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朝阳 《今日教育》2007,(10):45-46
蒋丽家长: 您好! 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不能交给老师就算了。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很快适应幼儿园,家长应当帮助老师了解自己的孩子,主动向老师介绍孩子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个性特点、智力水平等等,对于孩子各方面的进步和变化,也应及时与教师交换情况。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应主动向教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不要怕听到孩子的缺点,更不能护着孩子,甚至为孩子辩解。家长与幼儿园教师一起教育,很快就可以纠正孩子的缺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现在中国的教育问题诸多,源头的问题多在家庭,因此必须集社会力量呼吁家长,从家庭误区中走出来:不要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不要认为只要花钱雇老师,多给孩子报一些辅导课,孩子就能成功。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家有万卷子孙贤,胸有万卷气自华。我拥有大量优秀学生的案例,当我在寻找这些优秀学生成长的源头时,发现他们都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从小就培养了广泛的阅读兴趣。在中小学生最佳的阅读时刻,家长们一定要高度关注孩子的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需要做到一点—让孩子去自己阅读、自己买书。  相似文献   

3.
当孩子不肯吃饭、洗脸或对人没礼貌时,有些家长常常对孩子说:“去幼儿园告诉你们老师!”这样做,有时似乎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实际上只有弊端而无好处。其一,家长在无意中歪曲了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使幼儿感到老师是可怕的,孩子感情上受到压抑,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效果;其二,使家长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应有的威信;其三,孩子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就难以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类似这种恐吓孩子的还有“让公安局叔叔来  相似文献   

4.
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很想和老师谈话,可又担心占用老师的时间,总是欲言又止。每当观察出家长这种情形,我们就赶快问家长,这时家长才开口说。   家长接送孩子时的家园沟通,是家长和老师联系、搞好家园共育的有效环节。家长送孩子入园后,不要急着和孩子说“再见”就走;接孩子时,也不要领了孩子就回家。我们鼓励家长接送孩子时做到以下四点:   一、送孩子入园时,家长向带班老师简单地汇报孩子在家里的行为表现、饮食睡眠情况和孩子近来的想法,让老师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配合老师搞好晨检,以利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每天到了离园时间,总有一些家长不来接孩子。值班的老师只好推迟回家,一直等到最后一个孩子被接走。我们做过调查,有的家长确实是因为工作太忙,不能及时来接。但也有不少家长是故意把孩子留在园中,自己去办私事,比如去做饭烧菜、走亲访友、买东西,甚至打麻将。我们教师的家务负担都  相似文献   

6.
孩子刚上学的那段时间的确很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也能够及时给他帮助,这会让父母安心很多。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要教会孩子自己去处理问题,尤其是一些和老师无关的事情更不要总是去打扰老师,因为老师毕竟面对的是很多学生。您需要做的第一步是给孩子讲道理,告诉孩子老师很忙,一些和老师没有关系的事情就不要找老师了。另外,您可以给孩子讲解几种必须告诉老师的情形,如上课的时候不舒服了、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了等等。您也可以在家里和孩子演示一下,让孩子做老师,而您做学生,然后您可以把所有琐碎的事情都告诉孩子,不停地去“打扰”他,让他感…  相似文献   

7.
很多孩子都觉得家长太唠叨,比如对一件事情刨根问底,对同一件事情反复询问等。要让孩子耐心听你的话,就一定不要做一个唠叨的家长!家长朋友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这种状况。抓大放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家长操心,但有些事情是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的。作为家长,要能分清楚什么事情孩子可以自己去应付,什么事情家长需要帮孩子一把。在一些小事上,如果我们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提醒孩子,他们当然会嫌我们唠叨。建议家长朋友们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如引导孩子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未来志  相似文献   

8.
陈莉 《辅导员》2013,(4):39-40
<正>家长会年年开.它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有经验的教师都会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把自己的想法与家长及时沟通.以此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家长会的另一个作用——搭建起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的桥梁.起因.这个班我已经教了三年了.与许多家长都有深入的沟通,在谈话k我发现有两个问题家长谈的最多:1.孩子考试时总是在阅读短文上扣分.按照老师的要求,平时也带着孩子去书店买书.也要求孩子读书,但是孩子的阅读能力就是提高不上来。2.我们不是不管孩子,只要有时间就会检查他  相似文献   

9.
案例一个离异家庭的母亲打来电话说:“儿子最近突然不肯去读书了,真急死我了。”她一边打电话一边哭,“这孩子从小就比较崇拜父亲,嫌我管他太多、太唠叨。我们两口子离婚时也没征求孩子的意见,只是把孩子当一件物品一样判给了我。孩子想跟父亲,但父亲不要他,孩子觉得父亲抛弃了他。我觉得欠儿子很多,就在物质上拼命满足他。儿子要鳄鱼、阿迪达斯这些名牌,全都买给他。我一有事外出,就叫饭店给他送饭上门。上学期的一天,老师说儿子‘就因为你一个人的成绩差,拖了全班的后腿,把全班平均分落下来了’。从此,我儿子就不去上学了,天天在家玩电脑,…  相似文献   

10.
参加考试本是学生的事,然而我们却常常感受到:孩子考试,家长比孩子着急。一些家长在孩子“漫长”的复习应考过程中,心理焦虑表现相当严重。我们一面听着学生说:“我在家里几乎成了稀有动物,多喘口气家长都要问个为什么。”一面又听到家长无奈地求助:看到孩子晚上十点左右就上床睡觉,就为孩子“不努力读书”而担忧;看到半夜十二点孩子还在用功时,又担心第二天孩子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学校老师讲课讲多了,就担心孩子没有剩余时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如果老师早放学,让学生回家自习时,又责怪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家长的这种失衡心理给正迎…  相似文献   

11.
一、不要只盯着孩子的缺点活泼、爱动、调皮、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有很多家长和老师,特别注意他们的言谈举止。一有调皮行为就严加批评,甚至经常用“好”与“坏”去评价孩子。我认为用“坏”这个词去评价一个孩子,有欠妥当,这样极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会使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因而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其实,每个孩子部有他闪光的一面,不要因一两次错误,就戴上有色眼镜,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各人对自己扮演的角色的认识,就称为角色意识。当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家长、教师便产生了不同的角色意识。家长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唯一影响孩子的人,要学着与老师合作,共同教育孩子;而作为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孩子...  相似文献   

13.
儿童初学画时为什么胆小不敢下笔? 答:孩子是有自尊心的.尤其在陌生的环境中.常常害怕自己画得不好会遭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在精神上感到拘束和压抑。因而不知从何下笔.但在他所熟悉的场合里又会同其他孩子一样玩耍、游戏。所以.教师和家长对初学画的孩子耍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和费备。当孩子熟悉了老师及周围环境时。就会自然摆脱害怕心理.饶有兴趣且得心应手地画起来。  相似文献   

14.
唐叶 《山东教育》2005,(18):63-63
心理换位法 心理换位法就是要求家长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不要以为自己都是对的。家长要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同龄人,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认识和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虽然看上去都是一件件小小的事故,却都是我们每一位老师最不愿意看到的。孩子们冷不丁的一个跟头会让我们心惊肉跳,甚至一个趔趄也会让我们虚惊一场。当孩子在活动当中真的出现了一点闪失,我们会歉意深深地去面对家长,事故的发生对孩子、老师和家长的心理都存在很大的不利。那么,作为老师,当家长从早上把孩子交给你后,如何保证能让孩子安全地度过一日活动呢?  相似文献   

16.
一、不要只盯着孩子的缺点 活泼、爱动、调皮、淘气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有很多家长和老师,特别注意他们的言谈举止。一有调皮行为就严加批评,甚至经常用“好”与“坏”去评价孩子。我认为用“坏”这个词去评价一个孩子,有欠妥当,这样极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会使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因而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真实,每个孩子都有地闪光的一面,不要因一两次错误,就戴上有色眼镜,只看孩子的缺点,大加斥责,而忽视了他们的可爱可取之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随时观察每个孩子,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特长,对孩子给予热情的…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我们认识到,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是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那么,老师、家长就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去发现孩子的潜在能力和不足,而不是主观地、孤立地思考成人自己的教育方法。然而,人是最难了解的,尤其是未成年的孩子,他的潜能往往藏在幼稚行为的背后。这就需要家长在"发现"上下工夫,通俗地讲,就是家长要当孩子发展的显微镜。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  相似文献   

18.
《今日教育》2014,(2):66-66
孙明霞(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属中学):谢谢你的阅读与思考,反过来又促使我去思考=家长究竟需要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我觉得,家长需要什么,家长怎么理解,需要学校的引领,需要教师的引领。当学校老师很坚决地用成绩给学生排队的时候,家长也必然很重视成绩,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后,并坚信自己的孩子不应该比别的孩子差。因此,就使得家长千方百计集中精力来抓孩子的成绩,一切都可以靠边站,唯有孩子的成绩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教师,要守住平凡,耐住寂寞;要想当官,就不要在教育上干,就不要当老师。不要一提到尊师重教,就摸不着北了,就不知自己是哪棵葱了,要时刻记住:老师就是老师。老师是奉献的代名词,要不,又怎么会把老师比作蜡烛呢?  相似文献   

20.
接送孩子时,大多数家长都能够和值班老师打招呼,叫孩子问老师好或向老师说声“再见”。但也有一些家长在早上送孩子来园时,旁者无人地把孩子推进教室转身就走,或把孩子拉进教室,毫无顾忌地替孩子选座位,挑凳子,甚至有因为昨天自己孩子和某个孩子吵嘴而大声训斥后者;在接走孩子时,对教师的满脸微笑视若无睹,冲进教室拉起孩子就走。有的教师见此也很生气;“白浪费了感情!以后对这种家长的孩子咱也象他们那样,不问不闻。”这当然是一时的气话。不闻不问是不行的,一方面师德不容,另一方面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