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大计,师德为本。古人说:“医德如何,十日之内判生死;官德如何,百日之内判平乱;师德如何,百年之内判盛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我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师德建设是项系统工程,半点也偏废不得,根据当前师德现状,当以“建立规范”、“强化教育”、“推介典型”、“开展评议”为4条动力链,抓住市、县、校(含乡级联校)三个关键环节,形成整体联动,强化师德建设,有效克服“上热下冷”、“上紧下松”的不良现象。这当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规范,它对师德建设具有统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师德养成是“外塑”和“内生”相结合的产物,师德养成既离不开教育政策规制和社会力量整体监督,还需要研究范式逻辑转向和教师群体道德自觉,如此才有利于破解现实中师德修养的复杂问题,进而更好地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育大国良师。实践中,师德修养面临着主体残缺、边界泛化和价值错位的实践样态,师德修养正呈现出由“融合场域”迈向“专业场域”、由“外驱逻辑”转向“内驱逻辑”、由“传统师德”走向“现代师德”的复杂特征,经历着场域重构、动力转换和价值变迁的逻辑转向。师德修养应突破现实困境和适应逻辑转向思维,明确师德修养目标、优化师德修养场域、转换师德修养思维,重构师德修养主体、强化专业师德培育、塑造教师美好形象,对师德修养进行全新阐释和重构,完成对师德修养主体性的逻辑转换,促进新时代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相似文献   

3.
师德在绩效考核中被放到了首要地位,与绩效工资的分配挂钩。由于师德本身难以量化,师德考核标准面临着“虚弱”与“牵强”的指控。通过对南京市浦口区教育局领行的“浦口区教师师德评估标准”进行政策分析.我们建议各地在制定与执行师德考核标准时,完善师德考评制度,建立师德档案共享系统。  相似文献   

4.
师德修养的全面性与师能供给的有限性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动因。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两个方面的内涵也日趋丰富,甚至越加交叉、融和。“师德”与“师能”渗透融合的师德视野、师德修养全面性与师能供给有限性的有机统一,无疑给我们新时期的师德建设提供了新的思维视角。  相似文献   

5.
在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教育发展史中,教师被寓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实践中民主和谐的师德观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代,要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更要求我们深入探索传统师德的精华,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转换,融入当代师德修养之中,与时俱进,开创当代科学、民主、和谐的师德观。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教师被认为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然而,近年来,僭越师德底线的事件时有发生,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教师专业道德的意涵。师德“高标化”与“底线化”存在“两难”困境:教师面对过分理想化、崇高化的教师专业道德,道德楷模形象被过度拔高,使其背负起沉重的“道德枷锁”;现实中发生的僭越师德底线的事件也体现了一些教师希望挣脱“圣人”道德形象的桎梏,师德标准逐渐下移。应从正当与高尚、职业与个人、目的与义务三个方面分析教师专业道德本质上存在的两分冲突,进而从“责业”“敬业”“乐业”三个层面构建理想的教师专业道德意涵。  相似文献   

7.
抗震救灾时期的“范跑跑”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哗然。从中也反映出了教师职业责任的缺失和加强师德建设的迫切性。爱岗敬业是师德的基石,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在新时期我们既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又要做培育人格的“人师”。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师德建设是我们党和政府始终关注的重要方面。详细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关于高校教师师德的重要制度、政策文本,能够使我们准确识读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师师德的具体内涵,能够使我们准确把握当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教师师德的方向和着力点。分析来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师德规范建设相应经历了“尝试摸索、恢复重建”“动态生成、全面开展”“建设规范、创新发展”“治德路向、校正落实”等四个阶段;师德规范内容形式相应经历了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价值转向、从“崇高理想”到“兼顾底线”的要求转向、从“宏观抽象”到“微观具体”的内容转向。  相似文献   

9.
刘中 《四川教育》2007,(6):22-22
师德建设是一个久远而鲜活的话题。我们不能孤立、片面地谈师德,更不能空谈其意义与作用,应该把教育的各要素融为一体,形成师德建设的万般葱茏,因为,“师德建设是棵树”。  相似文献   

10.
曾骊 《教育与职业》2007,(35):144-145
师德分为实践性品质和动力性品质两类。动力性品质指教师的敬业精神、职业信念和理想等,简称“师魂”,是师德建设的核心。从师德建设长期性的要求来看,我们强调要实现“组织保障、教育培训、激励引导、考评监督、权利保障、新陈代谢”紧密结合,建设“六位一体”的师德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调查发现,师德建设中存着“离地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建设思维“一维”性突出,注重一般性而轻视特殊性;制度体系“上繁下虚”,难以对师德实践形成深入关照;师德资源建设重“完美”而忽视真生活,很难产生师德教育效用;师德活动校本化不足、运动化突出,无法有效激发教师的主体性。解决“离地化”的关键在于:以建设思路的“革命”,改变现有的师德建设格局;制度体系的变革,立足有机、凸显系统;师德活动的“校本化”开发:凸显“真实性”“适切性”“主题性”要求;让基层单元在师德建设中“动起来”。  相似文献   

12.
国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张桂春 《教育科学》2001,17(1):33-36
国外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尤为注重师生关系准则,强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自主内化及行为习惯养成,我们应借鉴其经验,重建符合社会主义民主与市场经济制度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规范及师德教育应从“理想”回归“现实”,从“高尚”走向“朴素”,从强制“灌输”转向自主“养成”。  相似文献   

13.
师德建设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早已深入人心。多年来,我们绝大多数学校在提升师德水平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各种思潮影响着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不可否认,近年来学校整体师德水平有所滑坡。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旧话重提,以“教育事业的灵魂”来谈师德建设,希望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能直面当前师德建设的困惑,努力提升师德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张敏  杨学 《绥化学院学报》2007,27(1):163-164
老子师德观取法自然之道,从“天道无亲”中,体悟到师生关系的平等性;从“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水性中,观察到师德的无私性;从“功成而弗居”中,洞悉到师德的旷达性。老子深邃的思想对当代师德建设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对师德建设有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时代差异、价值断裂等问题。这就需要把握师德建设的“变”与“不变”。而“作为个体成长的师德养成”即是以“教师成长”这个不变的主线为基础,把教师置于真实、变动的社会历史之中,既弥合了传统文化与现时代价值观的裂痕,也充分关注了教师自身的成长历程,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师德的自由“生成”。在此意义上,师德即是“作为教师的德行”,它由教师的“学”与“教”这个核心所引发;“师德养成”即是把教师的“学”与“教”放到整体的社会关系和时间之中,以此获得个体生命意义的丰盈。因而,新时代的师德养成之路,需要结合时代特征,以教师自身的主体性“修炼”为中心,实现“修身”的现代性转化。  相似文献   

16.
师德制度建设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次突如其来的灾难,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师德建设工作的考验。重庆开县优秀教师群体在危难时刻交上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正是长期以来加强师德师风教育,重视建设一支师德优秀、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的结果。我们要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严格考核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开创师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孔子师德观的核心本质是“立德”与“树人”,蕴涵着学识涵养、道德修养、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的为师之道和尊重学生、亲近学生、关爱学生的待生之道,彰显了古之师者教人、化人、育人的道德风范。孔子师德观让我们更好地省思新时代师德的信任困境、道德困境与关系困境,从而为新时代教师师德建设提供积极启示:以“知、德、行”为基,提升师德发展的专业素质;以“仁、教、爱”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以“育、法、能”为重,遵循师德发展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8.
坚持实践观点,正确认识当前师德建设中时代性功利观念的转换,是当前师德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师德建设也有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用“三个有利于”来评价的问题。新时期的师德,有“七个方面的转变”教师要把握并将之授于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价值领域有不少似是而非的观念需要清理。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初级阶段出发,我们就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地重建新时期的师德及其理论。  相似文献   

19.
李珍刚 《广西教育》2008,(33):31-32
9月10日,自治区高工委、自治区教育厅举办“师德论坛”,有关专家、教师在会上作了发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我们更要注重师德建设。为此,我们选取了部分优秀教师的发言,希望他们的发言对广大教师增强师德观念,树立师德楷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曹琳 《湖北教育》2000,(6):9-11
学习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必须建设一支德高风正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师德师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普九”达标后,我们大冶市在积极巩固“普九”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发现,教师队伍素质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教育思想僵化、教育观念落后、师德观念淡薄。为此,我们以师德教育为突破口,坚持以学立德、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