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行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核心,"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学习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这一理论,对一线教师有重要启示,充分运用各方面资源进行教学,对幼儿教育内容、实施和方法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从社会互动论的视角分析,生活教育思想的实质是生活与教育,社会与学校,教、学、做之间的彼此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注重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把生活与教育辩证地联系起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对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和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蒋菁 《生活教育》2008,(9):33-34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和改革实践家,他具有崇高的人格和高尚的师德,堪称"万世师表"。他提出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中心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在他看来,"教学做合一"就是通过生活本身教育学生,用生活之事实来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  相似文献   

5.
彭佳 《生活教育》2008,(12):32-32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陶行知先生强调说.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能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是现代化的  相似文献   

6.
齐春艳 《考试周刊》2013,(36):143-143
<正>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对教育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主张。"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也是其教学论。作为教学工作者,我对"教学做合一"这一主张深有体会,并把这一主张运用于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就结合对"教学做合一"的理解谈谈如何上好一堂高效率的物理课。教与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离开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7.
生活教育理论围绕"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提出的生活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功能与方法,体现了教育与生活、教育与人生、教育与社会诸关系的协调与统一,处处闪耀着和谐教育思想的光辉。一、生活教育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了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教育要从课堂和书本中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初中教材依据新课程标准强调将“生活德育论”作为教材的理论支撑,以初中学生逐步发展的生活经验作为编写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在教学中应做到课堂、学生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将生活融入教学,让教学指导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陈燕萍 《考试周刊》2008,(49):221-22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和核心,它包括三大命题,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实质是使教育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坚决反对死灌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本文从社会互动论的视角分析了该思想,说明了生活教育思想的实质是生活与教育,社会与学校,教、学与做之间的彼此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需要把生活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思想品德课堂,给教学自然地注人生活的新鲜血液和新鲜内涵,让思想品德教学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让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是一个"知、情、意、行"的变化发展过程,生活实践是这一过程的载体,也是品德形成的根本途径。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是品德课教学的核心理念。品德课堂原本是一个师生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体现着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然而,我们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却过于理性化,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把学生与自我、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割裂开,在一定  相似文献   

13.
王强 《教育》2011,(18):25-25
<正>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家庭、社会、学校这是教育三股关键力量。把三股教育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才能取得教育的最佳整体效能。家庭熏陶为孩子成长奠定基础陶行知先生说过:"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家庭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他认为应当"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的"社会即学校"学说,更是告诉我们"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  相似文献   

15.
耿夫相 《中国教师》2012,(11):65-67
<正>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他认为"生活包含万象,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要"用生活来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为我国目前的地理课程改革带来很好的启示,本文主要以"生活教育"思想审视我国地理课程理念、地理教材的编写、地理课堂教学行为、高考地理测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以期探索和坚持地理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2011年版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而且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凸显教学的生活化。本文就如何践行生活德育理念,打造高效思品课堂谈谈一些做法。一、转变德育理念,着眼持续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受教育者,而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有什么样的教师就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一教育思想的前两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为教育的形式,后一句"教学做合一"才是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而"教学做合一"理论的核心是"做",强调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做"上学,。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经过深入研究,初步探索形成了"试·研—创"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是通过"试做"、"研做"、"创做"的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最终达到"教学做合一"目标。  相似文献   

18.
郝庆花 《化学教与学》2011,(11):24+17-24,17
陶行知先生在其“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方面内容,详细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那么,我们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和实施这种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呢?在此谈谈笔者的一点拙见。  相似文献   

19.
该校创建于2006年9月,占地60余亩,地处城乡之交,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秉承"德金智宝,体本行先"的校训,本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整合周边资源,大力发展"实践育人"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0.
设计理念: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顾黄初先生曾指出:"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我们的思想要向广阔的生活审视。"这就提示我们要建构一种新型的生活化的口语交际课堂,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让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