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99年高校大扩招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也使更多的考生有幸被高校录取。但高校扩招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拉动内需、推迟就业,更重要的是对我国高教改革与发展,对我国今后中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人们在兴奋之余,不禁要问:高校大扩招的政策是一项短期政策,还是一项长期政策。与此问题紧密相关的是: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必要性何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有哪些;能否采取有效的对策。本文拟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探讨。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必要性1-我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人力资源结构提出了更高…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发展与高校扩招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校扩招对我国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将带来哪些影响,这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刊编辑部特约请华东师范大学高教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薛天祥教授主持本期博士论坛,从高等教育发展理论、高校扩招的深层原因、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高校收费政策、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教育政策制订、深化体制与教学改革等方面,对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招生人数连年剧增,到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567万人,是1998年招生数108万的5倍多,满足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日益增加的需求。但是,高校扩招在促进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代价。如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不均衡、教育经费不足、投资效率不高、投资效益有限、教育质量下降等,与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矛盾。因此,亟待调整和完善高校的扩招政策。  相似文献   

4.
从1999年开始的政府高校扩招政策,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广泛而深远。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扩招政策,将对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及其质量保障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对大学生劳动力供给实施干预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出台了高校扩招政策。笔者运用俱乐部公共产品理论研究了高等教育最佳供给量和最佳招生规模问题。在对高等教育产品特征及产权归属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扩招政策对个体行为模式和组织效率的激励导向。笔者建议,高校招生规模变动幅度不宜过大,改革应当循序渐进,要开放高等教育多元化选择路径,优化对代理人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促进高等教育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6.
扩招继承了我国高等教育风险基因:高校缺乏自主性并具有不合目的性。从风险扩散的角度看,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内部风险对外部环境形成强感染性。扩招政策不是我国现有高等教育风险的根源,也不是我国高等教育风险传导系统中的风险引爆器,应尽快消除我国高等教育风险环境。因此,政府应认可高校自治原则,消除风险源;增强高校教学、科研实力和行政管理能力以加强节点释放风险的功能;设立高等教育风险研究机构和建立高等教育风险预警机制,防范高等教育风险的内外扩散。  相似文献   

7.
扩招继承了我国高等教育风险基因:高校缺乏自主性并具有不合目的性。从风险扩散的角度看,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内部风险对外部环境形成强感染性。扩招政策不是我国现有高等教育风险的根源,也不是我国高等教育风险传导系统中的风险引爆器,应尽快消除我国高等教育风险环境。因此,政府应认可高校自治原则,消除风险源;增强高校教学、科研实力和行政管理能力以加强节点释放风险的功能;设立高等教育风险研究机构和建立高等教育风险预警机制,防范高等教育风险的内外扩散。  相似文献   

8.
一、如何认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突出矛盾1.高校扩大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矛盾。随着高校从1999年连续三年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人数增长很快。1999年我国高校普通本、专科招生159.68万人,比上年增加51.68万,增长47.7%;2000年继续扩招,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大幅度增加,共招生220.61万人,增长38.16%;2001年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继续快速增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86.26万人,比上年增加47.65万,增长21.67%;2002年共招320.5万人,比上年增长19.46%(资料来源:1998至2001年教育事业统计公报和教育部学生司有关文件)。通过几年的扩招政策,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发展与高等教育政策调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我国地方高校在规模迅猛扩张的同时,普遍陷入了多重发展困境之中。从制度变迁的类型和路径依赖两个角度来看,这种困境产生的制度根源有两个:一是以中央政府为主体的激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局限性,二是对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路径依赖。今后高等教育政策调整必须遵循两个基本的指导思想:一是弥补激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局限,二是摆脱对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自1999年实行扩招政策后,高等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已从1998年的7%提高到2002年的15%,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迅速转变成为“大众教育”。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来说,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第一年毕业生高峰期,毕业生总数达到了212  相似文献   

11.
朱虹 《江苏高教》2020,(1):64-71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开展留学生教育的高校越来越多,追求留学生数量增长成为许多高校的重要目标。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响应,中国留学生来源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很多高校的留学生教育质量也有所提升,留学生教育成为中国教育走向世界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目前的状态看,中国的留学生教育同传统留学目的地强国相比,还处于规模扩张和质量不高的发展阶段。“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中国留学生教育必须走高质量发展道路,需要客观分析传统留学目的地强国的成功做法,探讨留学招生方法、筛选机制、教育资源、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明晰中国留学生教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长与学龄人口持续减少矛盾的逐渐凸显以及现代社会对高层次人才要求的不断增加,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根据我国生源变化趋势及未来社会需求不断调整自身的办学方向,加强自身内涵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以此确保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的健康发展及职业教育的整体优化和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13.
电大的开放教育以其远距离、开放性,教学覆盖面广的优势,赢得了千千万万莘莘学子的青睐。但是当数量发展达到一定限度时,质量问题就会凸现出来。结合中国高等院校的扩招、网络教育学院试点的扩大以及广播电视大学的超常规发展的实际,提出了远程教育发展与质量的关系,以求教学质量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通过提高教学质量,防止教学质量滑坡,成功突破高校发展过程中教学质量管理的瓶颈,成为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建立教学质量管理多维动态系统,使教学质量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要素、物力资源管理要素、教学活动管理要素有机地融为一体,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面对百万扩招的新挑战,面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本质诉求,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发展成为破题之策。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系统识别、控制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风险成为实现质量发展的解题之法。基于外部风险、内部风险、意外风险3个维度,分析百万扩招后人才培养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差异可能性的产生原因,提出通过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全面深化产教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造“质”“量”双优的教师队伍、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构建内外融合的质量体系、健全多层次保障体系、推进多元化院校治理等策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适龄人口逐年下降、高校持续扩招、国外争夺生源、放弃升学学生增多等因素的影响,生源危机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性问题。如何在日渐萎缩的生源市场上实现转型发展,在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应通过实施:打造特色,选择差异化发展之路;减少依赖,主动提升发展内驱力;面向大众,拓展多样化生源结构;加快改革,提高学校管理效益等战略举措,突破生源危机,实现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师专业成长是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扩招不仅对高职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新要求,更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其成长的路径.面对扩招,高职教师专业成长是个系统工程,应科学应对.  相似文献   

18.
高校扩招时期成人教育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的扩招,成人教育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出现一系列困境及问题,本文针对所出现的困境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在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扣本科教学评估过程中,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如何持续和发展面临较大的考验。学校的发展及本科教学评估要求学校必须具有特色,但是,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却淹没特色,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呈现趋同化倾向,很多学校因此而失去了原有的特色。一所学校的特色需要这所学校全体成员高度认同基础上的共同奋斗,更需要在总结过程中不断的提炼和精心打磨。  相似文献   

20.
制度主义中的制度同形与路径依赖理论是理解高等教育变革的有力工具。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高等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系统扩张,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民众对政府管理方式的质疑以及市场化办学意识盛行。为了面对新的高等教育环境,德国大学引入了新的治理手段,如签订目标协定、引入绩效拨款、加强大学校长权力、设立大学理事会等。综观德国大学治理制度改革,其存在着向新公共管理制度靠近的趋向,也存在着明显的改革路径依赖,即沿着传统的洪堡大学模式在缓慢前进,国家和教授的权力依旧在大学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