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观察是小学低年级自然课的一项重要训练,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亲自感知辨析事物,掌握观察方法,培养观察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在教学中有如下形式。 一、图片观察,低年级自然教材主要由图组成且特征突出,易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看但又不会看,因此,观察前教师要提出要求,把观察对象、范围交待清楚,把观察目的具体化,观察时还要具体引导。  相似文献   

2.
自然新课标指出:自然课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自然课如何指导学生自行探究活动,是完成小学自然学科要求的需要,也是在自然课中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在自然课教学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自然新课标指出:自然课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启发他们的创新精神.自然课如何指导学生自行探究活动,是完成小学自然学科要求的需要,也是在自然课中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在自然课教学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自然教学中,突出低段自然教学的特点,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实现大纲精神和教材内容的要求呢?现将我校自然课教师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1循循善诱,提高学生对观察重要性的认识对观察重要性的认识,低年级学生常用的途径是通过观察活动的教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课的教学中,自始至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近两年来的教学实践,对此有所体会。 一、引导学生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重点要突出 观察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有意  相似文献   

6.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是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的重要手段。自然课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启蒙课 ,要求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和归纳推理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抓住特点培养观察能力在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方面 ,大纲只要求学生“用感官进行观察” ,这种观察属于定性观察 ,凭借感官直接对事物进行感知。如教学《水》一课时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先利用眼睛看 ,认识水是无色透明的 ,接着指导学生用鼻子闻 ,认识水是没有气味的 ,再用舌头尝 ,认识水是没有味道的。最后可引导学生把已获得的上述水的各种特点归纳、…  相似文献   

7.
观察力是小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小学生开始系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其中观察力的发展尤为重要。因为观察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感知的精确,影响学生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发展。从这一认识出发,培养小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和优良的观察习惯,应成为小学教学极为重要的任务。下面结合小学自然课教学谈一谈怎样进行儿童的观察能力的培养:一、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观察任务小学低年级儿童受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限制,还不具备自己主动提出观察目的和任务的智力水平。因此  相似文献   

8.
小学自然学科在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可谓走上 了正规路,才被重视起来。那么,怎样上好自然课呢? ①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自然课的特点,强调观察与实验,着力引导学生初步认识自然界物质的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接受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②小学自然课教学要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几种特殊能力,即观察实验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③自然课的课堂结构要合理。小学自然课的结构通常是提出本节目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经验或已经掌握的知识引入新课,演示实验(或由学生自己实验、或现场参观、或观…  相似文献   

9.
制定好教学目的是上好自然课的前提和关键。为了把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制定好知识和能力两方面的教学目的。一般来说,在制定教学目的时,知识和能力可以这样搭配: 指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属性或形态结构的课(如《怎样认识物体——水》、《植物的根》等),可以把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定为能力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的教学设计钟祥市磷矿镇小学丁长华(431900)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任何成功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既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又发展学生的某种能力。自然教学大纲指出自然课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实验能力。我根据自然学科的...  相似文献   

11.
小学自然课涉及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看似各科知识的点点滴滴,在实际教学中却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通过学生的观察、动手等过程,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培养各方面的能力。’1培养制作能力。主要指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标本,例如:岩石标本,昆虫标本。教师失教给学生必须掌握的方法,之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动手动脑又启智,锻炼学生的制作能力。2培养比较能力:比较的前提是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比较异同点,最终达到认识的目的。例如:花的构造一课,…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自然课中,肩负对小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培养的课目很多。要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首先应弄清我们在课上号召学生所进行的观察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看”有所不同。我们所要求学生进行的观察是要求学生运用感觉器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顺序地从自然界和实验中,获取自然事物与现象的信息的观察。它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看”,是根本不同的。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看”,多是无目的的,也是无计划、步骤和顺序的。这种“看”并不  相似文献   

13.
在多年的自然课教学实践中.我注重观察和实验的教学,因为“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自然教学的特点”,具体做法如下:一、观察课的教学观察是知觉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在小学自然课的教学中,只有做到认真观察,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上好自然课,才能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怎样进行观察教学呢?我是这样做的.1.要使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  相似文献   

14.
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能力西和县南关小学陈济一、创设阅读情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阅读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对课本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解决“看什么”和“怎样看”的问题。如在教学第一册第1页的插图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观察的:校园上空有7只鸟,院...  相似文献   

15.
如何搞好自然实验教学,笔者认为应做到课前课内课后并重。 1 课前抓好观察   教师在每上一节自然课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认真抓好学生的课前观察,紧扣教材,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考察、调查,或者有意识地安排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如我在教学《用茎繁殖植物》时,把学生带到苗圃看嫁接,在上《杠杆》一课前,我安排学生将学校基建后剩余的废砖及石块集中堆放,一些大的搬不动的石头,引导学生想办法移到指定地点,很多学生就找来棍子、杠子撬起来,很快完成了劳动任务。有些活动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观察的,这就要求教师时时注意留心观察,抓住机遇。通过抓课前观察,为学生上自然课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曾兰 《云南教育》2001,(6):36-37
自然学科内容丰富、生动、涉及面广,它的认识对象是各种自然事物,观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笔者在以下三个方面作了尝试。   一、把握儿童心理特点,正确激发、引导观察兴趣   一方面,小学生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对新事物都觉得新鲜、有趣,都有可能引起他们强烈的观察兴趣。但是他们的兴趣往往不持久,容易转移。因此,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观察兴趣,是教师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应首先解决好的问题。   九年义务教育自然教材第一课是《美丽的大自然》。这一课实际上是小学自然课的绪论课,…  相似文献   

17.
小学自然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观察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 ,《自然教学大纲》提出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有目的、有计划、持久地感知客观事物的能力 ,是获取感性材料的基本途径。观察能力与人的感知能力 ,已有知识、观察仪器和观察技能的掌握情况 ,以及某些非智力因素有关系。那么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在实际教学中 ,应该做到 :一、要精心准备观察材料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首先必须有观察材料 ,而…  相似文献   

18.
农村有山 ,有水 ,有田野 ,有池塘 ,有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 ,有千姿百态的虫鱼鸟兽……这一切构成了农村的大自然。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为小学自然课的教学提供了优越条件 ,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现仅以农村中有关动物的特征为例 ,谈谈我们是怎样利用这一优越条件 ,在自然课教学中着重注意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实验能力的。a .考察有关动物 ,注意观察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小学自然课的教学 ,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来实现的。其中有很多内容是涉及到观察动物的。如在第五册第 5课《哺乳动物》的教学过程中 ,我是这样…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教委颁发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中指出:教师要“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活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作为一个自然课教师怎样将思想品德教育寓于自然教学之中呢?我的作法是:一、用自然科学知识向学生进行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教育小学自然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观点、科学观点和求实精神.我在引导学生认识《水的蒸发》和《水蒸气的凝结》时,布置学生回家后在刚加煤球的煤炉上烧开水,认真观察有关现象.在这一自然实践活动中,许多学生用课上学到的知识,科学地解释了壶底悬挂的水珠由逐渐增多到全部消失的全过程,受到了一次生动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在三年级作文教学中,是这样具体进行的:1.培养观察兴趣兴趣是提高观察能力的前提,有了兴趣才能引起学生观察。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平时我注意经常组织他们开展有趣的观察活动。如:组织他们看蜜蜂在花丛中怎样采蜜,蚕儿吐丝做茧等。有一次,我发现教室前的空地上有许多蚂蚁在争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