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已知条件是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依据.通常,命题设计者为深入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关键的已知条件隐藏在题目中,不直接给出,以增大题目的迷惑性和解题难度.学生在答题时若能准确找出隐含的已知条件,问题会迎刃而解,否则就会一踌莫展.因此,准确挖掘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解答物理题时,有些题的已知条件并没有明显给出,而是隐含在题目中,需要解题者反复弄清题意,认真分析条件,找出隐含的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解题方法,并列式计算。有时找出隐含已知条件成为解题关键。如何找隐含已知条件,一般可从以下几  相似文献   

3.
解答物理习题时,有些习题的已知条件并没有明显给出,而是隐含在题目中,需要解答者反复理解题意,认真分析题意,找出隐含的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解题方法进行求解。因此,找出题目的隐含条件便成了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解答物理题时,有些题的已知条件并没有明显给出而是隐含在题目中,需要解题者反复弄清题意,认真分析条件,找出隐含的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解题方法,并列式计算.有时找出隐含已知条件已成为解题关键.如何找隐含已知条件,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5.
物理习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含蓄不清的已知条件.解答物理习题时,有些习题的已知条件并没有明显给出,而是隐含在题目中,需要解答者反复理解题意,认真分析,找出隐含的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解题方法进行求解.因此,审题过程是解题的关键,而挖掘隐含条件又是审题的重要一步.隐含条件的挖掘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切实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具备熟练的基本技能和严谨灵活的思维、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不少高中物理习题没有明确给出相关的条件,而把这些条件隐藏在题目的字里行间,解题者需要反复理解题意,认真分析,找出隐含的已知条件,选用适当的解题方法。本文就如何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虽给出但不明显,或没有给出但隐含在题意中的那些条件.解题中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可以迅速揭开问题的实质,简化思维过程,化隐为明,化未知为已知,从中找出内在联系,优化解题思路.下面举例说明.一、考虑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8.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的已知条件并没有明显给出,而是隐含在题目中。在解含有隐含条件的物理问题时,找出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如何找隐含条件呢?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为,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从已知条件中找隐含条件有些物理题目中的必要条件就隐含在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中。例如“眼睛能看清茶物”就隐含着视角为1’;“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隐含着合外力为向心力;“冰水混合物”隐含着温度为OC,等等。2在物理过程或现象中找隐含条件某些物理题所描述的物理变化过程常有其特定的规律,而运动规律就是这道题的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9.
有些根式问题除已给出的条件外,还有一些条件隐含在题目中,需要解题者认真审题,弄清题意,理解概念,利用已知条件挖掘出题中隐含条件,才能完善解答.根式运算易出错,其主要原因就是忽略了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因此,找出隐含条件是解题的突破口,是解题的关键步骤.如何寻找隐含条件呢?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0.
隐含条件的概念是题目中没有明确指出,但是通过题设、结论或相关推导能够找出来的解题条件.在初中数学中,大多数学生通常由于对隐含条件的忽视而出现解题错误,对初中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本文先简单介绍隐含条件的作用,接着结合实例阐明隐含条件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具体应用,旨在寻找巧妙的解题思路,优化解题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已知条件是分析和解题的依据,但是  相似文献   

11.
图形信息题是指将几何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的一类数学问题,这类问题常将某些已知条件,特别是数量关系条件隐含在题目的附图中,解决此类问题,必须认真仔细地去观察图形,正确地从图形中提取信息,找出数量关系.如果忽视了图形所提供的信息,就无法从图形中找到解题的条件,会感到无从下手,现举几例介绍这类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12.
求解物理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构建已知量与未知量关系的过程,而对已知条件把握理解的层面和深度,直接影响着解题的质量。题目中已知量经常被命题者隐含的呈现,因此做好隐含量的挖掘处理,将问题模型化、简单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解析几何中有关求取值范围的问题,常要借助不等式求解,解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来构造不等式.本文谈一下解决此类问题常见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命题特点1.整题不出现一个数据,全是文字叙述,但其结果要求用具体数据来解答。2在题干部分提供有关元素化合物的信息给出一些组成相关侦物质(可写出化学式)或化学反应事实(可写出化学方程式),将解题所必要的数据隐含在这些化学符号中。3.题目中常给出"相等"、"相同"、"前后不变"等字眼,即用来表明各物质问量的关系,将解题所需的等量关系巧妙地给出。4.待求的一般是个数比、质量比、百分含量、百分比浓度等,即其结果要求为一比值.二、解题策略1.精心析题,找出所涉物质或化学反应,从中挖掘出隐含的数据:物质的式量、元…  相似文献   

15.
<正>所谓隐含条件是指某些数学命题的已知条件中虽未直接明显给出,但其本身却是固有的而以各种间接形式隐含在命题中,需要解题者自行发掘.正是由于它隐含在题目内部,所以一般难以发现,其结果必然会导致解题失误或者错误.解此类问题时,需要解题者反复弄清题意及和涉及到的有关概念、性质、关系、公式、图形等特征.如何发掘隐含条件,提高解题能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数学的解题中,学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把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都用上了,解题方法也是正确的,可最后的结果就是不正确.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解题时没能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因此,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必须认真推敲题目,找出隐含条件,从而顺利解题.  相似文献   

17.
初中的物理题目,往往存在隐含条件,这些隐含条件可隐含在题目的已知条件、物理过程、物理图像、定律应用范围及答案中.如果能及时挖掘这些隐含条件,就能够越过“思维陷阱”,突破解题障碍,提高解题速度.那么,怎样快速、准确地找出这些隐含条件呢?有以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物理题目的难度大小,不仅取决于题目所研究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复杂程度,也跟已知条件的明显或隐蔽有关。如果能够反复读题、审题,既综观全局,又重点推敲关键的词、句,通常会从中找出一些隐含的已知条件。利用这些隐含的条件梳理解题思路和建立辅助方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9.
一、复习要求1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与基本格式.2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原理和解题思路.3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是纯净物或不纯物质质量的计算,以及涉及气体体积、溶液体积或质量的计算.二、解题思路与一般步骤(1)审题:就是认真阅读整道题目,对题中关键的字、词、句要反复推敲,做到准确理解题意,找出已知量与待求量.(2)分析:就是运用所学过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和物质间反应的规律对题目进行剖析,理清题目的层次,找出隐蔽的已知条件,明确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特别是物质间量的关系,选择好解题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用量的差比法简解一类化学题山东平度市师资培训中心(266700)张召伟题目特征:已知或隐含着反应混和物合生成混和物合量差。解题方法运用以上量的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系数关系,运用比的形式直接求解。此类题目在中学的化学求算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且有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