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文章探讨了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并进一步阐述了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压力源 ,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以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参考。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压力日益受到全世界教育界的重视,教师压力过大产生的教师职业倦怠,会给教育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缓解教师压力、减轻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教师压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因为长时期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研究发现,初中物理教师职业倦怠整体上不严重,但有一定比例的教师有较明显的职业倦怠倾向,并对缓解初中物理教师职业倦怠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压力日益受到全世界教育界的重视,教师压力过大产生的教师职业倦怠,会给教育带来不良影响。因此,缓解教师压力、减轻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教师压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教师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一种极端反应,表现为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等.文章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预防和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年龄、职称、婚姻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社会评价、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教师工作压力等方面探讨了造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职业倦怠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常见的职业压力的反映,而教师正是这种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从教师职业倦怠的概念内涵、成因及对策着手,以期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消极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教师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和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间接地对学生的学习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在高中较为明显,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作者参考了相关的文献,根据已有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缓解策略。  相似文献   

9.
教师职业倦怠理论模型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指人们不能有效面对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压力而形成的一种综合症状。教师是倦怠水平较高的职业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两种教师职业倦怠理论模型:历程模型和结构模型,然后对两种理论模型作了简评并提出了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教师职业倦怠作为职业压力的一种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消极的作用。中学教师是职业倦怠感的高发人群,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发展有巨大的消极影响。文章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状况令人担忧,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职业倦怠现象。因此,关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探究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并寻找相应的对策以缓解职业倦怠,已成为当前教育界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分析教师职业倦怠是由工作压力引起的。但教师职业倦怠却不是对工作中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对工作中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导致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拟从教师职业本身的特点、社…  相似文献   

12.
教师职业倦怠是影响教师职业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针对我国教师职业现状,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和产生原因,并从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视角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罗笑 《职教通讯》2019,(4):65-68
高职特教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培养对象为身心发展存在障碍的特殊学生,同一般教师相比,面临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更为特殊,承受的职业压力更大,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问题。从情绪、人格和主观体验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从压力、地位、工作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而通过对教师自身和外部环境改善两方面提出高职特教教师职业倦怠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越来越多的老师出现了工作压力大、工作热情低、易疲劳烦躁、情绪化严重等现象,即教师职业倦怠。笔者通过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提出一些调整策略,以期为教师消除倦怠,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参考。一形成教师倦怠心理因素浅析1.工作时间长。大家知道,教师是一个工作任务非常繁重的职业。从早上上班开始,无论是课前的备课、每节课45分钟  相似文献   

15.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由于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状态。在当前快节奏的社会生态中,作为社会人的教师,面临来自社会、生活和职业的多重压力,教师职业倦怠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职业倦怠的基本表现现代研究表明,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四个维度:情感疲劳、处世消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行各业的职业压力普遍增大,职业倦怠这一现象在教师中呈现出蔓延的趋势。它直接影响到广大教师的身心健康,使其工作士气和热情受损,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并最终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应明确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其危害,深刻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和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长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一种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伤害,其存在严重影响着教师身心健康和学生发展,本文着重从教育管理的角度对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建设性地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有:生理———心理症状、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行为问题等。文章从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诊断和预防这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侯娟娟 《教育》2013,(33):20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职业倦怠。因而,关注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探究引发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并寻找解决对策,成为当前教育界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笔者从社会、职业、学校及教师个人的角度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提出了避免职业倦怠的措施,以引起社会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关注。教师职业倦怠的定义及成因"职业倦怠"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鲁顿伯格在1974年首次提出的,专门用来说明工作者工作状态的概念。职业倦怠是一种职  相似文献   

20.
据近几年的调查,越来越多的教师感到工作压力大,工作满意度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也欠佳。这些都是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隐患。笔者以为,目前在新课程改革推广之时,从改善学校教学管理入手来预防和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是最有效的切入点。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与问题的提出职业倦怠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