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教育部6月1日宣布,为了使编委会组织状况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决定统一成立大学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统筹大学本科非外语专业外语教材编审等工怍。新的编委会实行任期制,每届五年。本届任期由1985年6月算起。新编委会由陆慈任主任委员,董亚芬、吴银庚、戴鸣仲、应云天、周炎辉任副主任委员,并聘请桂诗春任顾问。编委会下设工科英语、综合大学英语、德语、俄语及日语等五个编审组,各组组长均由编委副主任兼任,大学外语教材编委会全部名单本刊将另发。据悉,新编委会6月14—18日在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战略。本文讨论了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在理科人才特别是应用理科人才的培养上应该如何适应新工科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从应用理科与新工科的密切联系出发,分析了当今理科人才培养的现状,阐释了建设与新工科相适应的“新理科”的必要性。在界定新理科的内涵与特征这一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对面向未来的新理科建设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考试与招生》2020,(4):32-32
理科和工科是教育部在本科专业设置时划分的大的学科门类,两者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理科是基础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天文学、大气科学等。理科的培养目标是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工科是运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委新一届高校理科和工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本刊讯国家教育委员会新一届高等学校理科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届高等学校工科本科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近日成立。上届课委会自成立以来,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高教(教育)厅(局)...  相似文献   

5.
新工业、新经济、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决定了面向新工科的理科基础人才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而创新性、实践性、交叉性、多元性和引领性是面向新工科理科基础人才培养与管理的核心理念。文章探索了面向新工科的理科基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体系的优化、人才培养管理的新机制、国际协同培养平台和交流渠道、人才培养的新标准的建立等,认为新工科人才培养需要采用与"互联网+教育"时代相适应的开放交互式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与过程性课程学习考核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1990年“全国高等理科教育工作座谈会”(“兰州会议”)的历史背景与取得的成效与影响,叙述了2004年高等理科教育进一步调整任务的要点,说明国家经济政治大局的变化决定了高等理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针对新时代与经济新形势,以及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作者对高等理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六方面的任务:(1)本科教育的“通识化”;(2)为出基础科学拔尖创新人才与成果夯实基础;(3)发展应用理科仍是重点;(4)促进新工科等建设;(5)在世界大变局下发展新素质;(6)充分运用信息科学新技术新手段。  相似文献   

7.
1991年11月9日与16日,在曹世明副校长主持下,我校召开了新成立的学报编委会(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全体会议,就编委会成立后的工作及有关问题进行了部署和讨论。会上,曹副校长首先就编委会的成立,编委会、编委的职责以及编委会与学报编辑部的  相似文献   

8.
面向21世纪专业教学计划修订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最近正式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同时修订并颁布了《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从1998年开始,所有高校都要根据新的专业目录着手调整本校本科专业设置,并对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全面修订。下面就东南大学本科专业的调整及教学计划修...  相似文献   

9.
为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大学生崇尚科学和追求真知的积极性,中国石油大学成立了大学生理科创新中心,负责全校各专业低年级大学生的理科类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协调师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自主创新项目的立项及管理,组织参加或承办高水平课外科技竞赛、理科类学科竞赛,并积极创造条件为大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等课外科技活动搭建平台。既理顺了管理,也有利于资源的合理调配,为夯实工科专业的数理化基础、提高工科大学生的理科创新能力探索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5月11日,教育部社政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在京联合召开《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委会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中宣部出版局、理论局,教育部社政司和高教社领导,在京的“两课”教指委委员及本刊在京的编委出席了会议。会议由顾海良司长主持,教育部党组成员、本刊编委会主任陈文博代表教育部宣布了编委会名单并就如何办好本刊作了重要指示。高教社副社长、总编辑张增顺在会上就编委会职责及工作规程作了说明,本刊主编郑惠  相似文献   

11.
加强学术梯队建设 促进一流理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学科性大学。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理科的发展与工科比相对缓慢。仅就学科点授予权来看,全校工科的层次都普遍较高,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学科几乎覆盖了全校所有工科学科。而理科相对较低,仅有一个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点学科(还不能完全算理科博士点)和11个硕士点学科。为了加强理科建设,缩短理科与工科的距离,学校于1994年10月,将原有的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和力学系合并组建了理学院,提出建设一流理科,支持一流工科的发展目标。建设一流理科,必须有一流的理科队伍。而建院初,学院的…  相似文献   

12.
为主动应对新科技与产业变革,服务国家战略,教育部推动各高校进行新工科建设的探索。综合性、工科优势型、地方特色等各类高校根据自身学科特点与优势进行创新实践。电子科技大学结合自身特色,从学院设置调整、建立特色复合型专业到课程平台建设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全面践行新工科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等教育"新工科"建设的讨论中,从"应用理科"延伸出"新工科"被认为是一种可行的方案。本文分析了"理科"和"工科"的关系和区别,并从此角度探讨了由上述方案可能引出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文章指出,从"应用理科"衍生出来的"新工科"在教育教学上必须增加新的工科要素或"基因";其中特别强调了由"创造人所需的有用物"的"工程"定义及其"多源"的综合性质所引发的"设计"与"融合"在教学上的重要性。笔者阐述了北大早年尝试建设新工科的经验教训并对此加以了说明。结合新经济所要求的"四新",文章分析了"融合"在"新产业"中的作用,据此提出了在建设新工科的课程体系中贯彻"融合"的一些原则建议。同时,文章还阐述了实践对新工科教育的重要性,并就"学产研"结合之途做了多方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高校实践教学学时严重不足,高校工科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薄弱,非工科学生工程意识欠缺,创新意识普遍缺少实践支撑这些已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以及工科人才按理科人才模式培养这一长期困惑工程教育的现象,通过创新思想,多渠道汇集实践资源,创建了富有我国高校特色的通识类实践与创新课程教学新体系;打造出一批能贯通理论、实践、创新界面的近实践类课程;构建了一支理论、实验、实践和谐发展、知识结构互补的教师队伍。成果通过与国际工程教育对接,并结合山东大学新一轮培养计划调整和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加以实践,有效地改变了长期困惑工程教育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5.
2017年,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以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要求。新工科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学科思维定式,推动工科打破传统的学科边界,基于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重新审视新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新的工程学科。一般认为,新工科是由应用理科等基础学科孕育、延伸和拓展形成的“新兴”工科,传统工科转型、改造和升级形成的“新型”工科,以及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新生”工科共同构成[1]。也就是说,新型工科和新生工科形成与发展的逻辑均基于传统工程学科建设的经验实现工科再造,以满足当前和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唯独新生工科是新生事物,其建设成效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态势和地位,同时为应用理科等基础学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厘清新兴工科专业形成和发展的逻辑,明晰新兴工科的内涵特征与建设重点,是有效推动新兴工科建设、引领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基于此,本文旨在简要探讨并理顺新兴工科形成与发展的基本逻辑,以期为新兴工科建设研究和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文化视角探讨"新工科"建设。基于北京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从应用理科衍生新型工科的尝试,作者认为文化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理科与工科具有不同的亚文化,学校的整个体制机制都会对新工科建设产生影响,滋生各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融合",首先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以及在实践层面上各种要素的紧密整合。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这种融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结合"新工科"建设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实现"合"的四条具体意见。文章最后认为"新工科"建设的前瞻要求是创新需求。  相似文献   

17.
2002年5月17日教育部发布了[教学2002]8号文件《教育部关于从2003年调整成人高校招生科目设置的通知》,通知规定高中起点升专科、高中起点升本科考试按文科、理科分  相似文献   

18.
2017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各地高校开始探索"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针对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当前的教学现状,提出新工科视域下高职计算机类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效课堂内容与方式的创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以期高职教育计算机类专业能适应新时代、新经济、新业态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需要,深化教育改革,1980年以来我校先后成立了数学、物理、生物和化学四个理科系。培养出一批素质优良的理科本科毕业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提供了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现就如何充分利用工科环境熏陶和培养科学应用人才,谈谈我们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工科院校理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和实践,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例,从理科拔尖计划的实施和计划的成效等方面开展讨论,对理科学生的拔尖创新培养模式的设想、实施和展望进行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阐述,通过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毕业设计一年制和设立本科生创新基金等方式,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知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基本科研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