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河南巩县是杜甫出生的地方。他年轻的时候就游遍四方;中年的时候在洛阳和长安这些地方宦游,后来又在陇右这个地方客居;晚年的时候在西南漂泊。在漂泊的时候他完成了很多诗,至今还保存的一千四百多首诗基本上都是在那个时候完成的。从诗人的诗歌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经历的京城、陇右以及巴蜀等地方对他的诗歌创作影响非常深。杜甫诗歌创作的风格以及形式就特别受这三大地域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杜甫的春景诗共有四十多首,除了沿用传统的主题外,杜甫用春景诗来表达思归与忧国之情,这是对春景诗主题的新开拓。这与杜甫所处的年代、杜甫的个人经历与追求有关。这种开拓对后世诗人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杜甫是一位伟大的杰出的诗人,在他的很多诗篇中,爱国主义是他的诗的主旋律。这些诗篇中有反映对民族分裂的抨击,有对昏君腐臣的讽刺,对底层百姓的同情,对有功之臣的赞颂,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杜甫诗中的爱国主义思想试做分析。一、对底层百姓的深刻同情是杜甫爱国感情的深刻体现之一"明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贤县咏怀五百字》就证明了这一点,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诗人已逾而立之年,却只当了一名比七品芝麻官还不如的右卫  相似文献   

4.
说到唐诗,首先会想到李白与杜甫。诵读一些李白的诗,默吟几十首杜甫的诗,就不会惊异于他们被赋予"诗仙"、"诗圣"的美誉了。唐代诗坛上这两颗璀璨的明  相似文献   

5.
杜甫是一位极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的诗风以沉郁顿挫、悲凉慷慨为特征。不过,人们常以《秋兴八首》、“三吏三别”那些忧国忧民、感慨良多的篇什为其代表作,而对这首写春雨的诗,总觉得它与心目中的杜诗不相符,或者认为这首诗体现了杜甫的另一种优美柔婉的诗风。问题是,这首诗果真没有体现杜甫的一贯风格吗?或者说,从这首诗中,我们真的会发现另一  相似文献   

6.
请看案例:为“被学生问倒”叫好:有一位老师到外地执教公开课《早发白帝城》。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他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向老师提问题。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李白写了多少首诗?李白的诗歌有什么特点?李白这首诗是怎么来的?李白的酒量有多少?李白有儿子吗?李白死在什么地方?这首诗是李白什么时候写的,青年、中年还是晚年?江陵是什么地方?现在叫什么?请老师给我们谈谈古体诗都有哪些形式特点好吗?李白那个时期还有哪些诗人?李白有个好朋友叫杜甫,能谈谈杜甫的诗歌特色吗?李白与杜甫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吗?我听说这是李白在被流放的途…  相似文献   

7.
黄精在杜甫秦州诗中凡两见,涉及两首诗,一为《太平寺泉眼》,意在幻想登仙而设想种黄精;一为"同谷七歌"之二,是因饥饿难忍而挖黄精。古今注释多将其单纯作为一味中药来解释,未能揭示其仙家文化的特殊含义,从而影响到人们对诗的正确理解。实际上,杜甫以黄精入诗,闲适的时候想到种黄精,是因为认定此物能使人羽化登仙;困顿的时候想到挖黄精,是因为认定此物能使人辟谷休粮。归根结底,不论是种黄精还是挖黄精都是由黄精承载的神秘文化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是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杜甫居成都草堂时写的。这首诗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我主要从审美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情景相生,优美与壮美兼具,喜悦与忧郁并存。"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愉悦的氛围。上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编选了杜甫不同时期的三首诗歌,可谓是别具匠心,窥一斑而见全豹,学生们可以从这三首诗歌中大致了解杜甫的人生概况,了解他伟大而又悲情的一生,欣赏杜甫诗写实手法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感受杜甫诗歌满腔爱国主义之情.这相当于一个杜甫专题学习,学生们可以系统地、全面地学习杜甫.我认为"忧国爱民,沉郁顿挫"这八个字可以全面概括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现结合这三首诗来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从古至今以"登高"为题材的诗作不计其数,杜甫的《登高》一诗依然独具光芒,因为这首诗有自胸襟见解中自然流出的高致。杜甫此诗的"高致"当为其积极进取、忧时虑世、不以年老多病而怠惰的精神,这种"高致"集中体现于首句中的"急"字。  相似文献   

11.
<正>闻一多说,杜甫是我们"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闻一多《杜甫》)。这显然是极高的评价,不仅充分肯定了杜甫的文学地位,也高度赞扬了杜甫思想所折射出的的儒家精神。"沉著"本是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一品"。到了严羽《沧浪诗话》又进一步将诗之妙分为两类:"(诗之)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沉著痛快。"然而在漫漫文学史上,"沉著痛快"所阐释的"沉郁顿挫"  相似文献   

12.
杜甫居于成都草堂时,曾多坎瞻拜武候祠堂,写下过许多凭吊诸葛亮的诗篇。这些诗,因其感悟之深、意蕴之丰、词句之工而广为流传绝唱千古。其中,我所最为珍爱和欣赏的就是这首《蜀相》。下面,就谈谈这首诗在写景抒情上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诗后题目·、交理竺多/一)【天末怀李白‘1(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潮秋水多!文章憎命达曰,皱魅喜人过闭。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泪罗。 【注1(l)这首诗是杜甫弃官客居秦川(今甘亩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永王李磷事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今责州遵义地区),途中遇赦还 至湖南,杜甫因此贼诗怀念他。天末:天边,迷远的地方,这里指秦川。 (2)这句意谓好文章总是与穷困结交,与飞黄腾达无缘。 (动意谓,那些山长鬼怪,喜人经过,可以吞噬饱餐。魁魅:传说中的山神和精怪。1、作者杜甫,字,他的诗称“2、这首诗的体裁属于近…  相似文献   

14.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下了1400多首诗歌,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学遗产。《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他晚年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古往今来,人们对这首诗的评价很高,认为这首诗通过对茅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今天,我们试从象征性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首诗,看到了这诗更为深刻的寓意,可以说,这首诗是“史诗”,他描绘出了一幅以安史之乱为背景的社会历史的画卷。  相似文献   

15.
一、情绪的诗 在诗歌欣赏过程中,我们常说一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或"情感",一般不会深究这两个概念有何区别,为了作更细致的辨析,可以先来看两首诗,一首是杜甫的七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相似文献   

1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在他七八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得到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以及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相似文献   

17.
一、充分运用已有的信息标题,一般能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揭示思想内容,甚至哪类诗等;作者,能向读者揭示诗歌的背景,作者的风格、倾向等;注释,除帮助理解内容外,还可能暗含着答题的内容。如:倦夜杜甫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思考:1.这首诗的点睛之笔是哪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2.你怎样理解诗题“倦夜”?提示:准确理解这首诗,应从标题、作者、诗文三方面着手。“倦夜”,题目首先吸引了读者,夜晚是安眠的时候,怎会出现“倦夜”的感觉呢?杜甫生活的时…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春望》得出,这首诗的好首先在于情感的跌宕起伏,充分体现出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其次,这首诗余韵绵长,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结合这两个方面来看,《春望》当为经典。  相似文献   

19.
在引导学生学习杜甫的《石壕吏》一诗将要结束的时候,我问学生:“这首诗中还有没有疑难问题或要质疑讨论的问题?”梁璐苹同学就提出:“诗中结尾部分‘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二句中,究竟是谁在断断续续地哭呢?”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首激情澎湃的小诗,作者在初中毕业前与同学离别之际,写下这首诗,与全班同学共勉.诗以"风雨"作为感情抒发的喷火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