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智卓 《新闻世界》2014,(4):159-16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媒介社会职能的完善,新媒体生态下的健康传播越来越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新媒体环境对健康传播的消息来源、方式、内容等方面带来了深刻变化,健康传播在这种媒介生态下,从突发事件、常态传播,以及传播工作者三个方面展现出了新的特点。以此为基础,新媒体环境下健康传播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传播理念、传播模式、传播媒介、传播主体四个方面,从而构建出健康传播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大众传播生态学理论,从原生态因素、内生态因素、外生态因素三个层次分析影响健康"微传播"的要素,描绘出一幅"本末倒置"的健康"微传播"生态图谱,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随着新媒体发展,新媒体环境下的健康传播特点更加鲜明,如碎片化、多样化以及互动性强等。本文一方面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对健康传播带来的挑战,另一方面提出了优化新媒体环境、提高传播质量的建议,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在健康传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健康已经成为大众、政府和学者一致关心的议题.人类对健康的渴望和追求也促进了健康传播的发展.作为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广告迎合受众的心理,用健康资讯和健康议题来吸引和打动消费者不仅是一种营销策略,也是健康传播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赵野 《新闻世界》2014,(9):239-240
大学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指导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效传播大学校园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媒体形式越来越多、传播环境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有效传播校园文化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在分析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特点基础上,提出了"多媒体传播整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将信息生态的概念引入档案信息传播,强调档案信息传播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联。阐述档案信息传播与社会环境、信息环境、档案信息生态系统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7.
健康传播在新媒体时代呈现全新格局,既面临挑战,也存在机遇。本文从话语变迁、意见领袖、文化认同三个维度,探讨了健康传播在当前媒介环境下的发展现状,也为在公共传播领域构筑一个和谐、立体的健康传播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摘要】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互动交流工具,正悄然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但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和网民素质的良莠不齐,微博传播也面临着严重的伦理问题,因此构建科学、健康的微博伦理生态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内容层面、文化层面和政治层面阐述了微博传播面临的伦理问题,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出版传播作为一种社会活动,遵循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保障其健康发展的前提。对出版传播基本规律进行研究,不仅是出版传播理论建设的需要,更是出版传播实践的迫切要求。列宁说:“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规律是客观世界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现象以及某一现象内部两个或两个以上方面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单独的一个现象或现象中的单独方面是谈不上有规律的,那些非本质的偶然的现象的联系也不是规律。因此,出版传播规律,是指出版传播活动运行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表现为两个方面:出版传播现象内部要素之间的必然联系,出版传播现象与其外在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主要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我们不妨将前者称为出版传播的内在规律,后者则为出版传播的外在规律。  相似文献   

10.
传播生态作为一个将传播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全面综合并系统交叉的独特领域,一直受到国内外传媒界以及相关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这不仅仅是因为传统意义上的大众传播生态学认同并强调了科学进步的历史观与发展观,同时,对于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大众传媒从业者而言,也只有在清晰准确认识现实的传播生态后,才会洞察出自身与周围大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良性调节以形成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传播生态体系.所谓新的传播生态,当然是在与旧传播生态作了细致比较后得出的定义.是指在最新近历史时期内,实现广泛受众与大众传播媒介以及整体经济连同社会本身这一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后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1.
电视军事报道国际传播生态作为整个媒介生态大河中的一条支流,与社会这个大系统的多个子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考察我同电视军事报道国际传播生态状况,不能仅有单一的视角,必须从多侧面、多角度进行全维、立体的考察,既要横向、纵向考察,又要宏观、微观考察.另外,在"军事"和"国际传播"的框定下,电视军事报道国际传播除了有着电视媒介的共有生态,又有其特殊性,比如对保密和传播技术有较高要求,同时呈现出政治环境相对经济环境的优势、外部环境相对内部环境的优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伪健康传播与公民媒介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传播是当代社会传播行为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传播学研究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健康传播尚处于起步阶段,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许多不良现象.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假传播健康之名,达到非正常的商业目的。笔者把这种貌似传播健康、实则别有用心的传播现象称为“伪健康传播”,伪健康传播是一种媒介暴力.提高媒介素养是抵制伪健康传播的可行途径之一。本文将分析伪健康传播的危害并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原始传播时代的灾害信息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始传播时代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产生之前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内的灾害信息传播活动是当时人类生存的客观需要,也是当时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推动力量。本文分别论述了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的各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传播环境)和原始传播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Web2.0时代的显著特征即为每个人都能传播自己的声音,这也预示着一个群体传播时代的到来。在这样一个新的传播环境下,新闻自由有了新的表现与特征,在看似更加开放的环境中依然存在受限的境况。怎样保障新闻自由健康有序发展成为当下新闻传播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5.
环境新闻起源于美国,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传入我国。我国在环境新闻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更未明确地将环境新闻学构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本文尝试对"环境新闻"和"环境新闻传播"两个概念进行定义,从我国环境新闻传播的发展历程说起,分析了环境新闻的特性和环境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以期引起学界对环境新闻传播研究的重视,为我国构建生态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传播生态的相关理论,针对视觉中国引发的版权风波事件进行全面分析,梳理舆情发展过程中传播生态的演变,并从舆情走势、价值规范和媒介素养三个方面提出治理对策,旨在培育健康、有序的传播生态,促进网络舆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健康文化传播是目前国家健康城市建设和研究中的短板。在健康城市建设中,贵阳有着得天独厚的健康文化资源。贵阳健康文化的核心内涵突出表现在生态、心态、风俗和数据等四个文化层面上,这些核心内涵是贵阳健康文化的黄金传播素。在独特健康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贵阳初步建构了较为立体的健康文化传播模式,在大众文化传播、人际传播、健康教育等传播模式的建构上,做了具有示范性的探索和实践。健康文化传播力助贵阳健康文化发展既达到了国家健康城市建设指标,又形成了自身的独有气质。在后续的健康文化传播中,贵阳可在纸媒传播、各类活动与讲座和社区文化的深度融合、话题传播、大数据与健康传播的结合、健康教育的分级分层等方面加大推进和扶持力度,并探索建立政府和科研机构联合的健康传播研究和评估机构,推动贵阳健康文化传播释放更大的健康文化能量。  相似文献   

18.
正健康传播学就是医学与社会学在路过传播学这个交叉口时"逗留"下的产物。21世纪是健康的世纪,越来越富足的人类,开始关注人本身,健康已经成为大众、政府和学者一致关心的议题。健康传播就是要满足大众对健康信息的渴求,而传媒在传播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健康传播是指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而收集、制作、传递、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一)国外健康传播的研究现状现阶段,国外健康传播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研究内容日益丰富,研究手段相对于发展初期也更为科学,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9.
自习近平总书记于十九大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以来,生态文明的建设加紧了步伐,媒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表现在环境知识的传播上。媒体融合背景下催生了新的传播形态,这些新形态的出现对于环境知识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独到效果,在引发思考、激发讨论、推动行为等方面都比单一的传统媒体或新媒体传播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这些新形态的出现由于自发性、无序性等固有缺陷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果,本文将从上海垃圾分类事件入手简要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环境知识的传播新形态并对其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传播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媒体边界的消融,推动了传媒的生态重构。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内容产品,电视剧呈现出跨屏传播、跨媒体营销、融合发展的制播新业态,是传媒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媒介技术的内在驱动。本文分析了当前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剧跨媒体流动和营销的内在驱动力,并归纳出电视剧跨媒体营销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