永康日报><绍兴县报>等数家报纸,广告营收纷纷越过了两千万元大关.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我就自费订阅了《新闻知识》,通过认真学习,在获得大量信息的同时,还学到不少新闻知识和写作技巧。撰稿水平年年有所提高、值得欣慰的是,自己多次被《南通日报》、《南通工人报》等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 《新闻知识》内容丰富、信息量多、版面新、式样活,发行及时,非常适合记者、通讯员和新闻爱好者学习。因此,笔者建议,通讯员要踊跃订阅这本刊物,并应积极向自己熟悉的文友、笔友积极宣传,争取他们也来自费订阅一份通讯员自己的刊物——《新闻知识》。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报刊的市场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作为县市级党报,如问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这是县市级党报“老总”们苦苦思索的一个严峻课题。更好地发挥县市级党报的功能和作用,必须在如何吸引读者、形成读卖热点上下功夫。 一、县市报读卖的热点在哪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市报沐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纷纷复刊或创刊。近20年来,县市报为配合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和当地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由于县市报起步晚,设备简陋,办报条件较差,人员素质较低,地域天地狭窄等因素,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报刊市场上,处于弱势。好的县市报发行在2万至5万份。一般的在1万份左右,且大都是靠行政手段、公费订阅在发行。这就是县市报的劣势。劣势就是羁绊,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矛盾,理顺思路,势必成为县市报发展的拦路虎。那么,县市报的读卖热点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县市报的读卖热点就在于吸引读者,大力开拓自费订阅市场。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报刊治理整顿中,《丹阳日报》由地方党委机关报转变为一张地区性综合类报纸,以前靠各级党委发文征收的发行工作已成为历史。在这种形势下,《丹阳日报》及时改版,浓墨重彩写民生,提高报纸可读性,找出卖点,目前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私人订阅,迅速走向了市场。  相似文献   

10.
地市报如何开展"走转改"活动?《石河子日报》给出的回答是,目光始终朝下,聚焦百姓生活,让画面语言丰富起来,让报纸充满魅力。作为一张诞生于新疆兵团屯垦时期,有着优良办报传统的地市报,《石河子日报》具有独特的军垦特色,自从"走转改"活动开始以来,报社就结合地市党报自身实际,积极引导编辑记者走连队、进社区、到厂  相似文献   

11.
重庆一位名叫杨明善的老人终于自费订阅了《重庆日报》,而促使他下这一决心的却是这么一件事:他有次在阅报栏阅读报纸时,发现《重庆  相似文献   

12.
探索报纸举办专版专刊的新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办好专版专刊是报纸扩大读者群、占领市场的一个重要抓手。《宜兴日报》是一张立足反映宜兴风貌、带有浓郁乡土味的地方报纸,它所报道的大多是宜兴人身边的人和事。近年来,《宜兴日报》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大胆改革陈旧模式,在强化新闻优势的同时,力求办好专版专刊,走出县市报办专版专刊的新路,满足不同人群的读报需求。  相似文献   

13.
县市报发行区域小,如何在有限的发行区域内,尽可能扩大发行量,增加覆盖密度,是县市报同仁一直关心和研究的问题,也是县市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之一。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们认为,单纯就发行抓发行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把功夫下在发行之外,用新闻精品、用优质服务、用得力的自身宣传去争取订户,从而占领和扩大报纸发行市场。 集中精力办好报纸,用精晶吸引订户 报纸质量直接影响到读者,影响到订户,影响到发行。精晶多、质量上乘、特色鲜明的报纸,其读者多、订户多,发行量必然大。质量是报纸的生命,是增加发行量的基础性工作。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我们《老河口日报》社着力提高报纸品位,在求特色、求精品上下功夫,使报纸质量不断提高,订户逐年增多。  相似文献   

14.
简讯     
湖南省涟邵矿工报自1979年6月实行自费订阅以来,至今年4月,自费订阅发行的报纸已达8,000份。全矿平均每5个职工就订有一份报纸。(李强) 从6月中旬开始,湖北省新闻学会、记协湖北省分会组织的第一批新闻工作者已上庐山休养。该省今年的休养名额共360人,比去年约增13%。其中小报人员约有120人,占%1/3。安徽全省报纸副刊第二次座谈会,5月下旬在芜湖市举行。到会的除安徽日报外,共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面对新媒体如火如荼的发展,传统媒体一直很尴尬,受众面窄、发行面小的县市级媒体更是如此.笔者供职的山东省荣成市新闻中心,负责荣成市委机关报《荣成时讯》的编辑出版(创刊于1 994年,由《荣成市报》《荣成日报》发展而来).作为一名县市报工作者,笔者从1995年入职至今,经历了县市报业面临的诸多挑战.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媒体融合,通过新媒体平台扩大党报影响力?本文以荣成市新闻中心创办的“掌上荣成”微信公众号的发展为样本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是永康日报加盟浙报集团的第一年。在集团党委的领导下,我们着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顺利完成与集团管理模式的磨合,各项指标均创报纸复刊以来的最好水平。其中,年末报纸发行量达3.36万份,创历史新高;广告经营收入首次突破2000万元;实现利润首次突破1000万元。在经历报刊整治后县市报发展的关键时期,集团党委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对县市报管理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明确了县市报的发展方向,理顺了体  相似文献   

17.
石坚钢 《传媒》2018,(3):28-30
县市报处于全国报纸架构的最末端,目前全国有刊号的县市报共有54家.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原本作为县市唯一的纸媒,正面临着生存的挑战.不融合发展,就是坐以待毙.对一家县市级媒体来说,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怎样才能支撑起庞大的全媒体融合改革?笔者以《诸暨日报》为例,谈谈县市报全媒体深度融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言论是一家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其重要地位,是其他任何新闻文体难以替代的。对县市报来说,办好言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县市报办言论专栏,遇到的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稿源的不足。《萧山日报》从1988年在综合新闻版开设《群言堂》这一言论专栏以后,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相似文献   

19.
农家乐     
河北日报社和河北省供销合作社,于1982年2月联合创办了《农家乐》。它是一张八开四版,每月出四期的小报,由各级供销社发行,直接送到农民手里。这张小报是专业科技报纸,专门宣传搞多种经营的科学技术,给农民指出副业门路和生财之道,提供市场信息和生产信息,引导农民劳动致富。它一问世,就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发行量逐月增加,去年订户已达18万,发行到18个省、市,90%是农村社员自费订阅的。现在,发行量还在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20.
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党报——县市报,“立足农村,服务农民”是其重要的职责。坚持与时俱进办好农村版,既是县市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具体体现,又是县市报应对报业竞争、巩固和扩大农村市场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作为县市报之一的《武义日报》,“三农”报道紧紧围绕“农业调整、农民增收”的主题,不断创新编辑思路,增强报纸的指导性、服务性、实用性,最大限度地贴近农村实际,满足农民所需,赢得了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武义日报》的具体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