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宋代节序词意象有其明显特征,具体表现为不同节日的自然意象带有季节物候特点,这些斑斓而特别的意象为后世展现了一幅宋代的自然物候画卷,也为宋词增添了一笔特有的灵动和生态和谐色彩。  相似文献   

2.
翻开宋词,栏杆作为一种意象大量存在。栏杆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为什么会得到宋代文人的如此青睐呢?第一,这与我国传统的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第二,栏杆意象在宋词中的频繁出现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第三,栏杆意象的出现与词体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第四,其出现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深层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3.
翻开宋词.栏杆作为一种意象大量存在。栏杆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为什么会得到宋代文人的如此青睐呢?第一,这与我国传统的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第二,栏杆意象在宋词中的频繁出现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第三,栏杆意象的出现与词体本身有着密切的关系;第四,其出现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深层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4.
宋词洞庭湖意象渊源流长,有动态与静态的洞庭湖,有整体或复合与个别或局部的洞庭湖,往往与其他意象叠加组合在一起,共同表达词人的思情意绪.作为一个文学符号,洞庭湖意象亦传达了宋代词人特有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宋代士大夫的文化生活比较繁复,出入歌儿舞女之间乃平常之事。琵琶作为青楼舞馆不可缺少的乐器,进而成为文人士大夫长短句中的特有意象。此种意象的运用,不出相思、送别、怀旧、献愁供恨等等之筹。  相似文献   

6.
宋代词人最易从楼栏处获得艺术感受,最爱登楼凭栏并以之作意象来表达情感,本文探讨了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及登楼凭栏的意象为宋代词人所唱咏时被他们赋予的种种情思。  相似文献   

7.
作为宋代东南仅次于杭州的第二大城市,扬州历经历史的荣辱悲欢,为宋代文人所瞩目。本文归纳分析了宋代扬州词的城市的人物意象符号、物象意象符号、场景意象符号的表现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揭示出这些意象符号背后所显示的宋代士大夫在三教融通思想指导下主体心性追求超越完美的雅和现实生活中注重自然本性自我满足的俗相调和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8.
宋代词人最易从楼栏处获得艺术感受,最爱登楼凭栏并以之作意象来表达情感。探讨了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及登楼凭栏的意象为宋代词人所唱咏时被他们赋予的种种情思,词里词外,让我们看尽了楼栏的风采。  相似文献   

9.
酒在宋代成为了女性生活中的一种寻常饮品,同时也作为一种意象丰富了女性的诗词创作。以酒助诗兴,以诗释酒意,诗词与酒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宋代女性独特的审美视角。从酒与女性的生活与创作和酒意象内涵的剖析两个方面,阐述了酒意象所承载的宋代女性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以及她们独特的审美世界,最大程度地还原宋代女性的生活面貌和心灵本真。  相似文献   

10.
宋代是意象批评的发展期,尤其是诗话为它们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本文从宋代大量诗话出发,分析意象批评对诗人诗作的创作特点、风格和诗法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宋代清明节是融合"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于一体的一个多重主题、多种意义的节日。正由于此,宋代清明节的节日风俗也丰富多彩,包含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风俗活动。宋词当中有很多作品描绘出清明节的风俗习惯,并且在这些异彩纷呈的节日风俗中蕴含着古代人类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袅娜花枝含深意——论宋词中的簪花、戴花意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簪花、戴花是宋代的一种宫廷礼仪,又是宋词中常用的意象之一。此意象既包含有丰富的意蕴象征,兼有礼仪、喜庆、怀人、惜时、黍离之悲、傲岸独立人格等不同的人生境界,又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是宋词众多意象中较为特殊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亦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集中体现。宋代开封清明节以扫墓为主,兼有踏青、游园、宴请、聚会、敦亲、睦族等,同时还带有明显的商业文化特色,整体氛围愉快而轻松。现代多以扫墓祭祖为主。开封借助"一图一书"即《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造宋风的说法,使开封选择清明节作为主题文化节成为可能。不过,在清明文化节的构建过程中,应开展政府的干预、媒体的宣传、民众的广泛参与更加有机结合,唤起人们的传统情感,让清明文化节成为开封的节日符号。  相似文献   

14.
宋代端午节在共时、历时的节日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对端午多样化的节名作简要辨析,并从宋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市民壮大、道教风行、统治者的提倡、民族交流等影响性因素入手,呈现端午节在宋代的具体变化,揭示宋人竭力追求的端午节庆文化的和谐之美。最后,就宋代端午民俗与文学的互动及对后世的影响作说明。试图通过特定历史社会环境的还原与文献梳理,立体再现宋人丰富多彩的节序生活和节日理念。  相似文献   

15.
论宋代元夕谀颂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夕,作为宋代最受重视的节庆日,为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直接导致了元夕谀颂词的繁盛。虽然该类词作内容狭隘、视角趋同、缺乏个性,但由于君王提倡,文臣附和,所以谀颂词的创作逐步发展成为元夕节庆不可或’缺的一项文学活动。本文对于元夕词的认识突破纯文学、纯艺术的范畴,将其放到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考察,力求使其独特的社会价值得到全面的展现。  相似文献   

16.
"巫山云雨"意象在唐诗与宋词中有着不同的表现,相关的词汇在宋词中出现频率比唐诗有所增多.唐诗中"巫山云雨"含义丰富,用法灵活,不似宋词里全关风月,这是由于世风及诗词的不同地位所决定.唐诗宋词中的"巫山云雨"意象常与相关或相近意象一起组成意象群.  相似文献   

17.
元宵节在宋代颇受重视,被视为宋代的狂欢节,词学家们也十分热衷于表现这个节日,由此涌现出了大量的元宵词,这些看似庞大的元宵词群,经过细细地品读我们会发现它们有着相似的意象。文章对这些意象分类整理,梳理出元宵词中服饰、灯火、音乐、民俗及自然风物五大独特的意象群。  相似文献   

18.
上巳节是我国一个具有浓厚节俗色彩的传统节日,它从产生以来,就孕育了丰富的节俗内涵。入宋以后,上巳节俗不再如前代丰富,并打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感伤色彩。上巳衰微,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宋上巳词的分析研究,仍能探得上巳节在宋代的流变。  相似文献   

19.
簪花戴花是宋代朝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礼仪制度。此风影响所及,在朝廷,它被当作喜庆欢乐的象征;在士人眼中,它是一种值得追求的荣耀、一种特立独行的炫耀、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在民间,它是一种日常对美的自觉追求。由此可见,这种礼仪制度对宋代社会各阶层人士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桐花意象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桐花是清明"节日"之花,清明时节的政治仪式、宴乐游春、祭祀思念等社会习俗构成了桐花意象的文化内涵。中唐时期,桐花"自开还自落"、"纷纷开且落"与文人的落寞寡合、高士的自惬自洽情怀分别相关;元稹、白居易是桐花审美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唐宋时期,"桐花凤"之说流行,"桐花凤"与桐花的关系也被赋予了祥瑞、爱情等比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