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先秦道家生命观进行梳理,并对其体育养生思想进行分析.认为:《周易》和《尚书》对先秦道家生命观及其体育养生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生命价值观、生命存在观、生命本性观、生命机制观、生命结构观等生命现形成了道家“重人贵生”、“自然无为”、“自然朴真”、“阴阳气化”、“形神兼养”的体育养生思想.  相似文献   

2.
道家文化与中华传统体育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文化与中华传统体育理论吴光远中国传统体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与道家文化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传统的体育理论中无不浸淫着道家思想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即体育的本质、体育的方法及体育的目的。一、体育本质:求道之术“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传统体育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结合我国体育发展的现状,认为道家思想对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依然有借鉴之处,探讨了道家思想在现代体育领域中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章着重探讨了道家思想对体育文化的双重价值影响,一方面是道家思想中有许多关于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内容,这些内容通过以后的道教,对于以吐纳导引为特征的气功与武术等中国式的健身方法都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道家文化天生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体育的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体育思想深受湖湘文化影响.湖湘文化“躬行践履”的知行观促使毛泽东终身坚持体育锻炼;“探本究原”的哲理思想催生了《体育之研究》;“霸蛮”精神培育出毛泽东的蛮拙体育;“立德、修身”的传统升华了毛泽东对体育功能的认识;“经世济国”精神奠定了毛泽东体育为政治服务的思想.准确把握这种文化渊源,可以更好地领会和解读毛泽东体育思想,指导我国体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武术电视传播:文化为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讲用 《体育科研》2009,30(4):55-58
中华武术是受中国传统儒、道、墨、释等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一种体育文化,讲求武德伦理、自修兼济、艺术审美,蕴含着儒家的仁义思想,墨家的非攻思想,道家的自然思想,佛家的救世思想,强调身心一元;目前中国电视对武术以固定化栏目传播的主要是技击武术。对武术技击的放大传播从某种程度上戕害了武术文化,导致了受众对武术的误解,从长远来看不刹于武术文化的整体传承;在后奥运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武术电视传播需以“文化传播”为魂,采用“文化、技击、艺术”等多元传播形态,运用多种节目形式展现武术的“原貌”与“全貌”。  相似文献   

7.
几种体育教学思想的比较研究(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体育教学思想是指对体育教学价值、内容、方法的认识和见解。我国的体育教学思想经历了建国后五十年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二十年的发展 ,呈现出“百家争呜”的局面。在众多的体育教学思想中 ,本文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增强体质”思想、技术教育”思想、“快乐体育”思想、“培养能力”思想、“全面教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现就上述几种体育教学思想分述比较如下 :一、“增强体质”思想“增强体质”思想是指在体育教学中 ,强调“应以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导”的思想。这种思想视体育教学的本质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70…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学说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孔子的“以德治民”、孟子的“民为贵”、老子的“自然和谐”、“无为而治”都充满了和谐思想。儒家道家学说中的和谐思想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对今天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柔力太极球运动是一项新兴研发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运动项目,本文阐释了柔力太极球运动所蕴含的道家哲学思想,特别是《道德经》中的思想智慧,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反者道之动”的主旨是“反其道而行之”,是道家高明的思维方式,柔力太极球运动主动迎球、欲进先退、上下相成、左右相照的运动方式正以此为思想根源;(2)“柔弱胜刚强”是“反者道之动”的具体体现,是道家独特辩证法的体现,这正是柔力太极球运动以柔化力、以柔克刚的运动行为的思想根源;(3)道家哲学以“无为”为方法论的总原则,其最终目的却是“有为”,即“无不为”,柔力太极球运动的每一个技术动作的接球引化都完全顺着球的运行趋势同向而行,继之根据人体运行趋势完成抛发,这种通过依道而行、顺势而为的运动方式来战胜对方的思想根源正是道家哲学的“无为而无不为”;(4)道家哲学的起点是“无”,经过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最终还要回归于“无”,即“复归于无极”,这正是从事柔力太极球运动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以无胜有”“空灵无我”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0.
武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其认识论、方法论与道家思想发生了直接联系,形成了“以静制动,动静自如”;“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后发先至,崇下尚退”的战略理论。道家思想被认为是武术文化的理论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1.
同作为东西方文化下的人类文明成果,中国传统医学的思想与奥林匹克思想具有很多的共同点,其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二者共同对"整体观念"的追求.(2)二者都是在各自不同的轨迹中寻求"动"即发展.(3)二者都极力倡导在发展中坚持"辩证的思维".深入把握这些相同性一方面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风采,增加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消除分歧,促进和谐全球观念的确立,对于2008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乃至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另一方面,在二者的相互交流中,我们传统思想也可以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从而使中国传统医学发扬光大,扩大其在世界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并结合自身的实践体会,立足于"天人合一"思想,从太极拳的"道"、"德"、"技击"、"养生"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天人合一"思想对太极拳的统摄.指出"天人合一"思想使太极拳具有了浓厚的哲学内涵和浓郁的人文关怀.并以"国学"的视角进一步梳理太极拳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是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民族复兴中追寻民族文化闪光点的重要途径,也是太极拳最显著和最引以为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试论毛泽东的体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的赏析,可以看出,毛泽东的体育思想是由科学的体育观、鲜明的价值观、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辩证的人体观等组成。  相似文献   

14.
对现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理性认识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刘林箭 《浙江体育科学》2001,23(4):29-30,34
学校作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能脱离民族、时代的文化背景而存在,与其他亚文化形态一样,枚圆体育文化走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缩影,也是社会大文化中一个具体的组成部分。枚圆体育文化的生成发展既受到社会文化特性的制约。又有其自身的独特表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现状出发,针对全民健身的新形势,提出素质教育的“新思想”和教学课程建设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6.
通过2个试验检验思维抑制与思维表达对运动员自控损耗的影响.30名篮球专项大学生参与试验1,29名足球专项大学生参与试验2,被随机分配到思维抑制、思维表达以及控制组中.经过5 min的思维控制后,试验1的参与者完成Stroop任务,试验2的参与者完成Visual-CCPT任务.结果发现:思维抑制组较控制组在Stroop不匹配任务上出现更多的错误,思维抑制组较思维表达组和控制组在Visual-CCPT任务上出现更多的虚报.表明思维抑制较思维表达更“费力”,进而会损耗更多的自控能量;提示应多提示运动员想什么,而不是不应该想什么来进行思维调节.  相似文献   

17.
陈超 《体育与科学》2008,29(1):44-46
本文从法学的角度,界定了运动员社会保障的概念,探讨了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演进历程,剖析了当前我国运动员社会保障法规制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修改和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思想实行相应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与保证,也是贯穿教学改革始终的首要任务。本文在这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以期为高校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取得成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兴奋剂问题的理性思考(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兴奋剂问题一直困扰着体育道德和奥运精神的神圣,文章主要对兴奋剂问题进行理性思考,重点探讨兴奋剂使用的根源,坚定反兴奋剂立场。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为切入点,从道家思想的准则,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二个方面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历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中国武术发展到今天既是一个创造过程,又是一个思维过程,是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成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