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社会当中,智障人群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为了帮助智障人群很好地在我们现今的社会生存下去,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智障学生采用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教育模式,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智障学生融入社会、回归社会。在进行智障学生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实践过程当中,教师对于智障学生的教育,实质上就是把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相应的转换,教把育的重点——生活化的教育引入到教学当中。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智障学生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接下来我们就生活化的教学进行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2.
生活化教育与语文学科教育是紧密相连的。在培智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基于智障学生的学情实际,运用生活化教学,唤醒智障学生沉睡的自我意识,提升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沙延秋 《新疆教育》2012,(20):14-14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为了让智障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生存于社会、立足于社会,语文教学应依据自身学科的特点与智障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生活化场景等教学环节,寓教于乐,让智障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在实践操作中获得适应生活的经验,提高智障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金小义 《辅导员》2014,(15):87-88
正"生活即教育",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它对我们今天的特殊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谓生活化语文教学,主要是指寻求贴近智障儿童的生活经验、生活兴趣、生活情感和社会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并用直接的、多样的、贴近的方法,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语文中悟生活,促进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我们可根据智障儿童的实际认知情况选择贴近他们生活的语文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与智障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语文走近学生的生活,为  相似文献   

5.
生活化语文是针对中重度智障儿童的学习与生活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改革,是应势而生的改革。诸多智障儿童因此大大受益,生活化语文教学也越来越多地得到教师、家长的认可。但是,生活化语文的教材不尽统一,又没有教学参考资料,教师在执教过程中难以正确地处理好生活化内容与语文学习之间的关系。笔者以为,在生活化语文的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不管白猫黑猫,会抓老鼠就是好猫。我觉得这种说法对我们培智学校的教育教学很有启发作用。只要智障生能接受,学得懂的教学方法就是可行的方法。智障生由于他们智力有缺陷,接受知识的能力与普通学生相差甚远,普通学生认为很简单的问题对于智障生来说却很难,有时重复十遍,几十遍他们还是学不懂。如果我们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那我们就一定能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愉快地学习。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将语文教育生活化,从衣、食、住、行几方面进行尝试教学,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生活化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识字与生活相结合,不仅是识字本身的需要,也是现今社会多元化的需要。"通过实践,感受到生活是智障学生自主识字的源头活水,是永远不竭的资源。结合教学实践,体会如下:课堂识字生活化;家庭识字生活化;社会识字生活化。为智障学生开展了多种识字途径,创设了良好的识字氛围,让识字教学不再枯燥乏味,有效地提高了智障学生的识字能力,使识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智障学生是我国教育群体中的特殊部分,对这些学生开展教育活动困难重重,尤其是对于相对抽象的数学教学。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智障学生采用生活化的数学教育方法已经开始逐渐取得一定成绩。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已成为智障学生数学学习不可逆转的趋势。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智障学生的生活数学教学提出简要的看法,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在智障学生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而获得语文知识和形成语文能力呢?笔者认为,利用学生熟悉的素材搭建生活化的语文学习平台是一个好途径。  相似文献   

10.
根据智障学生的身心特征及其最迫切的需要——适应社会,将生活化教学引入智障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将生活化教学引入智障教育的路径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指定的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遵循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符合智障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智障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重视课程内容的生活化,重视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智障学生乐学、爱学、学会、试着会学,促进智障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必须适用于生活。”这说明教学应该是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智障儿童因其智力明显低于一般水平,在自主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比较弱,要让这些学生顺利地参与课堂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教师需要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下面笔者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对智障儿童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做法。  相似文献   

13.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学会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开端,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但是智障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记忆力也相对较差,运用传统的讲授模式进行识字教学,学生不仅学不会,记不住  相似文献   

14.
施莉萍  姚建东 《文教资料》2008,(36):148-150
生活化主题教学是智障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视角,它不仅是实现智障学生培养目标的导向,而且对其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本文就智障学校低年级开展生活化主题教学的重要性、依据及实施措施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5.
金小义 《辅导员》2014,(10):87-88
"生活即教育",这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它对我们今天的特殊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谓生活化语文教学,主要是指寻求贴近智障儿童的生活经验、生活兴趣、生活情感和社会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并用直接的、多样的、贴近的方法,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语文中悟生活,促进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智障学生的语文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培养智障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要从学生的基本需求出发,找出合理有效的教学培养方式。本文从吸引智障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训练智障学生的对话能力、语文教学与生活结合起来等方面分析了智障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7.
智障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一直是教学的重心。数学这门学科对智障学生来说,不仅仅是适应复杂社会的必需,也是让他们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工具。据此,业界人士提出,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要贴切生活。在此过程中,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智障学生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育意义何在?由于智障学生的特殊性,我们在关注智障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合理地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课堂和社会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8.
张慧 《中国教师》2010,(21):14-16
<正>当前,培智学校招生对象的智力残疾程度越来越重,语文教学也越来越突出"生活化和实用性"思想,教育所谋求的主要是教给智障学生适应生活、融入社会的本领和技能,而对智障学生心灵成长与生命意义的教育多少有些被忽视,这在当今新课改背景下  相似文献   

19.
从智障学生最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是智障学生数学教学的新思路.主要方法: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欲望、挖掘生活化内容,解决数学问题、参与生活化实践,巩固数学知识、采用生活化评价,体验数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海辉 《新疆教育》2012,(12):124-124
智障学生最终的教育目的是让他们适应生活,小学阶段智障学生所传授的数学知识对他们来说是很好的适应生活的技巧。所以,智障学生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生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