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园实施科学启蒙教育应当从幼儿的杀趣出发、贴近幼儿的生活、注重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注重系统的科学启蒙教育与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渗透相结合、注重培养具备科技素质的合格师资、形成家园教育的合力。幼儿园可通过开展科学探索活动、创设区角、组织科技节、社会实践活动与科技环保活动等途径实施科学启蒙教育。  相似文献   

2.
正规科学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活动的主要形式,非正规科学活动作为它的有效补充,是幼儿园科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幼儿教师应悉心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充分挖掘和利用非正规科学活动的优势,从而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支持幼儿真正投入到科学探索活动中去,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文章从三个方面对非正规科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键经验是儿童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经验,它兼具目标性和生成性、互动连续性,并需要幼儿主动学习才能获得。但在当前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与组织中,科学活动目标僵硬化,不注重生成性;科学活动内容"超载"化,偏离幼儿认知接受水平;科学活动实施脱离生活,不注重幼儿的主动探究。因此,基于关键经验的幼儿园科学活动在设计与组织时应做到:回归生活、把握需求、体验操作、巧妙利用家长资源。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组织与实施”部分第九条指出:幼儿园应“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该部分还指出:幼儿园应“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可见,幼儿园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就必须对幼儿进行科学的管理,要以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为根本,建立“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的常规要求。  相似文献   

5.
黄英 《教育导刊》2007,(7):47-48
幼儿园是对幼儿实施保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幼儿园的生活制度必须根据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来制定,而科学实施一日生活制度,对提高幼儿脑力和体力活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一、幼儿大脑皮层机能的特点及其活动规律1.始动调节在工作和学习开始时,由于神经细胞和机体其它组织具有惰性,大脑皮层的机能处于启动状态,工作能力较低,然  相似文献   

6.
当前,幼儿科学猜想活动中教师对科学猜想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幼儿猜想缺少启发和引导,对幼儿猜想评价缺少开放性.幼儿园科学猜想活动的建构与运作应以幼儿园科学猜想活动为载体,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实施科学、有趣的科学猜想活动,通过自主、轻松的活动模式以及开放式评价策略,扩展幼儿猜想的自由度和紧密度,最大程度地发挥幼儿猜想的积极性,使科学猜想活动成为幼儿快乐的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7.
陈鹤琴先生的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强调以儿童为主体,培养创造力和研究精神,充分利用周围科学环境,重视幼儿的科学实践活动,注意教学的整体性、游戏化和多样性。当下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时在目标定位、内容选择、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等存在诸多问题,基于陈鹤琴幼儿科学教育思想,应在目标设置上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学习内容上以自然科为主、活动实施以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教育方法以游戏活动为主。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74):126-127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在幼儿园内进行的生活活动、集体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一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既要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又要照顾到个体差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的发展经验。但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组织必然存在着一些隐性的浪费,如何合理地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同时提高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9.
秦叶瑞 《学周刊C版》2020,(16):169-170
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精神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本文以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目前幼儿科学领域教学的现状,而且提出了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的有效策略,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刘莹霞 《家长》2023,(25):176-178
<正>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提升幼儿的社会适应力,加强幼儿间的平等交流,提升幼儿的综合实践能力。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必要前提是加强幼儿园活动区的科学合理设置,投放安全卫生、类型多样的材料,组织多种类型的游戏活动,最大限度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幼儿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促使幼儿在亲身实践参与中取得进步和成长。本文探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组织实施的重要意义,指出幼儿园活动区设置要点及材料投放要求,并阐述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有效实施策略,仅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幼儿园男、女教师在运动活动设计和组织中的差异分析,探索使女教师提高幼儿阳刚之气的运动活动实施策略及合理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弥补男教师缺失的活动组织模式,从而提高幼儿园运动课程的实施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是促进幼儿最佳发展的总要途径。我们以幼儿园科学活动为载体,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各类科学活动,指导家长开展家庭科学启蒙教育,达到幼儿园、家庭有效互动;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3.
将民间工艺"编织"引入幼儿园中,以编织活动的形式组织幼儿参与,可以促进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增强幼儿的审美意识和民间工艺的探索兴趣。文章聚焦幼儿园编织活动的现存问题,提出有效的实施途径:幼儿教师应重编织活动的教育价值,从环境创设、内容选择、方式方法等方面分别探究,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编织活动体系,在科学的指导中促进幼儿相关经验的整合和提升。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幼儿园在幼儿活动、学习、休息管理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安全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思想,加强幼儿安全指导、组织安全活动、制定预案管理等办法,确保幼儿在园安全.  相似文献   

15.
朱亚芬 《考试周刊》2013,(99):188-18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幼儿园。教师是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组织和领导策略。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幼儿的特点,创造自然轻松的学习氛围,采取相应的组织领导策略,让幼儿在观察、操作、游戏的活动中主动与环境中的科学信息产生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雪 《四川教育》2023,(18):43-44
针对幼儿科学活动组织形式单一、教师教学应变能力缺乏、教师活动主导性过强、活动氛围紧张等问题,幼儿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组织方略,引导幼儿在探究、体验和发现中增进科学认知,让科学体验成为幼儿喜欢、充满趣味的探究活动,进而提升幼儿的科学素养。本文提出了幼儿科学活动的动力激发、动静结合、动态调整、动情投入四大组织方略,旨在提升幼儿科学活动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室内体育区角活动是满足幼儿身体健康和发展的需要,减少雨雪及恶劣天气的影响,确保幼儿正常开展运动的新型体育活动形式。借鉴"游乐场"模式开发幼儿园室内体育区角,在环境设计上合理布局、巧妙收纳、增加互动;在活动实施前熟悉玩法,活动实施中自主游戏,活动实施后交流分享。带给幼儿室内体育运动的全新体验和愉快感受,满足健康及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是非常重要的学前教育阶段,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幼儿园教学中,体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注重体育活动的开展,为幼儿提供更多健康、丰富的体育活动,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篮球运动是一项全身的运动,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价值和影响作用,教师应该充分了解篮球运动在幼儿园中开展的价值,科学有效地组织与实施,用丰富的形式吸引幼儿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在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同时,也培养他们其他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19.
王静 《教师》2012,(36):111-111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新陈代谢较为旺盛,因此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组织好幼儿园体育活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引导,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茅春艳 《亚太教育》2020,(6):131-132
幼儿园在开展科学活动的过程中,也要注重采取生活化手段,让幼儿在熟悉的情境中分析与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本文主要结合幼儿的特点,提出了幼儿园科学活动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