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意境与情趣是评价中国文化传统艺术的重要美学范畴。中国古典园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将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荟萃在一起,与园林中山水、泉石、花木等自然景物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一种新的空间艺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同样具有意境美与情趣美。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美,是诗画与园林的结合,园林是凝固的诗,又是立体的画。中国古典园林的情趣,是把古诗文、历史传说中的意境赋予园林景观之中,使之具有古风雅趣。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缺失水景的古典园林几乎没有,凡是构筑起来的园林,自然界中的多种水源都被融入到了园林之境的设计之中,这就是所谓的理水。理水可以说是中国园林的灵魂与命脉,这主要是因为水在园林景色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对水景的使用,更是彰显出了人化的自然园林之美,蕴含着景含情、景生情、情予景、情境交融的美好意境,使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理水不但有景而且有情。  相似文献   

3.
水是我国古典园林造景必不可少的元素,理水是园林水景的一种表现手法。本文通过对水文化内涵的理解,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表现手法和意境的分析,得出如何把理水这一造景手法运用到室内水景布置中,使室内水景与室内各要素相统一,营造出安静、舒适的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珍品.修复其园林景观,必须仔细品味造园者之设计的匠心,体会其造物之神韵,做到修旧如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不同园林的不同精神风貌,达到修复与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中各构园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关系,而整个园林以及园中各构园要素与人之间也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这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诗化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深受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生态美和文化生态美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具有诗化的结构,这也意味着中国古典园林是人们实现诗意地栖居的绝佳所在.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凝聚着人类向往自然、美化自然、与自然交流的愿望和体验.中国古典园林匠心独运的布局安排、独特意境都体现出古代造园中诠释"自然"、享受自然的"自然观".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观"对中国古典园林在艺术上的表现影响深远,对当今造园艺术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园林艺术之所有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蕴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各教派的思想以及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审美观,探寻如诗如画的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对现代园林发展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张慧子 《文教资料》2014,(33):42-43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不仅理法巧夺天工,而且内涵非常深邃。本文分析古典园林的理水手法和艺术特征,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继承。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影响颇为深远,对世界园林史与建筑史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受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深深影响的日本古典园林,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与优势,又结合了地域,气候,人文思想等特点,改进创新,最终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造园艺术。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也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而且融合了自己历史、人文、地理特点后,也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可当今的中国园林艺术似乎忽略了一些自身的特色,缺少发展创新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园林艺术。师他人之长以自强,中日古典园林在造园手法上有各自的特点及长处,通过对两者在造园手法上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各自的优缺点,从而对我国未来园林艺术的发展创新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园林中景点品名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中国文人园林的发展简史入手,探询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人文情趣的形成,从园林景点的命名入手,发掘研究园林文学,品赏园林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11.
苏州古典园林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集诗、书、画、建筑等艺术形式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文化。如果说古典园林是一本书的话,那么,园林标识就是一种“文化标签”,游客能从中很快解读到相关的内容要点,找到相应的文化信息。苏州古典园林应在做到标识设计艺术化的同时,进而实现艺术设计环境化,在标识造型、色彩、环境和生态等层面上均要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代城市园林审美意蕴既托生于自然母体山水的生命之韵,依寓于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之美,又植根于后现代星座化梦想的复杂语境。使人们体味到与自然山水对话,与历史文化对接,与自我存在感应的快适,达致美感性生存之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经过这么多年的历史生存至今,有它的优势,也有劣势。一方面在历史的沉淀下,古典园林因时代不同和地域的差异形成了其独有的优势特色,体现在三个时期阶段以及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西方文化的撞击等等,古典园林也面临些许多生存危机,如主题公园带来的影响,快节奏生活下其生存空间的减少,再如一些极具误导性的修复错误。古典园林的辉煌终究是过去了,现在具有的并非借鉴和学习的价值,而应该是考古价值,但中国现代园林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4.
客家园林是客家文化重要的表现载体。客家地区社会环境是园林景观形成的制约因素。客家聚落景观中山、水、植物、建筑四要素的构成是客家园林形成的物质基础。客家园林形成于南宋时期,从属于区域古典园林,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一个派生体系,包括存在于客家地区或者在客家住地之外的,以客家文化理念为指导思想、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供人们聚集、游憩、观赏的园林。  相似文献   

15.
洛阳曾是中国中古时期数个朝代的首都。那时的洛阳园林名闻天下,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就描写了19处名园胜景。洛阳园林不仅异常庞大,而且布局独特、精巧,池塘、楼阁、花木交相辉映,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意韵。古都洛阳的园林,是中国城市文化的精华,不仅为当时居民带来了舒适和快乐,而且对后世许多城市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水为主,其他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并融入中国传统博大的人文思想和文化底蕴。使之犹如水墨画一般情景交融。中国园林中水体给人一种美的意境,这正好符合文人的审美观念。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道家思想的核心为“天人合一”,这和中国古代园林美学有着密切关系。他启示人们至善、至美的境界,这一思想也融入到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之中。  相似文献   

17.
苏州园林是中国私宅园林的代表,写意是它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写意常通过象征、品题等手法来开拓深远隽永的意境。这种手法是中华民族直觉顿悟思维方式的表现,是中国传统诗画的延伸,并与文人园园主的关系密切。苏州园林的写意不是对自然的简单模仿,而是追求有若自然、不露斧凿之痕的最高审美境界,它创造出了富有情趣的人化自然。写意手法营造出的含蓄和韵味需要游园者的心领神会,是品赏苏州园林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天同源、和谐一致的自然观对苏州传统园林设计的影响深远,苏州传统园林设计中自然独特的园林格局设计以及意趣幽深的人文意境设计是对中国传统哲学自然观的完美体现.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自然观对苏州传统园林设计的影响,造就和形成了苏州传统园林设计中“人天同源、和谐一致“的设计精华.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创作风格,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密不可分。应重新评价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地位,追求人类生活与自然和谐,营造诗意的生活居住空间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要传承中国古典园林与古代城市营造的精髓,构造中国文化特色的城市形态和意象,规划和建设山水园林城市,提升现代城市的生活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