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博物馆的新趋势是变为参与性和工作活动型博物馆。现在韩国很多博物馆都在向观光参与和工作活动的方向发展。 清州城内的很多博物馆都建立于属于清州居民的遗产和物。清州城的长远目标是将整个城区变为生态博物馆,以延续和保持清州化。同时,使清帅变为旅游愿意再次光顾的公共博物馆和公共设施。清州将尽力和现代博物馆趋势同步,为参观游览创造参与和工作活动的博物馆项目。在一个区域内,有各种与人类和环境有关的化、历史,自然和工业的遗产。为了使之能够传播化方面的相互理解、研究、挖掘这些地区的遗产和推动相关活动,在生态博物馆中,周边区域不仅仅是遗产保护区域,也是这一主题博物馆的相互协作的功能区域。  相似文献   

2.
印度生态博物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有丰富的人类化多样性和自然多样性遗产,为了确保可持续性和发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印度开始了生态博物馆理论研究。其核心内容是关于化和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问题,探讨社区、遗产和发展的关系。一些博物馆学家选择了一些适宜建立生态博物馆的社区进行了研究。1999年1月,在毕德卡(Bedekar)教授的领导下,在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建成了考莱社区博物馆(Korlai Community Museum)。此生态博物馆得到国内外公认,也是至今印度仅有的一个生态博物馆。今天,有一些生态博物馆项目正在策划和创建之中,特别是在印度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3.
生态博物馆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语“生态博物馆”已经被应用于保护和诠释某特定范围的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项目的广泛范围。生态博物馆理论家已经指出生态博物馆的几个特点,包括原地保护、分区诠释和扎根于社区居民。然而,现在有一种泛用此术语的趋势——有的完全是一种行销方式——由于缺乏生态博物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上甘棠是一座具有丰厚历史化遗产的千年古村,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保护,展示遗产的新模式,上甘棠千年古村生态博物馆的建立,对于保护当地独特的人遗产,促进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无形文化遗产与贵州生态博物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贵州生态博物馆群所在社区的化特性,认为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能过与默默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在当今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的演变发展,是典型的无形化遗产。贵州生态博物馆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无形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贵州生态博物馆也只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无形化遗产对于它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才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生态博物馆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遗产界和博物馆界对生态博物馆的讨论日渐深入,这种新的博物馆理念和类型也被逐渐运用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和遗产类型中。随着国际社会对农业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日益重视,作为亚洲第一个引进生态博物馆,同时又是世界农业遗产大国的中国,对生态博物馆在农业遗产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也倍加关注。目前我国已建成的生态博物馆无一例外是以传统农业社区为基础的。本文从生态博物馆与农业遗产保护事业的共同关注、生态博物馆在农业遗产保护事业中的价值,以及农业社区生态博物馆建设的规划与运行三个方面,对二者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生态博物馆是超越传统博物馆围墙,探索将自然与人文遗产综合保存、展示和利用的一套理论和方法,缘起于博物馆服务社会发展的良好愿望,回应了人们对遗产与环境保护、社区重建等时代热点的关切与期盼,并对全球化、信息化和民主化浪潮起到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对生态博物馆国际国内发展史的梳理、特征的总结以及反思,有助于探索生态博物馆的治理和运营模式,在当下遗产的保护利用、遗产事业深化转型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态博物馆是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通过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遗产经过规划和博物馆化处理,综合进行保护、展示、利用,重建地方人地关系并促进地方可持续发展的特定机构,也是国际新博物馆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黄土地带不仅拥有独特的地理与环境景观,也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至今仍保存丰富的历史遗存、民俗文化和农耕文明要素。本文提出以三门峡火烧阳沟一带为枢纽,探索建立囊括诸黄土地带历史与现在的自然与人文遗产,集保护与展示、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农业产业及文化社会建设于一体的黄土生态文化博物馆(园区),探索经济社会转型中黄土地带的城乡可持续发展之路及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昆曲博物馆保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尝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非物质遗产的日益被重视,如何保护和抢救非物质遗产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建立中国昆曲博物馆是保护和抢救“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的一个有效途径。但博物馆如何收藏和展示昆曲这种无形的非物质化遗产又是新建立的中国昆曲博物馆所必须面临和解决的课题,中国昆曲博物馆在解决非物质化遗产如何和物质化遗产相结合,动态陈列和静态陈列相结合的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试论对无形文化遗产--粤剧南派武功的抢救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作目睹独具地方特色的粤剧南派武功正面临日渐消亡的危机,对粤剧博物馆提出如何抢救、保护、传承这一珍贵无形化遗产的新课题,章从粤剧南派武功的历史与发展发端,纵论必须发挥博物馆优势,做好无形化遗产的保护,让这一历史化的“活化石”重放光彩。  相似文献   

11.
正博物馆既是一个地方(国家、城市、社区)文化景观的结穴要地,是一种处理文化景观的特殊工具,其本身往往也构成为一处文化景观。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与文化景观",本期的专题即循例以此为题。这组文章既涉及博物馆作为文化景观主要体现的博物馆建筑设计(巢臻),也涉及博物馆在文化景观以及特殊遗产如考古遗址公园(王方,田湘萍)、农业文化景观(刘明谦)、自然和人文生态(曹兵武)等的保护、展示、诠释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理论和方法,还涉及当代艺术尤其雕塑等在建构现代城市文化景观时与博物馆的特殊关系(张瀚予)。  相似文献   

12.
贵州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朝相 《中国博物馆》2002,(4):62-63,79
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情况。自1998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建馆以来,十分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遗产抢救采取了文物行政、文博专家和生态博物馆社区村民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文物行政的任务是组织和制定遗产保护的工作计划以及相关的后勤服务。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与传承和保护传统手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手工艺作为一种重要的化遗产,其有形的物质载体的保护已得到相当重视,而其历史积累的工艺流程、操作技巧、技术经验等无形财产的保护,亟待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博物馆一直是担负科学保护化遗产重任的最有力、最重要的机构,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手工艺有形的和无形的遗产中,应如何利用自己的设施、人才和经验方面的优势发挥作用,履行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遗产及其保护之再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试从批判的角度出发,对非物质遗产概念及其保护的理念和方法进行重新思考。首先从两个方面揭示了非物质遗产的本质。第一,它是过程的过程,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第二,它是一个由人、对象和原生环境构成的复杂体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记录手段和生态博物馆两种保护方式所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非物质遗产保护提出了三点原则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博物馆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和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博物馆作为保护、研究和展示文化及自然遗产的非赢利机构 ,面向全社会发挥独特的文化教育功能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形象代表。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对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国家。博大精深的文物史迹 ,丰富多彩的自然遗存 ,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宝贵生态的载体 ,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 ,努力发展博物馆文化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普及科学文化知识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对振奋民族…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中国博物馆》2011,(1):1-1
经过半年多的紧张筹备和努力,新一期的《中国博物馆》又和大家见面了。生态(社区)博物馆不仅是国际博物馆发展中形成的重要流派,是新博物馆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近年在国内也颇受关注。它以倡导自然与人文、有形与无形遗产的原地保护、整体性保护、社区内外居民自主保护、发展中保护的综合保护、展示、传承等理论和方法,与新农村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以及非物  相似文献   

17.
准确把握无形化遗产的实质。国际博协遵循的核心价值准则中曾规定“世界上自然和化的有形和无形遗产都应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播和延续”。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人类明的不断进步和全球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化遗产的认识已从有形遗产扩展到无形遗产。因此准确把握无形遗产的内涵,对指导博物馆参与无形遗产的管理是大有脾益的。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下的无形遗产保护与博物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环境下,地方无形化遗产饱受冲击,如何对它进行保护应是博物馆工作共同思考的问题。本从全球化的背景谈起,讨论化认同与无形化遗产的关系,以及在全球化下与化遗产有关的社会现象,亦会讨论在新形势下博物馆对无形化遗产的保护和延续问题所肩负起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1995年5月27日,社团法人韩国出版学会,在韩国文化体育部及清州市古印刷博物馆的赞助之下,在忠清北道清州市举行第一次国际印刷出版文化学术会议,主题是“在世界中的韩国印刷出版文化”。其目的在于再次认识韩国、中国、日本在世界印刷文化史上所起的作用,尤其是要弄清韩国的金属活字发明对印刷文化的意义,概述金属活字印刷的源流,对国际印刷出版文化发展史做出的贡献。参加国为中国、日本、韩国等。我国人民出版社编审、第一届韬奋出版奖获得者戴文葆同志应邀前往参加讨论。这里发表的是他为这次国际学术会议而写的论文。与此同时,为了乘此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本刊编辑部与黄冈地区博物馆,通过他将近年新发现的活字创始人毕昇的墓碑、墓地照片,与该馆绘制的毕昇故里示意图,以及本刊主编蔡学俭撰写的《我国研究毕昇情况和观点综述》一文,和本刊各期发表的关于毕昇乡里的研究论文,赠送给清州市古印刷博物馆与韩国出版学会,以促进国际间的注意与研讨。  相似文献   

20.
一个城市的博物馆是这个城市的一部物化发展史,对城市文化遗存、自然遗存保护起到很大作用,也是这个城市维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纽带,是这个城市精神溯源的家园;人们进博物馆鉴赏文物,穿越时空的阻隔与历史对话,理解历史,走近历史文化的真实.博物馆利用这样厚重的历史文化载体来演绎凝聚在文物上的那些逝去的记忆与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