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秀广播电视新闻稿件的采制过程,需要选择重要的题材、提炼深刻的主题和运用恰当的表现方法。其中,题材的选择是基础,题材先天不足,是很难采制出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稿件的。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大新闻改革创新的力度,挖掘新题材,丰富新语言,探索新手法,创造新风格。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养料、寻找线索、提炼主题"。本文就如何在挖掘新闻题材上下功夫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而新闻创作是记者根据题材制作新闻的过程,具有自我选择性。看上去,"命题作文"这个词似乎和新闻创作相距甚远,然而,在许多新闻采访过程中,由于客观因素限制,记者时常会遇到"命题作文"这种情况,有的是题材固定,有的是主题固定,因此无法进行自我选择。如何在这种"命题作文"下,创作出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呢?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离不开主题。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是新闻舆论导向的标志。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记者有主题意识,将有助于记者更好地进行采访和写作,提高新闻稿件的质量。带着主题采访,也有利于记者对材料的选择。主题的确立,有助于增强记者的采访主动权。记者心中有了一个主题,就会根据主题的要求取舍材料,选择最能表现主题的题材,使采访更加有的放失,更加易于深入发掘。主题的确立,有助于增强报道的深度。社会生活纷繁复杂,  相似文献   

5.
“同题章”,顾名思义是“同一个主题。同一类题材”的章,在这里,笔指的是对同一题材的新闻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新闻,顾名思义要新鲜,是读者未曾闻听的消息,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即时发生的新闻才有价值,有时候,过往历史新闻素材与当前的宣传主题紧密结合,提炼出具有新意和深度的主题,也能产生很好的新闻稿件。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历史题材都能出有价值的新闻,我们要学会选择,并在最佳时机推出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7.
袁灿 《新闻前哨》2001,(1):35-36
新闻摄 影作品包容 着它的新闻 价值、审美价 值、史料价值 三大内涵。个 性化表现则 是它整体价 值的主观表 现形式,也就 是在拍摄和 制作作品过 程中的意识 闪现和素质 体现。农村题 材的新闻摄 影作品,虽然 在摄影背景 和镜头具象 上,具有自身 的个性特点, 但在构图、用 光和人物塑 造方面,由于 受环境条件、 时空间隔和 人物表现的 限制,作品的 个性化表现,难于整体把握和重点突破。本人长期以来,专业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尤其对农村题材的摄影作品拍摄较多,也体会较深,现结合自己的社会实践和拍摄体会,就农村题材的新闻摄影作…  相似文献   

8.
新闻摄影伦理问题,具有"元伦理"和"应用伦理"的双重意义,在新闻摄影实践中,既需要用元伦理提升媒体从业人员的人文意识,也需要借助应用伦理的相关准则,开展具体的伦理评价。死亡题材新闻摄影的特殊性,也赋予伦理评价相应的特殊且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照片的刺激程度、施救的可能性指数以及公共性是评价死亡题材新闻摄影的三个伦理指标。  相似文献   

9.
柏杨 《视听界》2012,(5):105-106
新闻创优没有一定的程式可以套用,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比如新闻题材、新闻主题、新闻角度、新闻事实、新闻细节等,都可以找到一些基本规律。南京雨花广播电视台在多年的创优实践中,积累了一点经验和体会,与同行一起研究和探讨。一、抓准抓好新闻题材在创优实践中,业内同行形成一个共识,一件  相似文献   

10.
陈金松 《新闻导刊》2004,(6):26-27,37
一篇新闻能否成为精品佳作,题材选择固然重要.但从一定意义上讲。精心提炼主题则更为重要。如果说,题材犹如人的身躯的话。那么。主题便是人的脑袋和灵魂了。它是衡量章思想性、指导性和新闻价值的标尺,也是支配材料选择、篇章结构、体风格、语言运用及标题制作等各个写作环节的轴心。同一个题材,听取相同的介绍,掌握相等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陈亮 《新闻世界》2008,(7):61-61
时政新闻作为有关时事政治一类的新闻,题材较为严肃,由于其表现在版面上多数形式呆板,在可读性上缺乏社会新闻的“柔软度”,因此不少人将其称为“硬新闻”。时政新闻从内在属性上说,具有题材重大、政治性、政策性及服务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全国性重大题材新闻报道一直是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地市新闻网站,特别是国家一类网站中的地市新闻网站在围绕当地党委政府发展战略的同时,还必须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做好全国性重大题材的新闻报道。谈全国性重大题材新闻报道,这是老话题,可以说是老生常谈,很多人都提出了真知灼见。然而,更多人研究的是在新媒体的语境下,全国性重大题材新闻报道如何突破和创新。本文另辟奚径,从最基本的新闻价值入手,论述地市新闻网站如何通过"拉近""拉平""拉长"等三方面去做好全国性重大题材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3.
记者的首要工作是选择新闻题材,捕捉新闻题材,而选择、捕捉新闻题材实质上是记者对进入自己认识范围内的生活事实有没有新闻价值的判断。新闻价值的大小是衡量新闻题材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尺度。所以确定与捕捉新闻题材的过程也就是记者用新闻价值规律去筛选生活事实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有的媒体提出“导向正确,传播有效,公众信任,持续创新”的观点.增加了对新闻内涵的“宽度要求”,也是对新闻价值的重新审视。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新闻题材即新闻事实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甘 惜分在《新闻学大辞典》中 ,将“硬新闻”定义为 :“题材较为严肃 ,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按此定义 ,毫无疑问 ,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的一个种类。这个定义也表明 ,时政新闻从内在属性上说 ,有题材重大、能引起广大受众关注的特点。然而 ,在我国现实生活当中 ,长期以来 ,时政新闻 ,或者说重大新闻版并不很受读者欢迎。不少读者甚至觉得时政新闻版没看头。原因在什么地方呢?笔者以为 ,主要是因为在时政新闻报道过程中 ,过于注重宣传 ,忽视了新闻规律 ,忽视了受众的需求 ,因而时政报道往往表现为 :僵化、松…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的信息公开化程度日益提高,传播媒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媒体拥有独家报道亦是难得,特别是在重大题材的报道上。许多新闻题材由于信息来源基本是一致的,因此,各个媒体的报道更多的是雷同或相似。如何在重大新闻报道上一枝独秀,增强与报道主题相关联的新闻背景内容,进行比较、深入、分析、拓展,对背景资源进行再度开发,利用背景增加新闻的信息含量,提高新闻的厚重,才能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多出优秀作品、多出精品是各媒体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举措之一,也是新闻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经过多年实践和总结,笔者认为要出好的新闻作品,就要在加强策划、发掘题材、提炼主题、巧选角度、深挖细节、健全机制上下功夫,坚守工匠精神,打造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18.
易颖  董娟 《声屏世界》2009,(7):39-39
依据新闻内容的"加速" 新闻播音中的"新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消息、评论、通讯等体裁,其题材也极其广泛,包括国家政治、经济、民生、体育、文化等.在"提速"实践中应依据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新闻进行不同的"加速".例如.在播报体育类新闻或介绍赛事情况时,播音速度可有明显提高,从而体现出赛事的紧张气氛以引起受众的关注和进入比赛氛围.  相似文献   

19.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标准。新闻学释义为:“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具有的构成新闻特殊素质的总和,素质的级数越高,越丰富,价值就越大。”所谓新闻特殊素质就是它所包括的重要性、接近性、时效性和趣味性等等,新闻记者要根据新闻价值进行采访、报道,这是不言而喻的。如何才能把握住新闻价值?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们认为,新闻价值的实现程序,与传播者对新闻事实的及时发现、深入发掘、正确认识等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抓住典型新闻题材,及时发现新闻题材,深入挖掘新闻题材,从全…  相似文献   

20.
如何来开拓新闻题材,进而实现创新创优,是新闻界同行经常探讨的一个话题,这方面的探讨章也经常见之于报端刊物之间,但大多是从纯新闻理论角度来阐述,比如要坚持新闻正确舆论导向,要掌握当地中心工作动向等等,笔认为,这些都是正确的。但新闻题材的开拓,确实是一个比较难的课题,既有理论上的问题,也有实践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