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第六频道开播一年多了,《戏曲大舞台》这档娱乐性节目越来越受听众的欢迎。山东省统计局的收听调查结果表明,《戏曲大舞台》在频道的所有节目中总成绩排名第二,听众满意度达到了54.18%。《戏曲大舞台》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听戏、说戏、赏戏为内容。主要面向戏曲爱好者,满足听众对戏曲的多样化需求。栏目播出原则是:“凡是听众喜欢听的,就是我们要播出的。”根据听众的需求,《戏曲大舞台》以播出京剧、吕剧为主,辅之以黄梅戏、豫剧、昆曲、山东梆子、五音戏等听众喜爱的其它剧种。  相似文献   

2.
王斌 《新闻实践》2005,(8):50-50
作为广播戏曲栏目的主持人,除了必须具备一个主持人应有的基本技巧外,还必须热爱和熟悉戏曲表演艺术。戏曲广播是在无形的极其广阔的空间里,通过采访、编辑、录音、播出多种手段,把戏曲作品中故事情节,把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音乐和唱腔、念白,借乐队之手、演员之口传达给听众,让听众听其声如临其境,感受戏曲舞台上所体现的艺术境界和人物形象,感受戏曲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于电台戏曲节目主持人来说,“知戏”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只有知戏懂戏方能说出“戏味”。  相似文献   

3.
俗话说一剧之本,本子是一剧的灵魂。《绍兴鬼戏》这次能够在2000年中国电视戏曲展播活动中获专题类金奖,这与作家陈逸老师的神来之笔是分不开的,当然还有整个编导组的共同努力,《绍兴鬼戏》正是在这种良好的基础上共同作用下才取得了成绩。绍兴鬼戏是有目莲戏的底蕴的。从中国戏曲史来讲,目莲戏《目莲救母》杂剧始于北宋,据考证唐代已有目莲经。《目莲救母》杂剧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绍兴鬼戏》的化到位,就是说调吊“目莲戏”起于宋  相似文献   

4.
庄一拂先生编著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以下简称《庄目》),因资料搜罗较为完备,常为治曲者称道。然以个人之力寓目曲海,终不免罅隙存焉。笔者在编撰《古代戏曲总目》、《古代戏曲总目提要》、《明代传奇要录》等著作时,曾剔出《庄目》“本事漏考”、“误标作者”、“一目多出”、“本事误注”、  相似文献   

5.
四元七角五分人民币,购得山西人民出版社所出《傅山诗文选注》一本。陈迩冬先生于序中盛赞此书之注释“颇具特色”。灯下闲翻,果如其言。兴之所至,特摭妙注数条,戏成绝句二首  相似文献   

6.
我做了几十年的副刊编辑,接触到的戏画较多,有戏曲速写、戏曲人物画、戏曲国画、戏曲漫笔、戏曲小品等等,其中有的是戏曲漫画,有的就不是。我理解,以戏为题材的画,只有具有了漫画的属性才可称为戏曲漫画。我国杰出的漫画家、抒情漫画的开创者丰子他先生认为:“‘漫画’式样很多,定义不一。简笔的、/h形的、单色的、讽刺的、抒情的、描写的、滑稽的……都是漫画的属性。有一于此,即可称为漫画。”又说:“漫画是注重意义而有象征、讽刺、记述之用的,用略笔而夸张地描写的一种绘画。”“漫画是介于绘画与文学之间的一种艺术。”从…  相似文献   

7.
王永 《视听界》2004,(1):39-41
江苏电视台的爱国化名人“人物传记电视剧”,从《徐悲鸿》、《秋白之死》、《朱自清》、《刘天华》到《戏梦人生》,在全国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我有幸担任了以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电影的先驱——洪深先生(1984—1955)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为原型,以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风云变幻的中国历史为背景,展示洪深先生在建国前二十多年独特人生经历的10集人物传记电视剧《戏梦人生》的导演。  相似文献   

8.
刘慧 《东南传播》2022,(3):74-78
当代以来,黄梅戏版、京剧版和粤剧版《白蛇传》相继被搬上大荧幕,同一题材不断推陈出新,展示出经典民间传说的永恒魅力。这三部戏曲电影通过异类视角,对人性进行深入思考:白素贞由蛇妖经“女华佗”变为人间贤妻,许仙由懦弱动摇的负心汉变为痴情刚烈的书生。黄梅戏版《白蛇传》侧重于人妖之恋的虚幻、京剧版《白蛇传》的着眼点是对残酷压迫的反抗,粤剧版《白蛇传·情》则是对尘世凡人悲婉凄绝爱情的歌咏。三部戏曲电影对“白蛇传说”的重塑,既继承传统,又有一定创新。这些不同的演绎,既是不同时期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的综合反映,也折射出当代戏曲电影各时期美学追求、再现机制和文化认同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知戏懂戏方能说戏作为广播戏曲栏目的主持人,除了必须具备一个主持人应有的基本技巧外,还必须热爱和熟悉戏曲表演艺术。戏曲广播是在无形的极其广阔的空间里,通过采访、编辑、录音、播出多种手段,把戏曲作品中故事情节,把戏曲表演艺术中的音乐和唱腔、念白,借乐队之手、演员之口传达给听众,让听众听其声如临其境,感受戏曲舞台上所体现的艺术境界和人物形象,感受戏曲作品的艺术魅力。对于电台戏曲节目主持人来说,“知戏”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只有知戏懂戏方能说出“戏味”。  相似文献   

10.
孙玫 《文化遗产》2010,(1):17-20,108,157
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戏曲改革运动"大规模展开。戏改运动首先是从禁戏开始。意识形态的过度强化,曾使得当年禁戏的行为一度趋于泛滥。1951年5月5日政务院的《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实为纠偏之举。从此,戏改运动的重点就不再是禁戏而是改戏。经"过滤"、"净化"、"去芜存菁"后的传统戏曲,改变了原貌。经几十年之世变,如今的传统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出现历史断层。而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中国,业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告别"意识形态至上",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保护。从禁戏、改戏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索隐》:《淮南子》云:“夫乱人者,若芎藂之与槁本。”(中华书局本1982年11月第2版,3006页。下同)按:芎藂,辞书不载。此引《淮南子》文以释《子虚赋》“穹穷”一词,与“芎藂”无涉,疑有误。检《淮南子·汜论训》,作“夫乱人者,芎藭之与槁本也,蛇床之与麋芜也,此皆相似者”。“芎藂”似为“芎藭”之误。芎藭,与“穹穷”为同义异  相似文献   

12.
近日读到陈建森先生的著作《戏曲与娱乐》,只看这书名觉得像是一本介绍戏曲娱乐性的普及读物,但打开一看却是一部高品位的学术研究专著。作者在书中骋目中外古今,以丰富的戏曲、戏剧史实和学界已有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纵横比较,深  相似文献   

13.
黄蕾 《视听界》2015,(1):102-104
近年来,越来越多时尚文艺节目出现,对传统戏曲造成较大冲击。电视人如何扭转电视戏曲的困境?笔者从电视戏曲节目的现状出发,探寻其发展方向和改革路径。半个多世纪以来,电视戏曲由最初的实况转播到专场录像、戏曲晚会、戏曲艺术片、综合戏曲栏目、竞赛类戏曲节目,直至今天的专业戏曲频道,走过了一个不断进取的发展历程。央视的《九外戏苑》、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洛阳电视台的《河洛戏苑》,  相似文献   

14.
李笠翁与日本的“戏作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想正确把握李笠翁这一文人、作家的实相,我认为有一不可欠缺的重要视点。即他是所谓的“戏作者”。因而不能从极普通的正经文艺而只能从“戏作”的特异水平线上去看待和评价他。 什么是“戏作”呢?简略地说,它是日本江户时期诞生的一种“娱乐文艺、游戏文艺”。李笠翁的戏曲及小说,其内容和性格可与“戏作”等而视之。 笠翁的友人尤展成对笠翁文艺有“用狡狯伎俩作游戏神通”(《闲情偶寄》序文)之评谓。这正击中了笠翁文艺的本质及核心,须注意这一非常重要的评价。这就是说,常发挥且驱使“狡狯伎俩”的笠翁似的戏作者,其实是非常不好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界》2011,(2):F0003-F0003
2011年2月16日,由自治区图书馆和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广西戏曲人物写意画——张忠安戏画展”开幕仪式在自治区博物馆展厅隆重举行。在开幕式上,张忠安先生将多年来精心创作的《桂剧名伶》系列作品(第一批共27幅)赠送给自治区图书馆保存。  相似文献   

16.
《新闻前哨》2013,(7):1
《慧文说戏》主持人慧文,湖北广播电视台首届优秀节目监制获得者,从事广播工作20年。《慧文说戏》是湖北电台唯——档戏曲节目,坚守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为戏迷听众服务。该栏目2005年开办,2009年受邀加入全国戏曲广播联盟。节目培养了一  相似文献   

17.
《聊斋志异》是文言小说,所用的语言是不很艰深的小说文言,加上多种白话注译,文字一般不难理解。特别是朱其恺先生主编的“新注”本和邱盛威先生主编的“对照注译析”本(下称“对照”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广西民族出版社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相继推出,使阅读这部古典名著的文字障碍已所剩无几。这里就几个尚须辨析的词语或文句略申管见,供读者和注译者参考。 一、“义君”不是人名 “义君”一词出于《青凤》篇狐叟之口。原文全句是:“(耿生)略审门阀,叟自言:‘义君姓胡。”’所查各家注本,对“义君”多不作注,其中两本加…  相似文献   

18.
(一) 《沂蒙山人》是根据获奖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以下简称《花环》)改编的。要把这部十余万字的中篇,纳入70分钟的戏曲广播剧里,首先碰到书长与戏短的矛盾。我们考虑过前人的经验,过去三国戏有四十多出。一部《三国》,为什么改成了那么多出戏?就是解决书长戏短的矛盾。最近录制的电视剧《武松》、《鲁智深》、《顾大嫂》都是《水  相似文献   

19.
在1998年第5届中国广播文艺奖一等奖精品节目中,以第一人称“我”为主体的作品有5个,既有文学专题,又有戏曲专题和综艺专题:文学专题:湖南台《月光奏鸣曲——唐诗之旅》戏曲专题:福建台《夸不够的福建戏》山西台《每得梅花一段香》综艺专题:内蒙台《草原恋——一个文艺编辑的工作手记》山西台《父爱如山》同样的情形在音乐专题中也存在,如第一届中国广播文艺奖一等奖作品《大山恋歌》(湖南台)。中国广播文艺奖评奖活动始于1994年,评的是上一年度播出的节目。在前几届获奖作品中,虽然以第一人称“我”为主体的专题节目…  相似文献   

20.
王斌 《视听纵横》2005,(5):65-66
我对戏曲广播主持的认识,由感性转为理性,由知其然逐渐转为要知其所以然,主要是在主持浙江电台《戏曲天地》之后!随着实践中经验的积累,随着《戏曲天地》在听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我越来越感到知戏知人知广播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