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先秦诸子传播思想对现代传播理论构建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传播理论构建的"整体性"观念、交互主体性,以及中国传播理论的基本范畴:心、相、言、意。先秦诸子传播理论内容大致包括传播主体论、传播动机论、传播内容论、传播方法论和传播技巧论。  相似文献   

2.
诸子传播理论尽管在理论设计上涉及主体间的利益协调,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主体间存在被无限制地挤压或取消,使得其对周期性社会危机的发生化解乏力.主体间存在的真正实现有赖于社会价值主体的多元化和制衡化,这样才可能通过主体际理性交往实现社会和谐,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相似文献   

3.
先秦诸子传播理论体系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诸子传播思想对现代传播理论构建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传播理论构建的"整体性"观念、交互主体性,以及中国传播理论的基本范畴:心、相、言、意。先秦诸子传播理论内容大致包括传播主体论、传播动机论、传播内容论、传播方法论和传播技巧论。  相似文献   

4.
诸子传播理论尽管在理论设计上涉及主体间的利益协调,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主体间存在被无限制地挤压或取消,使得其对周期性社会危机的发生化解乏力。主体间存在的真正实现有赖于社会价值主体的多元化和制衡化,这样才可能通过主体际理性交往实现社会和谐,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相似文献   

5.
诸子传播理论尽管在理论设计上涉及主体间的利益协调,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主体间存在被无限制地挤压或取消,使得其对周期性社会危机的发生化解乏力。主体间存在的真正实现有赖于社会价值主体的多元化和制衡化,这样才可能通过主体际理性交往实现社会和谐,实现"人"的真正解放。  相似文献   

6.
贾兵 《今传媒》2011,(8):48-49
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欠缺宏观层面上的系统性,要想准确地把握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就必需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人群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先秦诸子政治传播观念呈现出手段与目的的悖反局限,诸子政治传播观念立足于助君治世,因而其政治传播是畸形的。  相似文献   

7.
哲学家们的宣传意识与艺术──读《先秦诸子宣传思想论稿》黄俭郭志坤先生的《先秦诸子宣传思想论稿》是一本讲宣传和宣传艺术的书。读后,收获颇丰。既可领受先秦诸家宣传艺术这座宝藏的流光溢彩,又可窥见作为这座宝藏的开掘者郭志坤先生的思想、志趣和追求。先秦诸子,...  相似文献   

8.
先秦诸子对传播功能的认识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秦诸子对传播功能的认识与应用何庆良传播功能是传播活动所发挥的作用或效能,就广义的传播而言,传播并不仅仅是新闻与信息的交流,而是包括一切传播和分享思想、资料和事实的个人或群体的社会活动。在当今时代,传播已被视为一种社会需要,一种政治工具,一股经济力量...  相似文献   

9.
教化传播是中国古代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类型.<论语>是中国古代较早阐述教化传播思想的重要文献.在社会流动性加剧的时代背景下,<论语>表现出的对传播导向重要性的认知,提出了人文价值观作为教化传播的价值目标系统,并设置了"君子"文化传播符号,以此作为教化传播的核心信息载体.<论语>在中国传播思想史上首次提出了"士"对传播话语...  相似文献   

10.
题材选择--发出自己的声音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在由政治宣传逐渐向新闻本体回归后,其价值诉求发生了两大转变,一是信息提供,构建受众获知信息的传播渠道;二是意见表达,构建一种公共的话语平台.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环境的瞭望者,其最基本的使命与责任就是传递信息,实现新闻的第一个价值诉求.然而,一个有能力的媒体绝不会仅仅满足于此,它应在环境瞭望过程中对于所发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意见表达,建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代表受众意愿的公共话语空间,所以,新闻的第二个价值诉求应成为媒体追求的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11.
先秦诸子养生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折射,在其相关著作文献中都有反映。道家养生思想是依据四时变化提出"道法自然","至虚极,守静笃"的静以养生思想,"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静以养神的精神摄养理论。儒家提倡修身养性,追求"中庸"的道德行为,以德养生,以动促礼修身,"寓体于德""寓体于礼",以体宣德的"情志养生",追求养生思想与道德修养、社会责任融合。杂家博采各家所长,"兼儒墨,合名法",提出重生、贵已、去害存利、动以养生的科学养生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在人文计算兴起这一背景下,针对先秦诸子典籍进行自动分类的探究,以更加深入和精准地从古代典籍中挖掘出相应的知识。[方法/过程] 基于《论语》《老子》《管子》《庄子》《孙子》《韩非子》《孟子》《荀子》和《墨子》9种先秦诸子典籍构成的训练和测试语料,采用支持向量机技术,提取TF-IDF、信息增益、卡方统计和互信息为特征,完成针对先秦诸子典籍的自动分类实验。[结果/结论] 基于先秦诸子典籍得到的自动分类模型调和平均值能达到99.21%,效果较好,具有较强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群体传播时代,各种文化异彩纷呈,处于社会文化边缘的亚文化尤其活跃.可以说,亚文化已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群体传播进一步激发了亚文化创作主体的创作热情,使其形式、内容、影响和作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亚文化在形式上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播,内容上追求娱乐最大化,效果上表现为空前发展和繁荣.在群体传播时代,亚文化的政治含义也愈加明显,它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反映底层民众的广泛诉求,勇于触碰政治话题,充分体现了社会的变革和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微博文化作为一种新生态的文化,通过其快速传播的特点,在不经意之间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而网络时代下,其体现出的快节奏和即时性,也给微博的产生积蓄了强大的力量.通过微博,使得当前的新闻传播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和视角发展.同时,随着现代体育文化形态的发展,其目的旨在谋求身体的培育和发展,并增进人们的健康,从而使得人们能够保持健康和积极的生理、心理状态,维护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曾将体育文化的这种价值概括为:美和尊严.被视为现代体育运动所追求的目标,这个意义上体现的文化价值与马克思的理论不谋而合.基于这样的诉求,笔者认为新浪微博体育新闻的传播主要体现出娱乐化、明星化、草根化、跨文化的媒介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赵涛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7):143-148
编纂于清代乾隆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在对子部典籍的总结和评介中,系统地表现出诸子学思想和价值判断。其诸子学思想与清代的文化政策有关,和清代前期学术思潮有关,同时也和乾嘉时期学界的学术理念紧密相连,反映了清代前期学术发展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社会思潮发展的趋向,对推动清代诸子学的复兴起到积极的推扬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华金香 《传媒》2018,(3):90-93
公共传播背景下,探讨传播中"传""受"关系具有重要价值.随着哲学范式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传播过程中的"传""受"双方可理解为互为主体的"主体间性"关系.哈贝马斯哲学中的"主体间性"理论主张颇具代表性,公共传播视角下对其理论价值的探索,有助于厘清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关系,指导现实的传播实践."主体间性"理论与"公共领域"理论、"理想传播情境"理论以及"交往有效性"理论等密切相关,在"主体间性"的传播关系下建构的传播行为能够打破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建立起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有助于信息双向、对称、平衡地传播和交往理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先秦是中国文化的童年期,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后世中国文化的总体格局和价值底色。中国公共关系的言说观念和表达策略,亦可追溯至先秦修辞思想。在今日的公关和说服实践中,这些思想仍然堪为智慧和德性之源。本文对先秦修辞思想与公关史进行分析和总结,重点是先秦的言说和修辞观、修辞原则、修辞主体、修辞的价值追求和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李晓亮 《传媒》2015,(23):73-75
在新闻传播中,信息价值受到传播主体的广泛重视,新闻报道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和客观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下,信息价值显然不能满足大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为受众带来持续性体验的审美价值在新闻传播中逐渐受到重视.审美价值的表现需要充分重视人、观照人,在报道客观事实时运用意指性的语言表现强烈的生命意识,那么新闻报道就不会停留于功利性、实用性的信息价值的浅层,而是透过信息价值的深层表现审美价值.新闻传播主体基于对客观事实的科学认知进行审美判断,发现其中所蕴涵的审美因素,从而在新闻传播中实现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4,(16):49-53
高风险社会中,社会救助成为对整个社会及公民个体具有普遍意义和重要价值的社会话题。而信息传播是社会救助体系的神经系统。从对"贵州毕节流浪儿死亡"事件"谁来发现流浪儿"信息传播链条的考察可以发现,要把握信息传播问题,重点是要考察社会救助的参与主体。从社会救助体系的参与主体求助者、施助者、关注者三类社会角色进行考量,可以发现社会救助体系中的信息传播存在的传播主体缺失、社会动员不足、信息过量等诸多问题。这为解决社会救助体系中的信息传播问题、建立公益传播平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抗争性政治”是目前阐释乡村社会政治行为的主流范式,相比而言,“合作性政治”范式的优势为未来的乡村治理指明了发展方向.协同型传播是“合作性政治”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传播学实践,是基层政府、乡村精英及村民等治理主体站在整体利益的立场上沟通自己的观点,尊重对方的利益诉求,平等对话,推动和谐合作的一种传播行为.传播主体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