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舆论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也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为达此目的,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但有一条我以为是必须强调的,这就是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上,需保持一种和谐有序的运动状态.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有多处谈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德育》2005,(8):6-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审、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要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还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备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话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相似文献   

3.
和谐是指事物各部分、各要素处在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致力于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在协调与促进状态下的社会生存状态,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学校的育人作用及社会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和谐学校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说和谐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和谐”是十六大报告中反复出现的词汇.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等。所有这些“和谐”,如春风拂面,让人备感亲切,也使人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谐社会必须处理好弱势群体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思想,就是“建立和谐社会,达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我们注意到,十六大报告中多次出现“和谐”一词。例如,在谈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谈到维护社会稳定时,强调要“完成改革和发展的繁重任务,必须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在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时,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新世纪头二十年我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目标.社会稳定是实现这一伟大奋斗目标的前提。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保持和维护好我国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二个先锋队”、“一个领导核心”、“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作为农业中专学校,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定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努力以服务“三农”为目的,以素质教育为主线,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基层党组织的作风建设,以党风带校风,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总结党80年奋斗的基本经验,全面分析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形势提出的重要政治观点和政治要求。认真实践这一观点,真正落实这一要求,使党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必须始终不渝地密切联系群众,贯彻群众路线,牢固坚持“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安徽工作时指出:“没有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不可能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也难以为人…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和谐发展,教育的和谐发展与人的和谐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建设和谐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大问题,而重视和加强农村教育又是建设和谐教育的关键问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一、重视和发展农村教育的时代背景(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就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出了具体部署:“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是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全国各行各业都要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作出贡献。教育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应在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中,起到基础作用和先导作用,而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侨建小学应怎样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培养合格人才作出贡献呢?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更加强调各项事业和各方面要素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进步目标,也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宗旨的社会境界;坚持经济建设和化建设的同步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明、政治明和精神明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尖锐地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要求。党的建设实践中遇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来自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揭示了这一变化:“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  相似文献   

14.
贯彻十六大精神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描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我们要按照十六大报告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又是一年芳草遍地春风绿。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是2003年了。 刚迈进2003年,中国就发生了一件历史性的大事:党的十六大召开了。党的十六大是在总结了过去十三年的经验基础上召开的,同时,也在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提出了用15年的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目标,但更是一个平实而具体的现实,是一个贴近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这个“现实”,就是人民,就是与人民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十六大”精神之所以鼓舞人…  相似文献   

16.
《政治课教学》2003,(6):48-4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了全面阐述。归结起来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二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三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四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内容最系统、最全面、最准确的诠释。但是,这些内容除了GDP要在20年内再翻两番是一个量…  相似文献   

17.
高校理论战线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第一次使用“政治文明”的概念,并第一次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鲜明地勾画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方向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作出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理论观点的概括和总结,为我们指明了今后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政策法宝,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体现了当代最先进的社会发展观。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劳动关系的和谐,维护非公企业员工的合法权益是劳动关系和谐的关键所在。今年初胡锦涛总书记对工会工作有一个重要批示:“完善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很有必要。”因此工会在建设者与劳动者之间搭建和谐之桥,日益彰显其必要性。一、工会搭建和谐之桥的意义所在改革开放以来,非公企业的企业主与员工,亦即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社会主义劳动者,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完善社…  相似文献   

20.
《邢台学院学报》2015,(1):30-33
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现象,作为执政党,我们党围绕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和努力。要想实现社会和谐稳定,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推进社会公平,大力建设和改善民生,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民生问题,协调好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就一定能推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