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中国当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校师范生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企业的认可,所以只有突破传统的教育的模式,加强高校师范生的语文文化素养,并掌握一定的教学技术,才能够充分表现出现代高校学生所特有的优势,良好的文化素养离不开语文文学的滋润,所以在大学语文化在传承中国文化,构建心灵的世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常民强 《文教资料》2012,(14):65-66
大学语文已经成为高校普遍开设而又难以提高学生兴趣的一门公共课。反思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明显存在目标定位不一、教学理念不明等诸多不科学、不和谐的问题,这是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大学语文教学应定位在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上,在尊重大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意识,使其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谐、与世界和谐。大学语文应该把语文教育真正变成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因此在教学中应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和谐理念,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念,重视教学中的情感、美感及文化因素,将人文精神贯穿于始终,立足"精神成人"教育,最终使大学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启迪大学生心灵和精神、完善自我人格并走向成熟的神圣殿堂。围绕"和谐"教育,从系统与专题、精讲与泛读、知识与精神等方面切入,大学语文教学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
速览     
《教育》2012,(14):8
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第11期刊登马铁浩文章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极大的  相似文献   

4.
"大语文"观是将大学语文置于大文化背景下去审视,从三界融合的视角探讨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之间的衔接性问题.高校"大语文"观的建构,有利于明晰大学语文所应担当的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有利于明晰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及其在母语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5.
施静 《知识文库》2023,(23):8-11
<正>我们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必须抓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作为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在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背景下,借助传统文化载体,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是语文教学变革、教育变革、社会变革的必然选择。传统文化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之间有着密切的耦合关系,文化素材的嵌入将使得大学语文教学更富底蕴。反之,大学语文课堂将使得传统文化教育更为全面与规范。因此借助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育是语文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阐述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育意义的基础上,围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小切口入手,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价值,是文化传承与民族复兴必不可少的精神保障。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作为母语课程的"大学语文"尤其要担当重任。文章从传统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语文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极大的便利性和可行性。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教师有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和自觉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提高其文化品位,并结合地域文化资源,让传统文化真正地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8.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大学语文课程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树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大学语文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化自信对大学语文教学发展提升的必要性,讨论了新时期文化自信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论证了文化自信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效果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凌 《考试周刊》2013,(93):25-26
现代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语文教学被忽视,对学生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教育也被忽视,导致文化建设缺乏深度,失去实际意义。要改变这一基本现状,加强高校大学语文教学十分必要。语文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从而使学校整体的文化底蕴得到提高,有利于文化建设。文章就高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其目的在于强调语文教学对文化建设的作用,对高校教师和相关管理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学热已经成为一股文化浪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以国学热的形式彰显着自己的魅力。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教学中承载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任务。大学生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中,教师与大学生都应客观、正确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国学教育是以传承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培养民族精神的一种教育,凡是对构建中国当代文化价值体系具有积极意义的传统思想学术内容都应当纳入国学教育之中。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大学语文与国学教育密切相关,在国学教育中,大学语文独具学科优势。大学语文教育教学是否应该担当和如何担当国学教育之重任已经成为当前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文明的高度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不断进行文化创新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高校教学过程中也在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尤其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中更加注重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本文立足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深入分析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针对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运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促进大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应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传统文化教学,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现代教育对文化和文学方面的工作十分重视。在高校语文教学中,使用文学性较强的大学语文教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意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本文主要从文学性对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入手,对增强大学语文教材文学性的作用和意义进行说明,并对提升大学语文教材文学性的方式和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理论和方法已经不能与当代大学生的文化需求相适应。在信息网络技术支持下,新的教学模式日益发展,这将有利于研究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理论模式。因此,以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理论为核心,分析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加强新时期大学语文教学理论的建设,为提高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石朝辉 《现代语文》2011,(8):141-143
大学语文教育在各个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学语文》教材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依托。从全国现行的各类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关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地域文化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适应社会的需求。中国的地域文化差异,高考的地域区别导致了各地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体系,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后,加强对于地域文化的熟悉,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隐性育人功能",在课程思政理念指导下将高校思政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结合起来。通过深挖课程内容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模式、拓展第二课堂、提高授课教师团队思政素养等途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课堂思政教学。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承担着提高大学生语文素质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对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实践原则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可行性实践路径,并以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语文教学实践成效为例进行了论述,达成了从大学语文教育角度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和民族自信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基地,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大学语文》教材的应用与教学的实施,既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培育了大学生的创新性人文精神,为高校和谐人文环境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董军 《文教资料》2020,(4):50-51
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正积极探索有效的创新改革路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中,不仅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还是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要求。本文以边疆高校为对象,分析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的重要性,剖示融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大学语文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重要学科,贯穿整个教育的始末。虽然语文教育具有阶段性特征,但是语文学科包容性极强,在关注每个阶段特点的同时,也应注重语文教育的衔接性,将语文教学作为一个整体,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因此,加强对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衔接、大学语文教育的特征以及语文教育衔接性的探讨十分重要。本文对衔接性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