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法国待得略久些,就很为这里生活的闲散而惊讶。他们度假的固定性和频繁性,让来自东方的人很羡慕。假期似乎是很经常的事情,读书似乎也是很天经地义的普通事,常能见到行人手里握一卷书或是提着装着新书的塑料袋(外壳印着书店的名字)。读书的人随处可见,这里说的不是在大学或学术机构里的职业读者,而是在法国公共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读书人”,地铁里、公园里、乃至走在大  相似文献   

2.
法国人不仅爱读书,而且喜欢在一起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早在18世纪法国就成立了众多的文学沙龙。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字化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仅没有影响法国人的读书兴趣,而且还使法国的图书俱乐部焕发了青春。不同形式的图书俱乐部在法国各地组织丰富的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图书爱好者,特别是知识女性。书店和咖啡馆也成为人们畅谈阅读之乐的场所。这也许是18世纪法国文学沙龙对后人的一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法国人不仅爱读书,而且喜欢在一起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早在18世纪法国就成立了众多的文学沙龙。进入新世纪以来,数字化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仅没有影响法国人的读书兴趣,而且还使法国的图书俱乐部焕发了青春。不同形式的图书俱乐部在法国各地组织丰富的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图书爱好者,特别是知识女性。书店和咖啡馆也成为人们畅谈阅读之乐的场所。这也许是18世纪法国文学沙龙对后人的一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法国人钟情于读书,在咖啡馆里、在地铁车厢里、在公园的椅子上、在飞机的座位上……或优雅或从容或慵懒地阅读是法国随处可见的风景.在网络文学快速发展的今天,在文学王国法国,飘着墨香的纸质图书依然受到读者的青睐,书香依旧,每年10月到11月的文学奖颁奖季又将文学类图书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法国人酷爱读书,地铁中、候机室、广场上,到处可见静静地读书的法国人。法国出了那么多大作家,也许与法国人爱读书不无关系。但你是否知道,尽管法国人在衣着打扮上男女不分,但在阅读上却男女有别。这种区别首先体现在阅读的类别和数量上:男人爱看报,妇女爱读书。据法国国营铁路公司去年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有70%的男人利用业余时间读报的话,则有69%的妇女读书。而法国袖珍图书出版社的资料则显示,该社10法郎一本的袖珍书,其70%的买主是女性。这说明女性不但爱看书,而且并不像有的人所以为的那样在买书上乱花钱。她们懂得  相似文献   

6.
樊登 《出版参考》2018,(5):10-11
樊登读书不同于“得到”、喜马拉雅FM等这些平台公司,它们更像出版社、杂志社的出版机构,而樊登读书会是一家内容公司,相当于一个大的作者,不断生产内容,它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学习型机构,是倡导“全民阅读”的先行者.樊登读书的使命是帮助中国3亿人养成阅读习惯.所以,樊登读书会提供形式多样的精华解读,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呈现在樊登读书会APP上,帮助那些没有时间读书、不知道读哪些书和读书效率低的人群每年吸收50本书的精华内容.科大讯飞是把知识装到机器人里去,樊登读书要做的工作是把知识装到人的大脑里去.樊登读书会耕耘4年以来,已有超过700万会员入会,更在全球设立了1500多家分会,影响近亿人次.  相似文献   

7.
前年我写了一篇<书太多了>,登在<读书>1988年第7期上,里边摘录两位英国作家的文章.其中第二人是G. C. Squire.最近在旧书堆里翻出他的一本随笔选集<美人鱼酒店里的生活>,重读了一遍.里边有不少篇谈到与书有关的事情,现在挑出三篇来给<读书>的读者做个介绍.  相似文献   

8.
人们都说,法国人太“罗曼蒂克”.了,“罗曼蒂克”一词在法语中本意是“小说化”,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种生存形态。如果将这一形容词还原到名词就成了“小说书”。可见,法国人特有的浪漫、高雅的品味和气质是与读书联系在一起的。法国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法国人2007年人均读书20本,对于“阅读大国”这个称号当之无愧。  相似文献   

9.
一位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告诉我,先前调查"国民读书习惯"时,那些对"去年你读过几本书"作了尴尬回答的人,给的理由,一般都是"忙不过来","没有时间".但是前两年出现了一个新的答复,大多是年龄不大的人给的:"我一看书就头晕."为了健康而不读书,理由十足.  相似文献   

10.
根据法国文化部的一项调查,法国到图书馆借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加上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在减少,导致各级政府的购书经费不断缩减,产生的结果是法国人越来越不读书了.此外,也有人认为,是互联网等新技术抢走了读者.  相似文献   

11.
1月7日,央视读书节目<子午书简>邀请著名画家陈丹青和香港时评人果文道参加节目.同样是一张桌子三人谈话,但在风凰卫视<锵锵三人行>里妙语不断、机锋连连的陈丹青、梁文道,在两个小时里却没有实现理想中畅谈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我时常这样想,如果小时候祖父辈没有帮一个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那么等到他感觉读书的重要性时才去读,那很可能就是一种功利主义的读书。像我这年纪的人,最好的读书时间,基本上都被"文革"给荒废了。小学时还能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1980,(3)
去年日本共出版了四万多种、十二亿三千多万册书。按人口平均,全国每人可分十几册。不但书店,甚至百货店、食品、果品店等,都兼营售书业务,读书之风颇盛。抽样调查表明,一年里读过书的人占百分之六十以上,其中十五至十九岁者居多,占百分之八十八。但是,也还是有人不读书。据调查,全国每五人中有两人一年里未读一本书,有百分之四十五的人“一本书沒买过”。经抽样调查,不读书的原因以“没有时间”者居多,占百分之三十。认为读书“无此必要”和“不爱看书”的  相似文献   

14.
2005年12月,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和普希金图书馆对俄罗斯读书现状的调查结果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俄罗斯人没有买书,1/3的公民家庭没有一本书,37%的人从不读书.  相似文献   

15.
法国:不评“三好生”法国中小学里没有奖励制度。只要通过高中毕业会考,就能升大学。当然,如果高中的平均分数高,教师的评语棒,有助于学生进入好的大学。所以,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在意分数的,也注意同老师搞好关系。在法国的学校里,不仅没有奖励制度,也没有榜样。学生中的榜样大都  相似文献   

16.
一位在图书馆工作的人告诉我.先前调查“国民读书习惯”时.那些对“去年你读过几乖书”作了尴尬回答的人.给的理南,一般都是“忙不过来”.“没有时间”。但是前两年出现了一个薪的答复.大多是年龄不大的人给的:“我一看书就头晕。”为了健康而不读书,理由十足。  相似文献   

17.
法国的书店、报亭遍布大街小巷,即使在一个只有几千人的小镇,你也不难发现书亭的身影,这大概和法国人爱读书有关.在巴黎,有人估计有华人20万~30万人,可是中文书店却是屈指可数,探求其中的缘由,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8.
1月7日,央视读书节目《子午书简》邀请著名画家陈丹青和香港时评人梁文道参加节目。同样是一张桌子三人谈话,但在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里妙语不断、机锋连连的陈丹青、梁文道,在两个小时里却没有实现理想中畅谈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据最近发表的法国舆论学会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所有文化活动中,法国人最崇尚读书。被调查者中35%的人认为,不管阅读的是小说,还是非小说类写实文学,都“最有文化价值”,这几乎比把参观位居第二位的“最有文化价值”的艺术展览的人数还多1倍。 1000多名被调查者中几乎2/3的人说,他们“经常”读书,但有8%的人承认他们从不读书。  相似文献   

20.
黄冠杰 《出版参考》2007,(9S):30-30
法国的书店、报亭遍布大街小巷,即使在—个只有几千人的小镇,你也不难发现书亭的身影,这大概和法国人爱读书有关。在巴黎,有人估计有华人20万~30万人,可是中文书店却是屈指可数,探求其中的缘由,是多方面的。记者曾亲历这样一个课堂场景,反映了中法部分人对待书籍的差异。有个刚来法国不久的中国女留学生,看到法国接待者家中电视很小且陈旧,便感慨法国人贫穷、没有文化。而她中国的家中,有两台进口大彩电,但是在看韩国连续剧时还是感觉不够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