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生于宋代、经明清学人名家重订增益的《三字经》(全1140字),与《千字》、《弟子规》、《百家姓》、《童蒙训》一样,是我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材料之一。其内容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化和民族精神,凸显了中华民族儒家道德思想,因此于1990年底被联合国教科组织选人《儿童道德丛书》,从此《三字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
侯起来 《家庭教育》2007,(7S):64-65
对今天的儿童来说。无论电视节目如何丰富多彩,他们最喜欢看的肯定是动画片。比如英国阿德曼电影公司制作的动画片《小鸡快跑》、美国的52集《成长的烦恼》及《灰姑娘》、《玩具总动员》、《阿拉丁》,以及中国制作的《虹猫蓝兔七侠传》和52集动画系列片《我们的家园》等.最受孩子们的欢迎。可是毕竟动画片众多,思想艺术水平参差不齐,这也给家长带来了烦恼。  相似文献   

3.
惩戒教育     
王卓 《宁夏教育》2007,(7):125-126
惩戒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主要教育方法。随着现代教育人文意识的加强,西方的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影响和福射,人们对传统教育的惩戒教育中体罚提出质疑,并从法律的角度去界定: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教育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明确规定了教育者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4.
《儿童与课程》是杜威将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后创作的教育名篇。《儿童与课程》打破传统世人对杜威儿童中心论者的看法,对儿童与课程、儿童与教师以及教材提出了新的认识,打破传统的二元分裂论。当下幼儿园课程改革应当关注儿童生活经验,关注教师的新角色,强调在做中学获得的经验,看到儿童当下和未来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课标初中《语文》九年级上收录了当代女作家黄蓓佳的作品《心声》。它发表于1982年第3期《儿童时代》,因其特有的时代思考和艺术感染,曾被选人《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儿童文学集》。  相似文献   

6.
周老师执教过不少课文.有过不少成功的课内教学的案例,例如《只有一个地球》《半截蜡烛》《天鹅的故事》,一段时间以来,他为什么开始选择整本书中的片段作为教学内容?不知道太家注意到没有.周益民在自我介绍时一般是这样的:儿童阅读推广人,江苏省特级教师。这自然反映了对自己的自觉定位和他对母语教育课程的探索和思考。儿童阅读推广和小学语文教学是什么关系?怎样将儿童阅读推广和小学母语教育改革的推进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2005年4月2日是举世闻名的丹麦作家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地都举行了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受到了全世界儿童的喜爱,《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自然还有《丑小鸭》——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近期内蒙古作家的五部儿童文学作品作了简要的述评,《雪驹》是描写草原少年在抗日岁月里的英雄传奇长篇小说,《雪灾之后草青青》反攻倒算牧野孩子在历史变迁中的生活遭遇,《雪孩子》抒写边疆少年的情感意志,《啊,妈妈》,描画新时代蒙古族儿童的心理状态。《双胞胎欢欢喜喜》刻划孪生兄弟的碾厉成长,《现代进行时》描摹当代家庭里的心灵交流。  相似文献   

9.
《心声》是当代作家黄蓓佳的一篇儿童小说,情节简单,语言浅近,但却和《故乡》、《我的叔叔于勒》这样的名家大作一起编入了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中。如果只对小说进行情节梳理、人物分析和语言品味,这不仅是对文本资源的浪费,也是对课堂资源的浪费。所以,我决定抓住重点,突出特点,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关于《风筝》的主题思想,据语文出版社第一编辑室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教师用书》提供的看法,有人认为“是在解剖自己.在深刻地批判自己。通过自我解剖,批判了一般有孔盂之道思想影响的父兄违反儿童心理,禁止儿童游戏的愚蠢行为”:有入认为是“抒发了因四周的寒威和冷气而形成的无可把握的悲哀,表达了对冷酷现实的极端憎恶,对春日温和的热烈憧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王琳 《教学与管理》2002,(11):51-51
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权利的尊重,是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得到尊重的一个表现,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学生权利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首次提出,1990年8月,《儿童权利公约》的签订标志着儿童的权利被国际社会所承认。我国也相继通过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来保护学生的权利。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他们大多未满18周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智力未发展充分,不能完全准确地辨别是非和保护自己,因此,法律对其权利给予了特别的保护规定。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既要尊重他们。同时又要约束自己的权利,以防伤害他们未充分发展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哈利·波特》与《西游记》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产生的不同的经典,但我们仔细思考这两个作品,会发现它们之中有着一致的共性,那就是游戏精神。这两个作品都是成功的幻想小说,两部作品所体现出的是读者真实的内心需求。都走进了儿童独特的生命的空间,切中表现了他们的欲望、愿望、渴望。相较而言,《哈利·波特》是专门为儿童而创作,而且是为当下的儿童,因此,比并非有意为儿童而写的《西游记》游戏精神更集中,更亲切,更浓烈,更迎合儿童的情趣爱好,这也是它为全世界读者倾倒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一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和我国法律规定,所谓对儿童权利的法律保护,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及特点,把全国人民关于保护儿童权利的愿望与意志集中起来,固定下来,从而转化为国家的意志,用以调整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及公民个人同儿童权利保护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二,是指对儿童权利负有义务的组织和个人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关于儿童权利保护的各项规定,按照作为或不作为的要求,以确保儿童权利法律保护的实现。①第一,儿童的生存权。《儿童权利公约》规定,所有儿童,无论何种民族,何种…  相似文献   

14.
《蝇王》、《珊瑚岛》和《鲁滨孙飘流记》这三部小说出自不同的时代,但作者都将主人公置于孤岛上。巴兰坦笔下的人物本性善良,而笛福和戈尔丁笔下的人物都知道邪恶生存于自身。《鲁滨孙飘流记》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颂扬了个人的创造力及其对上帝的信赖;《珊瑚岛》以一个传奇故事表现了大英帝国的社会精神风貌,旨在为儿童提供教育和娱乐;《蝇王》则是一部寓言,它将儿童世界作为成人世界的缩影给展示出来,从而打破了天真的神话,将人们带回到被巴兰坦置于"另类"和被笛福过分简单化的邪恶问题上。  相似文献   

15.
神话,是儿童的神话;儿童,是神话的儿童。正如人类学家泰勒曾经指出的那样:当神话出现,我们才可能确信“我们的童年时代就处于神话王国的门旁”。在苏教版教材中,神话类课文所占的篇幅并不少,像《沉香救母》、《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牛郎织女》、《九色鹿》……这类课文是学生的最爱,成为他们讨论的话题。作为教师,如何通过神话故事的解读和品味,激活存在于儿童生命中的潜意识,使神话类课文与儿童的内心梦想契合,开启儿童梦想之旅呢?  相似文献   

1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弟子规》是童蒙养正、扎根教育的最好教材,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要想落实《指南》,就必须学好《弟子规》。《弟子规》是具体落实《指南》的抓手和动力,《弟子规》学不好,学习《指南》就是大话、空话。  相似文献   

17.
漫谈蒙学     
河边 《中国考试》2007,(2):53-57
关于“蒙学”,《辞海》的解释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封建道德教育。教材一般为《蒙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四书》等。没有固定年限。采用个别教学,注重背诵,练习。”现代汉语辞典对蒙学的解释是“蒙馆”。学术界所称的  相似文献   

18.
格林兄弟是德国民间文学搜集整编者。他俩共同编成《儿童与家庭单话集》,又名《格林童话集》。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名篇,已成为世界各国儿童喜爱的杰作。童话中天真善良的白雪公司告诉我们:友好真诚地对待别人,定将得到好的回报!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20年代,我国重要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们,除了依靠《儿童世界》、《小说月报》、《文学周报》等三家刊物来推行“儿童文学运动”之外,还有一家综合性的幼儿刊物,即1922年4月由文研会重要成员黎锦晖创办的《小朋友》杂志,也对我国的现代儿童文学发展,起过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人类未来的希望,积极主动地拍摄反映孩子们的教育电视节目。诸如儿童电视剧、儿童舞蹈等等,是广大电视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央电视台的《大风车》栏目、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牵牛花》栏目,就得到了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下面,就拍摄幼儿舞蹈片,并结合自己创作的幼儿教育电视舞蹈专题片《童趣》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