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其撼人心魄的瑰丽戏剧和柔婉细腻的曼妙诗歌数百年来魅力经久不衰。他的十四行诗和其它形式的诗歌不仅格律谨严、蕴意深远,而且烙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本文从分析诗歌中的自然和哲学因素入手,对莎士比亚的诗作进行另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2.
在莎士比亚留下的卷帙浩繁的文艺创作遗产中间,占主要的当然是戏剧。但倘若忽视他的诗歌创作,尤其是十四行诗,那就会显得不全面。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有代表性的文艺巨匠莎士比亚,他在诗歌和戏剧上的光辉成就,是难以分开的。莎士比亚留下154首十四行诗,不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是对于他的评价向来很不一致,有褒有贬,甚至有人认为从诗歌角度看,莎士比亚根本不是诗人。例如英国莎士比亚“专家”史蒂芬斯就曾认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  相似文献   

3.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诗人。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 ,他的十四行诗感情奔放 ,语言华美 ,使英国十四行诗体具有了完美的形式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就是其中第十八首《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作夏日》。从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内容和主题以及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三个方面来鉴赏这首十四行诗,足能领略到莎士比亚独具特色的诗歌艺术和语言魅力,欣赏到这首十四行诗的永恒之美。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就是其中第十八首《能不能让我来把你比作夏日》。从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内容和主题以及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三个方面来鉴赏这首十四行诗,足能领略到莎士比亚独具特色的诗歌艺术和语言魅力,欣赏到这首十四行诗的永恒之美。  相似文献   

6.
《能否把你比做夏日璀璨》是一首英语十四行诗,作者是被公认的最伟大的英语诗人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年)。莎士比亚生于英国斯特拉特福镇,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巨匠之一,被推崇为世界文学领域的首席大师;他一生创作了三十七部戏剧,两首叙事长诗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是擅长写英语十四行诗的顶尖高手。这里所要评论的诗歌,正是其十四行诗中的第十八首。这首诗歌的韵律为:ababcdcdeqeq gg。这不同于传统的意大利十四行诗的韵律:abbaabbacdcdcd。从格律方面来看,属于抑扬格的五音步诗行,以第一行为例,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是作者艺术造诣和深邃思想的结晶。本文着重分析贯穿于该诗中的“夏日”意象,笔者认为作者通过解构这一意象热情真挚地赞颂美,赞颂文学,归根结底是在赞颂人的智慧、人的伟大与不朽,从而清晰地表达了其深刻的人文主题。  相似文献   

8.
对莎士比亚第十八首十四行诗中诸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旨在说明诗歌中诸多修辞方法的运用有使诗歌的主题进一步深化的作用,更加突出了诗歌的中心思想。表面上该诗是一首爱情诗,而实际上则是一首赞美人的伟大力量的人文主义诗歌。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他的诗歌代表作《十四行诗集》,将当时英国的十四行诗创作推向顶峰,被誉为莎士比亚体。国内译介莎翁十四行诗的学者专家很多,本文以国内十四行诗18的汉译为本,经研究讨论得出翻译时应兼顾文化语境与语篇语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弗罗斯特的传统十四行诗,主要继承了意大利彼特拉克体十四行诗和英国莎士比亚体十四行诗的传统。本文重点分析弗罗斯特两首典型的传统十四行诗《相逢又分离》和《最佳速率》,揭示弗罗斯特十四行诗继承传统又超越前人,融现代于传统的诗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1.
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体现出的人文主义作了初步的探讨,他的154首十四行诗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思想体现在他献给友人及爱人的颂歌中,也体现在他对人类艺术及爱情的赞美中,其人文主义思想反映了他对人类的热爱,对人的本性——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时间意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莎士比亚的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中,鲜明的意象层出不穷,其中以"时间"意象最为突出。在莎翁笔下,时间是"暴君("tyrant),是"傻瓜("fool)。尽管时间具有客观的不可违背性,莎士比亚还是提出了用他的艺术之美来与时间相抗衡。通过对其十四行诗中的意象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相似文献   

13.
通常认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是歌颂美的诗,是以友谊和爱情为题的诗。然而,154首十四行诗中,处处流露着诗人的悲观情调,死亡即消失、时间是割断生命的镰刀等主题被作者描写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基督教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研究是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在歌颂友谊和爱情的同时也以文学的形式对圣经和基督教作了自己的诠释。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以爱、友谊、时间为重点,将基督教精神与诗中的人道主义融合在一起,才使他的十四行诗有久远的魅力。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与基督教和圣经的研究是国内莎学研究中的空白,深入地探讨有助于更深刻地解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世界诗歌宝库中一颗绚丽夺目的明珠,全诗共154首。通过比较第一首和第五首十四行诗,得知两首十四行诗的主题都是劝说诗中的主人翁结婚生子,而莎士比亚却采用了不同的语气、不同的意象和不同的比喻来阐释这一主题。由此,莎士比亚精湛的写作技巧让我们体会到了十四行诗的迷人魅力。  相似文献   

16.
廖巧云 《海外英语》2012,(1):231-232
Since the study of Shakespeare’s sonnets came to China,people come to an agreement that there is more than one theme running through these sonnets.The most popular and well-accepted ones are singing for fairness,kindness and truth,singing for friendship,and singing for love.Among all these themes,time,running through these sonnets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is absolutel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In the eyes of the poet,time is cruel and destructive;however,he figures out poetry as a key way to triumph over it.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argue for the triumph of poetry over time in Shakespeare’s sonnets based on an analysis to the poetry.  相似文献   

17.
A sonnet is a poetic form which originated in Italy,and later turns into lyric poetry by a knight of the pen.Among the sonnets,Shakespeare is the highest in poetic achievement.The important poets in every period of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such as Shelley,Byron,Keats had written sonnets.In the western great cultural and artistic phylogeny,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is the star warmly gleaming,over sonnets poetry circle softly dreaming.By appreciating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of her sonnets,we could explore and get in touch with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s inner self.  相似文献   

18.
迄今已有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十三种译本,其中九种采用了忠实于原文形体和意义的手法。然而,诗歌的抗译性是众所周知的。作为传统形式,又深深置根于西方文化的十四行诗,更是具有这一深层次的特征了。从理论上说,英语和汉语两种文字,有着不同的异质结构,要移花接木,是不易做到的。从实践来看,近百年来的阅读史和十四行诗创作史说明,移植英国和西方本土味的十四行诗形式到中国的土壤,还远远没有形成。这种理想和实践上的抵捂说明,英语中的十四行诗和汉语中的十四行诗(如果能够存在的话),是难以殊途同归的。总结起来,这是一个形式的文化的问题。思考这个问题,既有助于在理论上提高认识,纠正一些认识论的偏差,也有助于给诗歌翻译,尤其是传统的格律诗翻译提供启迪和指导,并提出处理诗歌翻译在形式问题上的措施,因而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summer’s (s’) ...”词组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天”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而由“夏日的……”组成的词组所传达的意象较“夏日”单独使用时的翻译要难。通过对梁宗岱、屠岸和梁实秋三位先生译文的对比,试图探究并评价三位译家在处理“夏日的……”词组的异同之处,以期为今后重译莎翁十四行诗的译者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