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它有其独特的抒情方式。这种抒情方式影响着诗人对语言形式的选择和运用。英国诗人雪莱说过:“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这种“变形”,实际上是诗人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对语言符号实现其审美变异,使常规语言在他们笔下被强化、浓缩、颠倒、扭曲、断裂等,从而将普通语言符号转化为诗中的艺术符号。这种经过诗人改造,变异  相似文献   

2.
关于新诗抒情问题的研究,已有的学者多将抒情作为诗歌艺术,将抒情问题局限于文本或诗人主体范畴内来进行谈论,较少对"抒情""抒情性""抒情主义"等相关概念进行细致地区分,在具体进行论文写作时也存在一些混淆。而从更广阔的视域来研究抒情,将其作为一种话语方式、审美想象、生活态度在新诗研究中还未得到充分的展开。就九十年代诗歌而言,其叙事性特征已得到较为丰富的研究,而对其抒情问题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站在新诗史的视域下来揭示九十年代诗歌情感的发展变化,探究情感与诗歌语言、与文化环境的互动关联还较为缺乏,关于诗歌的"情感文化修辞论"还有待研究与确立。  相似文献   

3.
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诗人,也是一个不甘隐居,却不得不隐居终身的诗人。其山水诗歌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平淡"。本文从写景抒情的叙述笔调、抒情的方式、语言及其它等四方面简单谈了自己对孟浩然诗的平淡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谢脁诗歌以"清"显,尤以写景、抒情、语言三个方面最为突出。写景上,诗人不论所写物象是清是浊,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都能抓住它们自身的特点,分别从构思、环境、情态、布局、色彩上写出其清的系统性;抒情上,诗人亦能根据情之专一、澄净、高洁、真实、深厚,并选取有代表性的几种情感写出清的丰富性;语言上,诗人或通过动词、形容词、迭词、表地名人名的名词的灵巧运用,或通过以动词、形容词为主干的句式组合,写出其清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冯至,原名冯承植,"沉钟社"诗人,被鲁迅誉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其诗清丽幽婉,意蕴深沉。青春、爱情、生命构成了其诗作的主旋律。《我是一条小河》是他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之一,缠绵惆怅的情思,新颖含蓄的意象,清新直白的语言,形成了这首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我们是七个"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于1798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歌,这首诗最早呈现于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共同创办的《抒情歌谣集》里.在歌谣集1800年版的序言中华兹华斯把诗歌定义为"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这篇序言后来被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宣言".本文分析其中的一首诗歌--"我们是七个",提出本诗从题材、语言以及诗人职责...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在翻译的时候丢失的东西",换言之,诗歌就其本性来说是不可翻译的,其形式与意味不可能在另一种语言中实现"无损转换"。所以读惯了唐诗宋词的中国读者们常常觉得外国无诗,即便是读歌德、拜伦等诗人的作品也觉得没有诗味。但有一位诗人是个例外,这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泰戈尔的诗歌大多是散文诗,翻译之后似乎损失不大,但其根本原因在于地理与文化上的接近性。泰戈尔诗歌的抒情与唯美,中国读者接受起来并无隔阂,其诗中弥漫的大爱情怀,更是超越时空的普世感受。  相似文献   

8.
用意十分,下语三分,诗贵含蓄。诗人深知语言的表达功能和不足之处,所以在力求做到以言传情的同时,还善于因难见巧,把"言不尽意"这一语言的表达缺憾,化为"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的抒情技巧,这种技巧就是通常所说的含  相似文献   

9.
对一首抒情诗而言 ,抒情的力度、节奏的把握、语言的优美都是缺一不可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何其芳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首诗中 ,其豪迈的抒情 ,简洁明快的语言和舒缓有致的节奏都鲜明地体现了诗人对一首诗歌的整体把握能力 ,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善整合 :表现了诗人浓郁的生活热情和激昂的生活态度。全诗共四节。“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 , 我歌唱希望 ,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是第一节。作为全诗的总领 ,诗人共用了四个排比句。诗人要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什么呢 ?诗人以隐喻的手法写到了少男少女…  相似文献   

10.
诗人艾青写给土地的一系列诗歌,最能代表其艺术个性。抒情氛围的营造,意象的选择使用,散文化的诗歌语言,构成其艺术个性及其诗歌独特魅力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1.
抒情性是诗歌最基本的特征,是诗歌的艺术生命。抒情诗自不必说,就是叙事诗,固然需要叙事,但也必须用抒情的方式、抒情的语言、抒情的笔调,借叙事以抒情。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好的抒情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诗歌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就是诗人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用形象的语言直抒胸臆。例如《周总理,你在哪里?》就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我们”,即包括诗人在内的亿万人民。“我们”以炽热的感情反复向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呼唤,急切地寻找周总理,抒发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依恋、思念之情。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种种方式来抒发诗人感情的一种抒情方式。借助叙事来抒情,是比较常见的。因为这是在客观叙事中加上了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2.
陕西韩城籍诗人薛正清是民国时期重要诗人。其诗歌的基本主题是忧国忧民,表现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亦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艺术上则善融景、事、情、理于一体,将客观冷静的叙写与以高度概括的意象抒情相结合,格律娴熟、语言凝炼、质朴而清新自然。  相似文献   

13.
<正>闽中秋思⊙杜荀鹤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晚唐诗人。其诗语言通俗、风格清新,后人称"杜荀鹤体"。这首《闽中秋思》是诗人客居闽中(今福州市)时写的一首怀乡诗,全诗写景明丽,抒情委婉。  相似文献   

14.
谢脁诗歌以"清"显,尤以写景、抒情、语言三个方面最为突出。写景上,诗人不论所写物象是清是浊,是自然的还是人文的,都能抓住它们自身的特点,分别从构思、环境、情态、布局、色彩上写出其清的系统性;抒情上,诗人亦能根据情之专一、澄净、高洁、真实、深厚,并选取有代表性的几种情感写出清的丰富性;语言上,诗人或通过动词、形容词、迭词、表地名人名的名词的灵巧运用,或通过以动词、形容词为主干的句式组合,写出其清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从一个侧面很难洞悉诗歌创作的个中趣味,诗歌作为抒情的理想发生地,抒情维度不能忽略。同时,诗人写作的心灵默契,使情感抒发成为文本的"事件",诗歌获得了叙事维度。此外,语言等的形式因素是诗歌的核心,诗歌也因此获得了修辞的维度。我们希望通过文本中提供的标志,从叙事、修辞、抒情三个维度抵达当代诗歌的创作现场。  相似文献   

16.
张世鑫 《山东教育》2011,(29):45-46
在中国的传统审美习惯中,蛇始终是邪恶、贪婪、狡诈、阴险的代名词,人们几乎不会将其作为讴歌的对象。然而,在上世纪20年代,被鲁迅先生誉为"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却用质朴自然的语言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演绎成了一首新奇而意蕴独特的抒情小诗——《蛇》。冯至先生不拘泥于传统,以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写了一条至情至性、忠诚可爱的蛇,借以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怯懦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华兹华斯和陶渊明爱情诗赋的对比,展示了中西两位诗人的爱情诗赋在抒情对象、浪漫主义特征、情感特征和语言风格上的异同。两位诗人的诗篇虽各异其趣,但在表现爱情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上却是同样真挚。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冯至<昨日之歌>的抒情内容和独特的抒情风格,认为冯至是"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相似文献   

19.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在情感的表达上极具张力,诗人通过对比手法的灵活运用、语言的巧妙使用及其表现出来的生命体悟,大大拓展了诗歌的抒情空间。  相似文献   

20.
语体是适应不同交际目的、内容、范围需要运用全民语言所形成的语言表达特点体系。按语体学理论,为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情绪化的诗歌语言应是抒情语体。和规范语言相对而言,这种情感语言就是变异的语言。抒情语体的变异性大致表现在语音的谐变,词语及句法的变异,作品书写形式的变异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