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本科教育是研究型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应定位于:为高端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基于高端人才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研究型大学在对学生实施"成才"教育的同时,应更加关注对学生进行"成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郑自力 《考试周刊》2013,(79):84-84
<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可持续发展的人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的教育应是塑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的教育,在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教育是"百年大计",人才是"发展之本"。教育又该如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的多方面人才,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奠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实用型"而非"学术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知识,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文章针对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指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改革应把专业基础课融合到专业课之中,课程设置应与岗位群的要求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能够适应岗位变化和职业结构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现代汉语教学中应遵循"能力导向、知行合一"的原则,顺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从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深化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杜克国际教育《2011中国SAT年度报告》的解析,反思并诊断中国学生在批判性阅读、数学和写作三领域的考试表现。基于对报告统计数据的对比,指出中国学生与"学术教育"的标准存在显著差距,从中浮现出来的是中国学生思想力和表达力走弱的深刻危机。本文进而提出中国教育应在价值观、人才评价观和高考目的观三大方面进行思想创新,即教育价值观应由前喻文化的"过去时"转向后喻文化的"未来时"、人才标准观应由"全面发展型"转向"主体创新型"、高考目的观应由"知识中心论"转向"创新思想力至上论"。  相似文献   

6.
“为农”的农村教师角色内涵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教师应树立"为农"的角色理念,努力成为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育者和农村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农村教师应在开发乡土课程,改革教学方法,融合城乡文化,培养学生乡土情感,关爱留守儿童等方面实践该角色内涵。  相似文献   

7.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新形势下,应优化知识结构,着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专业教师还应参与学生就业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师要按照素质教育观,改革教学方法,培养更多更好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下面,笔者就新课程理念下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谈几点做法。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  相似文献   

9.
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础,高职院校单独组织的"技能高考"是中高职衔接的一种重要途径。概述了单独组织"技能高考"的设计与实施,分析了"技能高考"选拔的高职学生的差异性,提出应制订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不同入学起点的高职学生都能够达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缺席",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应用型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如何培养,更是引人关注。应用型人才的思辨能力培养应体现在课程体系当中,更应体现在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高级英语》"3C"模式的实践,是在应用型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路径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德育科研工作和德育专业委员会工作,以实践和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重点,全力构建黑龙江省学生核心素养实践操作体系。就高等教育来说,应把"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持把科学精神、思想品德、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出发点。当前,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面临困境,而完善技术应用型人才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强化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素养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应立足国内外教学实践成果,探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通识教育方案,并据此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2.
周少蓉 《广西教育》2014,(15):88-89
阐述广西涉外导游人才的需求现状和成因,提出广西高等旅游教育应加大对高学历外语导游人才的培养,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既具有国际视野又适应广西区域旅游市场特色的外语导游人才。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承接载体和传播载体两方面阐述高职院校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并以"五通"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之一,以"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为主线,将教育行业和企业相结合,以培养综合性人才。高职院校在创新过程中应依托于国家发展战略进行创新、以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为主,进而使学生得到全面提升,并为社会输送综合性人才,为"一带一路"提供有效助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高校日语口译课堂教学中的诸问题为依据,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教学改进创新策略开展分析。提出高校日语口译课程应充分利用新型网络资源,对教学内容加以扩容;在教学方式上应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在教学效果检验上应结合学生翻译实践展开。  相似文献   

15.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应重点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通过对21所高校信管专业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可知,高校主要培养的还是传统的信息系统开发、信息资源管理或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知识的管理人才。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管理领域分析人才应具备"企业IT""建模""业务知识"等三个方面知识或技能。高校可通过设置课程组、调整课程比例和扩展基础类课程,加强对"管理数据分析"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反思大学生的"考证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流行的大学生"考证热"不利于高校学风的建设,也不利于人才的长远发展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因此,应分析大学生"考证热"兴起的原因与发展现状,从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研究解决大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过热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生党支部"支部立项"活动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立项工作的研究,探索最优化的支部立项模式,对于完善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结合漳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学生第一党支部"支部立项"活动实际,提出高校学生党支部"支部立项"活动应针对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相应党支部加强合作;建立学生党支部立项活动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三自教育以及导师制;重视学生党支部后备人才的储备等。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应走"实用型"的路子, 而不能以"学术型"、"理论型"作为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的高等数学教育不同于普通高校数学系学生的高等数学教育,不应过多强调其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而应将其作为专业课程的基础,强调其应用性、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中国现代培养不出创新人才",这是我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留下的耐人寻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高校学生工作偏离"钱学森之问"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学生工作应转变学生工作理念、完善学生工作内容、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和完善学生评价体系的有效举措来直面回应"钱学森之问"。  相似文献   

2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急需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航海人才。针对钦州学院目前航海人才英语综合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教材使用应"因专业而异";课程设置应顾全大局,突出重点;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为中心";引进航海英语专业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