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幼儿园的教育规划与教学管理工作中,幼儿的规则适应性、社会性教育与独立性培养等属于教师重点教育培养项目的构成部分。随着现代幼儿素质教育的持续发展,社会、家长等对于幼儿的素质教育具有了全新要求,学前教育阶段作为幼儿思维启蒙、性格教育与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幼儿园的教育管理理念与教学规划工作需要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本文从幼儿的规则适应性与独立性培育的重要性出发,对教师教学引导方式与教育活动构建等方面展开了不同角度探究,旨在通过相关探究成果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幼儿期是建立和发展规则意识的关键时期,而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包括幼儿园和家庭两部分,这就要求我们从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两方面对幼儿的规则意识进行培养。只有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者共同发展才能够为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幼儿园教育中规则意识的培养应从建立日常规范,设立奖励机制,开设形式多样的游戏项目三个方面入手。而在家庭教育应该注重家长的作用:首先家长应以身作则,其次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自己设定规则的机会,最后家长要多与孩子互动进行亲子游戏以此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7,(47):183-184
日常基本行为规则教育是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小班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日常基本行为规则教育尤为重要。不少的农村幼儿家长忽视孩子的日常基本行为规则教育。如何提升农村幼儿园小班幼儿日常基本行为规则教育的质量也成为当前有较大研究价值的课题。本文从幼儿教师、幼儿园管理和家庭三方面探讨提升农村幼儿园小班幼儿日常基本行为规则教育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王丽蓉 《早期教育》2012,(12):43-45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产生的不适应,主要源于三种差异:课程设置的差异、教师教育行为的差异和学习生活规则的差异。这三种差异的深层原因是幼儿园和小学两种教育机构的价值取向的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设置以幼小衔接为价值取向的组织机构——社区学院,构建以培养学习者学习生活品质为核心的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5.
对如何让初次进园的孩子适应幼儿园的新生活进行了论述,认为应通过家访,设置亲子活动,以工作消除家长的忧虑,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丰富孩子一日生活内容等多方面措施做好幼儿工作,让孩子愉快地走进幼儿园。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孩子的独立性是指遵循一定的规则,通过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任务的心理状态。从小培养宝宝的独立性是培养良好性格的重要内容。使宝宝从小能适当地自我估计,具有自信心,有为实现某种愿望而具备的坚韧性和持久性,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首创精神。"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的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只顾孩子的智力开发,忽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孩子过分宠爱,事事包办代替,成了孩子独立性发展的最大障碍,加强这方面的家教指导,应视为幼儿园的工作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8.
新入园的幼儿总会表现出种种不适应的现象,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幼儿园教师应采取一些措施:热情接待幼儿,让孩子产生对老师的信任感;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尽快熟悉新环境适应新生活;教师用母爱般的温暖接纳新幼儿;家长配合让幼儿崇敬喜爱老师;树立榜样以点带面进行全面教育;有组织地引导孩子学会谦让、和睦相处。  相似文献   

9.
孩子到该进幼儿园的时候了,父母们该为孩子人幼儿园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孩子即将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和亲人,去过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幼儿园与家庭在教育内容、要求、形式以及生活管理、作息时间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孩子在身理和心理等方面作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素质教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要方向,而幼儿园是孩子教育的开端,所以素质教育就要从幼儿园开始做起。幼儿园时期的孩子年龄小,需要引导教育,寓教于乐,让孩子能够在"玩"中学习知识,掌握本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就是当前幼儿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创造能够将游戏课程介入的环境,这样才能够将幼儿园的游戏课程纳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将幼儿课程中带有游戏的因素进行深度挖掘,将创新性的游戏资源根植在幼儿课程教育中。  相似文献   

11.
家长作为幼小衔接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关于幼小衔接教育内容的需求是思考当前幼儿园课程适宜性的重要声音。本研究选取郑州市公办幼儿园大班家长和小学一年级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1.4%的幼儿园大班家长担心孩子入学准备不足,96.5%的一年级家长认为孩子存在入学不适应的现象。家长们均提到了学习、生活、社会、身心四个方面,都非常关注学习准备(适应)和生活准备(适应)的不充分。基于家长们关于幼小衔接教育内容的需求,本研究建议幼儿园增加集体规则游戏,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和学习品质的发展;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进一步明确幼儿学习的核心素养,在尊重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构建课程实施共同体,优化幼小衔接教育。  相似文献   

12.
孩子无论是受过还是未受过幼儿园教育,在入学的初期总有一个不适应的过程,其差别只是这一过程的长短而已。多年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告诉了我,这种不适应是由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决定的,是由幼儿园和小学、家庭和小学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及学习内容、方法等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正>游戏对孩子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游戏贯穿于孩子的一日生活和学习。由于我们幼儿园紧跟时代教育的发展,这两年在这方面不断地研讨和探索。随着我们不断地深入探讨游戏,不难发现任何游戏都是有规则可寻的。正如维果茨基所说:"规则是游戏本质的特征",游戏具有规则性。一、什么是幼儿园规则游戏幼儿园规则游戏是老师根据孩子的兴趣需要,以各种互动方式、实物、情节为主要手段,通过与孩子们商讨共同制订规则的基础上产生的寓教于乐为目的,在娱乐中锻炼孩子某些方面能力的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毕业,孩子要上小学了,父母又将面临一个新问题-- 幼儿园、小学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也称衔接时期,这个时期,幼、小两个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比如大班幼儿渐渐增加对规则游戏的兴趣,反映出他们规则意识的加强,但仍然热衷于游戏;小学一年级学生能接受许多规则约束,但仍然保留对游戏的兴趣。幼、小衔接时期的特点是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此时得到正确的引导,新(小学)阶段的特点就易形成。因此,父母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能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为孩子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育儿资讯     
助宣宣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本条锦囊妙计妙计一:帮助孩子建立幼儿园脚本脚本就是指特定环境下的特定适应模式。事实上,孩子在3岁左右的时候就形成了有关事件的图示。比如,孩子知道在休息日可以要求爸妈带自己出去玩,但平时则会约束自己的这种需要;孩子知道在外婆家的表现和在自己家的表现可以有所不同;孩子也会知道进入幼儿园时的活动规则与其他地方不同。因此,家长在带孩子入园之初就要帮助孩子建立  相似文献   

16.
独立性是孩子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独立性强的孩子做事时目的明确,能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家长应该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您注重孩子独立性的教育吗?您的孩子依赖心理强吗?想知道答案.不妨和孩子分别进行—下下面的测试吧。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57):163-164
留守儿童教育一直是儿童教育的重点领域,留守儿童比其他儿童更加渴望,也更加需要精神方面的教育。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注重留守儿童精神培养,教师应该更加有耐心去教导留守儿童。本文探讨的是幼儿园大班儿童的教育,这些儿童比刚进入幼儿园的儿童更加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也更加信任和依赖幼儿园教师,也比较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更容易与教师进行沟通。基于此,笔者将在这篇文章中详细的介绍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独立性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培养独立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郭翠萍 《考试周刊》2014,(15):21-21
课堂管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为幼儿园教学得以顺利完成任务的基本保障而存在。当前的幼儿园课堂管理,更应在科学的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创造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引导幼儿树立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本文在幼儿园课堂有效管理的基础上,研究科学的课堂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幼儿期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幼儿规则的培养需要家庭的配合,同时,规则培养的内涵也不只包括生活方面,还包括学习、行为.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20.
研究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问题,为的是使孩子尽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因此,我园自2010年11月申报并确立了"十二五"规划课题《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问题研究》。经过两年的实践与研究,在幼小衔接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