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梦桂 《考试周刊》2013,(48):136-137
历史材料是历史教学的核心资源,利用历史材料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真相,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意识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历史材料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其次用实际教学案例展示了材料教学的多重影响,最后提出了历史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让学生知道历史真相,更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从而学好历史。  相似文献   

2.
白雪 《华章》2011,(33)
马克思历史哲学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南,力求在整体上、深层次上探寻历史的本质及其进程的内在规律.马克思历史哲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在历史观领域内实现了“三个”内在统一,即实现了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的统一,实现了历史认识论、历史价值论、历史审美论的统一,实现了历史认识中能动性与受动性、客观性与阶级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张巍琴 《考试周刊》2011,(6):168-169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的知识性,却忽视了历史的趣味性;比较重视历史的逻辑性,却忽视了历史的形象性。他们习惯于用枯燥呆板的方法讲授历史,却忽视了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殊不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阐述了形象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运用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口述历史是采用听觉形式记录历史的方法,它丰富了人们的感知以及学习历史的手段。本文探讨了历史与口述历史的关系及分类,口述历史的特殊性及其表现,进而对提升口述历史水平的方法作出了概括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学中,讲清历史概念是最基本的要求。概念不清楚,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现象的基本认知便是空话,更谈不上让他们认识历史规律了。从这个角度讲,历史教学就是历史概念的教学。尽管“历史概念不等于历史教学的全部”,但是如果在历史教学中模糊了历史概念,就肯定不是合格的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6.
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的知识性,却忽视了历史的趣味性;比较重视历史的逻辑性,却忽视了历史的形象性;他们习惯于用枯燥呆板的公式演绎历史,却不懂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再现历史.  相似文献   

7.
新历史小说:从解构历史到游戏历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出现的新历史小说,使革命历史的宏大叙事出现了深刻转变,也使历史的记忆与表象进入了个体化表述时代.历史感悟的个体化倾向成为观照历史的一种趋势,历史叙述也留下了由最初的解构宏大叙事到解构历史,再到游戏历史的轨迹.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育的演进:从历史教学大纲到历史课程标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进入实验阶段,新课程与现行的教学体系相比,发生了许多变化.历史教育与时俱进,历史课程标准即将取代现行的历史教学大纲,这意味着什么?本文简要回顾了百年历史教育中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演化历程,对现行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课程标准作了一些对照,着重介绍了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内容,从而说明了由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代替历史教学大纲是我国历史教育的演进与发展.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历史教师应尽早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
站在民间立场审视历史,站在理性的立场批判历史,超越历史。针对历史的偏离提供了"文革"历史的另一种记忆,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对"文革"历史记忆进行了全新叙述。  相似文献   

10.
如何有效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图片,是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问题,本文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运用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现代的教育理论,分析了历史图片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总结了历史图片教学中应注意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11.
吴文生 《课外阅读》2011,(11):259-260
随着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历史教育在社会上和学校里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社会上,各种历史典籍、历史人物传记、历史知识讲座,以前所未有的局面被开发、被研究、大行于世;而在学校里,历史教育严重萎缩已是不争实的事实。虽然,教学理念的更新,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采用,新课改的推行,给历史教育带来了一点活力,但仍然无力从根本上挽救历史教育下滑堕落的尴尬。究其原因,近代中国历史的剧烈冲撞和当前的现实使学校的历史教育被严重异化,失去了本该鲜活、丰富的历史本色,变成了高高在上、一本正经、大而空的政治说教。历史教育的出路在哪里?全国的历史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在探索。本人作为一名在一线教学的历史教师,最终才能让学生热爱历史。感悟历史是途径,热爱历史,培养学生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与多学科的整合——《璀璨的文学艺术》听课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的综合性尽人皆知,它几乎包容了我们生活中目所能视、耳所能闻、心所能想的一切。见怪不怪的是,教育中自从有了学科的分野,历史教学中的“历史”不再像生活中的历史那样浑然一体,而是被割裂得支离破碎,某些历史反倒被划归别种学科了。然而,不管你划归了谁,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毕竟要恢复浑然一体的本原,纵使历史教科书不写,历史教师却不能漠然视之,不讲“完整”的历史就难解孩子们心中的疑虑。这样,历史教师就不得不“越界”从所谓其他学科去“借”历史,辛苦归辛苦,但这事却必须做。  相似文献   

13.
王艳杰 《新疆教育》2012,(20):200-200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的知识性,却忽视了历史的趣味性;比较重视历史的逻辑性,却忽视了历史的形象性;他们习惯于用枯燥呆板的公式演绎历史,却不懂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再现历史。于是,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刘淑珍 《考试周刊》2011,(49):174-175
新课程实施后,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历史教科书增添了大量生动活泼的图片资料,直接形象地显示了历史事件的真实情况。实施有效的图片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综合把握,充分利用历史实物图、历史新闻图片、历史地形图、示意图和历史绘画图进行教学,让历史更加清晰可见。  相似文献   

15.
历史思维能力是中学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什么是历史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对历史思维能力作了界定,并论述了历史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形式,以及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界定了历史、历史学、历史教育诸概念,阐述了研究历史教育功能的意义,具体分析了历史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史奎 《教师》2013,(36):47-47
传统的历史课堂剥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历史知识的权利,影响了师生对历史知识的解读和交流,阻碍了历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要想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必须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构建和谐高效的历史新课堂。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课堂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历史教学,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强了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提升了学生历史素养。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互联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以促进历史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文化散论))具体评价了中国历史上的典型人物,分析了以往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提炼出了新形势下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和要求.它从学术上厘清了历史理论问题中的一些基本范畴,将区系文化、民族精神纳入到历史理论的考察视野中,拓展了中国历史理论的研究范围,丰富了历史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相似文献   

20.
《女勇士》通过对历史的大胆改写和杜撰,模糊了历史与文学的界限,揭示历史实为叙事。历史叙事为个人提供了定位和参照,并参与到个体的主体身份构建中。通过书写华裔美国人的历史,汤亭亭打破了美国历史对华人沉默和忽视的不公,突出了历史书写的政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