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长期以来,笔记小说的概念混淆不清,总结起来主要表现为三种,即泛指所有的笔记、文言小说和以笔记形式创作的小说及铺写故事、以人物为中心而较有结构的笔记。归结起来,笔记小说应是以笔记形式表现小说内容的一类文学作品。此外,笔记小说从产生到消亡,大致经历了萌芽、成熟、繁荣、辉煌、停滞、复兴、消亡七个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它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逐渐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2.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鸿儒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文言笔记小说,自清嘉庆年间小说写成至2012年,已知共有160余家出版单位印刷出版了该书,其中,清代有27家,民国有33家,新中国成立后有71家,境外有32家以上.《阅微草堂笔记》在海内外已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阅微草堂笔记》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一部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的文言笔记小说作品集,其独特之处有多方面的表现形态,对中国文言笔记小说尤其是同流派的文言笔记小说也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后世对《阅微草堂笔记》的研究也勉强算是有了一些较为喜人的收获,但和《聊斋志异》研究的深入程度却是无法比拟的。本文力图从"最理性的小说"这一视角探讨《阅微草堂笔记》的最理性的小说创作观、最理性的思想内容、最理性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最理性小说的尴尬与得失,以期能够开拓一种关于《阅微草堂笔记》研究的新角度或新视野。  相似文献   

4.
在笔记小说的发展史上,纪昀明确揭示了关乎笔记小说的创作理论,即“著书者之笔”。“著书者之笔”是纪昀笔记小说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儒家经义为内涵,以史法为尺度,以诸子体裁为创例,以简淡诙谐为归趣,排斥二度虚构,与蒲松龄的“才子之笔”势成峙立。纪昀将其灌注于自己的小说创作实践中,为中国小说史贡献了一部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成功之作——《阅微草堂笔记》。该文比较详细地剖析了“著书者之笔”的基本内涵及其与纪昀小说创作的内在联系以及所呈现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5.
笔记小说与笔记散文有很大差别,散文与小说之最终分野是虚构.唐人笔记尚纪实.宋代笔记散文发达,其中野史散文、都市散文在人物塑造、语言创新、文体创新方面都可以比肩古文.中国古代笔记散文应得到正名.  相似文献   

6.
笔记小说实际上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言微篇小说。唐代以后的笔记小说非常发达,最有代表性的是《太平广记》、《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它们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各具特色,体现了文言微篇小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以来,中国小说园地出现了有着传统笔记体小说神韵的作品,这就是“新笔记小说”。新笔记小说是古代笔记小说潜移默化影响的产物,也是新时期特定人文环境中激发、催生出来的一种小说体式和文学现象,它极大程度地承续了古代笔记小说的文学精神和艺术旨趣,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出鲜明的传统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成书于南朝梁代的笔记小说<殷芸小说>是一部值得关注的作品.集志怪与志人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史料文献价值.它的出现对小说文体的形成和完善作了极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小说史上成书于南朝梁代的笔记小说《殷芸小说》是一部值得关注的作品。集志怪与志人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史料文献价值。它的出现对小说文体的形成和完善作了极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0.
笔记小说实际上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言微篇小说.唐代以后的笔记小说非常发达,最有代表性的是<太平广记>、<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它们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各具特色,体现了文言微篇小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在宋代,笔记小说出现了繁盛的状况,由于《桯史》记载的历史叙事具有笔记小说独有的艺术特色,因此使文人笔记小说达到了独立发展的高峰。这本书包括的南宋轶事超过140多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获得世人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中外文明史纲》是一部系统介绍中国和外国文明精要的著作。该书力求突破传统的文明史编著构架,以神话、宗教、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文学、教育、艺术、新闻出版、生活习俗等文明史的具体内涵为主线,释介中国文明和外国文明的演进轨迹与发展规律。体例新颖、内容丰富、史论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由于物质层面的原因,先秦时期人们在接受教育、文献书写、文献流传等方面与我们现代人不同,而我们又缺乏这方面的记载。因而以历史的想象力还原历史的真实。在《庄子》研究中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庄子如何接受教育、交友、文化背景以及作品流传等方面进行考问,试图理清或接近一些庄子及其作品的历史的真实,为《庄子》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庄子》对时人的心病有大量的分析,并提出了治疗的良方,这是该书最具实践意义的部分。庄子认为,世人心理多不正常,导致身心疲惫。若能推心于自然之道,即可调节康复。而“静”则为登上“道”这一平台的阶梯。  相似文献   

15.
《旧京词林志》是明代浙江宁波人周应宾所编的南京翰林院志。该书是记载明代南京翰林院文献留存不多的志书之一,可以补充参证明代黄佐所修的《翰林记》。《旧京词林志》在修成之后即被很多书目和笔记纷纷引用,显示了此书记录文献的真实性、客观性的特点。是继唐代李肇《翰林志》之后,又一部具有较高文献利用价值的古代翰林院志书。  相似文献   

16.
对广西壮族作家凡一平小说创作的文化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其小说创作受地域文化的浸润,表现出对现代文明的怀疑,表现出受传统文化观念和传统小说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广志绎》是王士性写的一部全国性地理笔记,书中对广西史地的记录,保存了较丰富的史料。王士性对广西地形和交通作了记录,而且对广西民族关系如土司制度、民族居住状况、民族融合以及壮族寨老制度予以了关注,同时还考察了广东与广西两省之间的经济关系,指出了广东商人进入广西对广西社会的发展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8.
朱得之的《庄子通义》是现存明代最早的一部解庄著述,其在继承前人解庄成果的基础上,注重吸收阳明心学的思想,以心学解庄,开创了庄学的新局面.而其对《庄子》外、杂篇真伪的考论及对《庄子》、《列子》关系的辨析也对庄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鹏翔无疆——(庄子)文学研究》跳出《庄子》哲学研究体系而专力探讨其文学特色、成就及其相关问题,视角独特、自成体系、广征博引而又能自圆其说,既有着雄厚的文献基础,又有成熟完善的逻辑体系,文笔挥洒恣肆,论点精辟深刻。虽然《鹏翔无疆》一书中有些观点仍待商榷,但这并不会影响此书作为“导夫先路”的开山之作的可读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