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讨论调合平均值、几何平均值、算术平均值、平方根平均值、调合平方根平均值的意义、证明及平均值不等式的意义、证明和推广,使读者对平均值及不等关系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通过平均值定理的介绍,补充定理证明的预备知识,并通过这一重要结论,给出了平均值定理的一种证明方法,最后应用平均值定理解决一些数学不等式问题。  相似文献   

3.
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证明方法、应用思路方面对此作了讨论,扩充了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范围,密切了相关知识联系,突出了“平均值”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辨析了力的时间平均值和空间平均值的物理意义、定义形式、所关联的物理量及对应的运动定理.本文还讨论了:若所给出的力的表达形式为F=F(t),则力的空间平均值可借助于速度v求出;若所给出的力的表达形式为F=F(r),则力的时间平均值也可借助于速度v来求,并通过几个具体例子说明了其求法。  相似文献   

5.
平均值不等式是“不等式”一章的重要公式,它是证明不等式的有力工具,而要学好平均值不等式显然应重在“用活”。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分析中,平均值不等式可用于判断某些数列及级数的敛散性,解决积分不等式问题,求函数极值等。本文通过实例说明平均值不等式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分析中,平均值不等式可用于判断某些数列及级数的敛散性,解决积分不等式问题,求函数极值等。本文通过实例说明平均值不等式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数学归纳法给出了平均值不等式和加权平均值不等式的证明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n个正数的m级(m∈z)幂平均值的单调性,得到了m级幂平均值随m单调增加的结果和它的两个推论,并将它们应用于不等式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中所学统计学的重要概念——平均值、方差和极差,本文推导出两个相关定理,并给出相应的数学证明.同时探讨平均值、方差和极差之间的关系,通过表和例题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定理的掌握,这些将有助于学生们快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侃 《巢湖学院学报》2008,10(3):129-130
分别利用初等数学及高等数学知识进行算术-几何平均值不等式的证明。  相似文献   

12.
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平均值不等式证明不等式是重中之重,综观近几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题与竞赛试题,笔者发现平均值不等式中与“1”有关的证明题目出现的频率较高,为此,笔者就平均值不等式证明中“1”的妙用进行初步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分析实际问题时,为了反映整个过程或整体的概貌而引入平均值.平均值的诸多类型中常见的有:几何平均值、算术平均值、加权平均值、均方根等等,由于平均值的引入而使之显得更加直观、简易.中学物理也有“形形式式”的平均值,由于理解不全面从而造成学生在应用平均值时常常产生错解,下面举例分析一下其中的是是非非.  相似文献   

14.
物理量的数学平均值有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等多种表达形式,这些数学平均值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不同的。用数学平均值的方法还可以用来分析和处理物理实验数据,根据物理实验产生误差的机理不同,采用相应的数学平均值能够减少或消除物理实验的某些误差。  相似文献   

15.
杨志宏 《考试周刊》2012,(14):124-125
在中学物理中有很多有关平均值的问题,题型也比较多,但课本中并没有深入研究。本文从平均速度、平均力、平均感应电动势、电流平均值、电流有效值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阐述各平均值的物理意义、有关计算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平均值不等式,是“不等式”这一章最重要的公式之一,它是不等式证明时的有力工具.活用平均值不等式来解题应该成为我们平时学习中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物理量的数学平均值有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等多种表达形式,这些数学平均值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不同的。用数学平均值的方法还可以用来分析和处理物理实验数据,根据物理实验产生误差的机理不同,采用相应的数学平均值能够减少或消除物理实验的某些误差。  相似文献   

18.
文运用平均值不等式及柯西(Cauchy)不等式推导出了5个条件不等式,并举例说明它们在求条件最值及证明条件不等式方面的一些应用,读完文之后,笔者启发很大.但同时笔者也认为文在运用平均值不等式及柯西(Cauchy)不等式推导5个条件不等式时太繁,分类又太细,  相似文献   

19.
物理量的数学平均值有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等多种表达形式,这些数学平均值所表达的物理含义是不同的.用数学平均值的方法还可以用来分析和处理物理实验数据,根据物理实验产生误差的机理不同,采用相应的数学平均值能够减少或消除物理实验的某些误差.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于文[1],笔者利用熟知的凹函数方法,给出了加权幂平均值不等式的一种新的证明。首先给出凹函数的一个性质作为引理,然后对引理中的不等式作简单的变换,就得到了待证的不等式。证明过程推导简洁,思路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