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在职人力资本特性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宁宁  赖晓 《科技与管理》2009,11(6):112-115
为了总结企业在职人力资本特性如何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方式的一般规律,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一般假设,分析了企业在职人力资本的基本属性、企业技能的一般状况,同时构建了基于两者的互动关系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分析框架,研究提出的4种不同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对如何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将人力资本投资分为增值性和保值性投资两类,将人力资本分为能力型和数量型,以四川、广东两省的企业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探索了中国背景下前导性战略导向和人力资本投资以及人力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高前导性的企业在以招聘为主的保值性投资和以培训为主的增值性投资上的水平都较高,其人力资本水平也更高;人力资本投资在前导性战略导向和企业人力资本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投资,一个经济学悖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本从人力资本价值的构成分析入手,分析了人力资本内生价值和外生价值的成因,确认了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在讨论了人力资本产权界定中可分离论和不可分离论的局限后,根据投资背畏提出了人力资本产权包括人力资本私有产权和非人力资本私有产权的二元化界定论,最后,通过收益细分确认了各部分产权的收益及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闫淑敏  段兴民 《预测》2002,21(3):4-8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可分为政府、企业、家庭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家庭是最直接的投资者和受益者。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对教育、健康等多方面的投资,其中教育投资对提高人力资本的存量起着非常重要和直接的作用,而健康投资则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的最基础的投资。本文人微观投资主体-家庭入手,收集了大量资料,通过比较分析,全面考察了中国城镇家庭教育投资和健康投资的历史和现状,总结了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总体特征,并对家庭教育和健康投资的收益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5.
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系统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3):94-96,99
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思想,本文探讨了高新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系统与技术创新战略之间的契合关系。高新技术企业如果在选择开拓型、分析型、防御型技术战略时,采用与之相契合的累积型、协助型、效用型人力资本投资系统;在选择差异化、集中化、成本领先技术战略时,采用与之相契合的投资型、参与型、吸引型人力资本投资系统,就能确保其人力资本投资能够有效地支撑和服务于将采取的技术战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成为高科技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然而,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分析了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类型、产生原因,提出了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防范对策,对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价值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在对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特征和基于价值链的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策略,旨在为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升人力资本投资价值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人力资本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分析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社会化的内在原因,探讨实现人力资本投资社会化当前应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试析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所谓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是指投入一定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发人力资本,但在未来若干年投资成本因若干原因不能预期回收的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不同层面分别探讨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性以及风险的防范,以期使人力资本投资行为更加理性化,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  相似文献   

10.
以人力资本理论为依据,系统分析了民营科技园应该如何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架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人力资本投资体系以及如何营造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1.
涂玉龙  陈春花 《科研管理》2016,37(8):103-112
本研究围绕“寻求推动处于成长关键期的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这一基本研究问题,以家族性、家族企业文化和家族企业绩效为投射焦点,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家族性、 家族企业文化与家族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以广东157家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识别了家族性与家族企业文化,家族企业文化与家族企业绩效,家族性与家族企业绩效间相互影响的具体变量,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验证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家族性对家族企业文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族企业文化对家族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族性对家族企业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家族性与家族企业文化存在正相关关系,并对家族企业绩效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兵  徐金发  章清 《科研管理》2005,26(1):53-59
CEO继任是企业成长发展中的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CEO的管理能力和企业家才能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长和绩效。正因为如此,对CEO继任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CEO继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前任离任和后任继任两个相继发生的事件所组成。归纳国外关于CEO继任问题的研究,一般从两个方面来描述CEO继任模式:一是继任者的来源;二是前任CEO离职时的情境。继任者的来源一般分为内部继任者和外部继任者。前任离职的情境一般区分为强迫更替和自然更替。所谓强迫更替是指CEO不情愿地被免职,自然更替是指CEO志愿退出CEO的职位。因此,国外研究一般将CEO继任模式分为四种类型,即(1)志愿离任、内部继任,(2)志愿离任、外部继任,(3)被迫离任、内部继任,(4)被迫离任、外部继任。关于CEO继任模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比较多的研究认为,非常规(强迫离任)会显著影响企业绩效,可以促进企业绩效提高;常规继任(志愿离任)不会引起企业绩效的变化。外部继任与企业绩效有显著相关,内部继任与企业绩效关系不大。George boyne and Jay dahya(2002)对公共组织CEO继任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的研究认为,CEO继任受外部约束的限制(如法律、政府税收政策等)和内部约束的限制(如CEO的正式职责、权力集中的程度)。新任CEO继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是通过一系列策略改变而实现的,这些策略包括采用一种新的组织结构、新的流程、聘用新的人员到高的职位或采取一种新的财务预算等。综合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得到一个进一步研究的理论框架:企业CEO继任模式受多种约束条件的影响,一是企业外部约束,如行业的竞争性、行业的企业数量以及职业经理人市场的成熟度等;二是企业内部约束,包括企业的经营绩效、企业规模、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企业的文化取向、企业的绐理结构等。这些内部和外部约束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企业CEO的继任模式。CEO继任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途径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结构、企业流程、人力资本和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而实现的。对于以上各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向和强度,有待于作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的自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识别力维度、资源整合力维度、管理控制力维度和持续创新力维度构成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的四力维度结构。企业战略转型能力具有自组织特征,企业战略转型能力现状、四力维度结构和外部环境的随机涨落因素,从总体上决定了企业战略转型能力跃迁的方向、速度和水平。企业战略转型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序参量,其演化表现为势函数和非平衡相变。中国企业必须重视战略转型能力的培育,以便能成功实施战略转型和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14.
叶建华 《科研管理》2017,38(10):119-127
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后,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公司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成为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公司不确定性、非效率投资与资产定价的关系。研究发现:(1)公司不确定性显著加剧公司非效率投资(尤其是过度投资),这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最明显;(2)公司非效率投资对企业价值的负向影响源于公司过度投资,这在市场投资者情绪低落期最明显;(3)公司投资不足显著正向影响企业价值,这在投资者情绪低落期更明显。本研究丰富了公司非效率投资、资产定价和行为公司金融研究,对企业高管、投资者以及监管者均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项后军 《科研管理》2010,31(4):173-180
摘要:产业集群有助于群内企业创新一直是集群文献中体现集群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理论,本文从核心企业的视角出发对此进行了重新研究。发现核心企业阶段,现有文献中所强调的集群因素对核心企业创新虽然仍具有正向影响,但其影响已经相对较弱,且其作用机制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有的直接作用方式转化为间接的作用方式,本质上需要通过核心企业规模成长的中介作用才能对核心企业创新产生影响。这实际上意味着随着核心企业成长,群内企业的分工与定位更为明晰,并使得集群对企业创新的支持作用方式也发生了相应地改变,核心企业越来越担负起整个集群创新的发动机作用,创新主体也从集群整体层面重新又回到了企业个体层面尤其是核心企业这类特殊的企业上。这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强调整体层面的“集群式创新”理论恐怕已经很难再具有其原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企业成长的知识结构模型及其启示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知识结构是剖析企业成长的内在机理和外部调节的全新视角,是对现有企业成长理论的创新和深化。在知识结构演化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中,知识存量是企业成长的必要条件,企业内外部知识结构的互动就是企业成长的真正机理。文章还认为增加知识存量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人力资本流动自由度以及选择好产业领域,是促进我国企业快速持续成长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7.
广告支出、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理论分析表明,广告支出、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并且广告和研发支出的作用会受到企业规模和控股股东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而广告支出与企业绩效没有统计上显著的关系。就规模而言,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之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仅存在于小企业中;在大企业里,广告支出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就控股股东而言,在非控股企业里,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在控股企业里,广告支出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回顾了企业规模、效益、年龄和企业生存文献的基础上,对已有的观点做了总结,然后依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分别从企业平均预期寿命和Logistic模型两个方面研究了我国企业规模、效益、年龄和企业生存的关系。结论是:企业规模与企业生存正相关;企业效益与企业生存并非正相关;企业年龄与企业生存存在非线性关系,随着企业年龄的增长企业生存能力总体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  相似文献   

19.
吴建祖  肖书锋 《科学学研究》2015,33(10):1538-1546
研发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企业绩效不仅受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还受研发投入波动的影响。基于企业的注意力基础观,运用2007-2013年中国202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结合事件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分析研发投入跳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研发投入跳跃越大,则企业绩效越高;决策者双元性创新注意力在研发投入跳跃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企业作为一种知识产权保护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建安 《科研管理》2002,23(2):83-93
由于法律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相当有限,因而知识在市场交易中常常易于被侵占或盗用,在此情况下企业这种制度安排便应运而生了。当知识交易在企业内进行时,企业能够通过一套自身特有的机制来保护其知识和知识产权免受侵占。为了阐明这个观点,本文着力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对企业的产生、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和企业内部的契约安排等问题进行了重新探讨.以揭示它们与保护企业的知识和知识产权的关系。此外,本文还分析了企业保护其知识产权的成本,并论证了企业能够在保护的收益,与成本之间作出权衡,以确定保护的强弱、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所以,本文的结论是,企业乃是一种知识产权的保护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