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水平竞走运动员的脑电α波特点,探讨其项目内稳态的EEG信号特征,利用高级运动训练监控仪采集5名健将级竞走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56个样本的EEG α波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序参量理论提取竞走运动员 SpSH 所隐含的竞技水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状态优秀运动员SpSH品质明显高于状态一般运动员.说明竞走运动员EEGα波的序参量(优势频率10 Hz)可以表征其SpSH品质.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国竞走运动水平提高较快,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成长经历表明,中长跑与少年竞走运动员初期训练相结合是培养竞走运动员后备人才的有效方法。长跑是一项在全国上下,都比较普及的运动项目。学生在运动会上,学校课堂上,录相或电影上都看过,并且大多数都尝试过,也易于接受。通过长距离、长时间的连续长跑练习,获得竞走运动员的专门耐力。利用长距离,中等强度的越野跑来提高心肺功能的能力。同时在训练中培养运动员从小吃苦耐劳,刻  相似文献   

3.
1 问题提出竞走项目是我国田径项目唯一获得奥运会比赛金牌的项目,也是我省水平较高项目之一.随着运动技术不断提高,对优秀运动员少年时期竞走的训练,成了目前竞走训练重要的一环。就少年竞走运动员基础训练,本人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2 研究方法和对象  相似文献   

4.
高原训练是利用高原环境的低氧和运动缺氧的双重刺激,提高耐力性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生理机能,是耐力性项目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训练方式。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竞走国家队运动员备战2016年锦标赛前亚高原训练期间的训练负荷安排进行探索,结合晨脉、血红蛋白、血乳酸、尿蛋白、血尿素等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监控,来分析身体机能指标及其特征,明确其代谢属性,发现影响其运动成绩的敏感生理指标,摸索亚高原训练后运动员的最佳比赛时间,旨在探索优秀竞走运动员高原训练和下高原后的赛前训练的普遍规律,进一步为优秀竞走运动员亚高原训练机能监控和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从各项指标的变化可以看出整个备战期运动员身体机能处于较好状态,说明此次备战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5.
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及其训练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问卷法、专家调查法和文献法,获得我国80 名优秀竞走运动员竞技能力36 项指标值,构建了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模型,制定了优秀竞走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基本指标权重,并对其进行训练学分析,揭示了在实现优秀竞走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过程中,选材和训练应注意的7个方面的问题,旨在为运动员训练状态的诊断及训练目标的建立提供评价标准,也为竞走运动员的选材及训练工作树立一个明确的导向目标。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辽宁省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重视培养年轻、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是提高训练水平的根本保障;辽宁省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目前的专项技术存在许多问题,改进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科学安排基础训练阶段的运动负荷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策略;管理部门的重视是竞走项目发展的根本保证;高度重视竞走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青少年运动员将来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训练,要把握其规律,掌握不同运动水平及各年龄段生理发育特征,努力提高竞技能力.教练员有了正确的训练理念,就会创造明确的施教方法;若教练员训练理念出现偏差,训练方向必然会偏离,就无法培养出优秀的高水平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8.
竞走是我国的潜在优势项目,近年来,随着竞走运动员训练人数的不断增多,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竞走运动的后备人才.同时,竞走教练员在执教和安排训练时也摸索和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训练经验和方法.但是就整体而言,目前我国竞走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距离世界竞走强国的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通过观察我国竞走运动员参加国内、国际大赛出现的成绩反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参加2009年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的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训练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马拉松跑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等相关性较低,而与5 000 m、10 000 m和半程马拉松跑的成绩高度相关;与外国运动员相比,我国马拉松运动员采用大强度、大训练量的训练相对较少;应加强力量训练,并高度重视高原训练,这是取得优异运动成绩主要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当今中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年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前言科技的迅猛发展及对竞技体育的不断渗透 ,促进了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程度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而优秀运动员年龄特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培养优秀田径运动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 ,结合运动员年龄特征 ,制订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是实现训练目标的前提。因此 ,研究当今中国优秀田径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和动向 ,对于规划和组织中国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系统训练过程是十分重要的。2 研究对象与方法2 .1 研究对象1997年第 8届全运会田径比赛获 1~ 8名的男、女运动员 (除竞走、马拉松、全能项目外 )。2 .2 研究方法采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研究…  相似文献   

11.
竞走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2名女竞走运动员23项人体形态学指标进行测定与统计处理,结果表明:中国女子竞走运动员不显示出明显形态学特征。优秀女运动员踝关节活动幅度大,与运动成绩相关系数P<0.05;优秀运动员踝轴角较一般运动员大。随着竞走速度的增加,在不改变竞走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自然出现的裁判员不能觉察的腾空是客观存在的。这种腾空的出现是竞走成绩不断提高的必然趋势。造成腾空的主要原因是摆动时间大于支撑时间,着地角大以及各环节动作不平稳。中国女子竞走运动员支撑腿在垂直部位时充分伸展,符合竞走规则要求,但两大腿夹角较小,应在发展合理步长的同时努力提高步频。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优秀竞走运动员徐丽琴赛前一个月的训练进行剖析,并对比我国现行竞走训练理论与优秀运动员训练计划,探寻竞走运动员赛前训练规律,为教练员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模拟高原训练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我国优秀竞走运动员于国辉、李明才、潘海莲等五名选手为研究对象,利用山东省体育科研中心研制的模拟高原训练低压舱,进行三周的“高住平练”模拟高原训练,观察运动员血红蛋白、运动能力、体重和比赛成绩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高住平练,,是提高耐力性运动员机能状态和运动成绩的有效方法,同时也为今后优秀运动员进行“高住平练”模拟高原训练探索出较为成功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亚洲和世界男子马拉松最好成绩演变、1980-2004年我国和世界历年前10名运动员平均成绩以及我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和亚运会的成绩为切入点,通过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我国男子马拉松运动发展历程,揭示我国男子马拉松运动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研究表明,我国男子马拉松运动发展表现出阶段性和破浪式特征,在亚洲成绩位于日本和韩国之后,在世界属于中下游水平,运动员境内外成绩存在差异,运动员运动寿命短等特征和规律.但同时,我国男子马拉松运动在地域、人口、训练体制等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优秀竞走运动员徐丽琴赛前一个月的训练进行剖析,并对比我国现行竞走训练理论与优秀运动员训练计划,探寻竞走运动员赛前训练规律,为教练员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竞走     
G821.146 9702810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关键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HL.中,A]/蔡锡元,张德荣//第八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1996年10月21-25日.-20(ZZY)竞走//优秀运动员//生物力学//力学分析//关键技术G821.146 9702811对中外竞走技术特征的运动学探讨[HL,中,A]/葛长玉,杨金田,王唐,薛士学//第八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1996年10月21-25日.-26-27(ZZY).竞走//技术分析//运动学G821.146 9702813我国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关键技术的生物力学研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长跑、马拉松、自行车等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因此,极需从生理机能、运动技术、训练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分析落后的原因,寻求改进的途径。为此,在1973—1975年期间对我国优秀马拉松、中长跑、自行车男女运动员的呼吸循环机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以了解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探讨最大吸氧量与耐力项目比赛成绩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最大吸氧量水平的生理要素;讨论高原训练及不同强度的匀速运动在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李柱宏训练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李柱宏的训练,在整体训练过程安排和基本训练周、赛前训练周以及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的比较中,归纳整理出李柱宏训练内容及特征,并进行了诊断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竞走运动员赛前情感训练,运动员适应性训练、模拟训练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探讨,认为加强赛前心理训练是运动紧张复杂的比赛中保持镇定情绪的关键,也是优秀的竞走运动员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20.
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对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实施长期、系统的科学监测,以便在重大比赛前科学地调控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体育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特点和规律。研究认为,1)运动训练的科学监测包括身体机能诊断与监测、运动技战术诊断与监测、心理状态诊断与监测等多方面。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主要采用生理机能指标、血液指标、激素类指标、免疫学指标,结合训练过程分析训练前、后的身体机能变化特征,准确地评定运动负荷和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优秀运动员运动技术诊断主要采用影像测量与分析、力学理论分析、力的测量与分析等方法,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诊断。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技术优化,解决运动员的技术训练问题,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在优秀运动员心理状态评价上,根据运动专项的不同,心理状态诊断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心理与神经疲劳状态、注意力水平、专项认知水平、心理技能水平、比赛心理兴奋点的状况、团队凝聚力等;2)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主要是指:根据训练目标和相应的训练计划,运动员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其竞技能力在比赛期间所出现的相对最高和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竞技状态的调整研究主要集中在训练经验和实验测试两个方面。研究重点介绍建立个体最佳竞技状态模型、赛前运动负荷调整、合理膳食调配与营养补充、竞技心理状态调控等方法;3)中国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研究特点表现在3个方面:注重优秀运动员个性特征研究,形成科研团队进行综合性研究和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运动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