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馆员发展不仅能实现馆员生态人格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能不断丰富和完善生态馆员的内涵,实现馆员服务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其依据是生态本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平衡理论。其发展应遵循人本与体验相结合、发展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生态文化、生态目标、生态价值、生态行为、生态实践、生态服务、生态制度、生态素质的发展战略,构建生态馆员发展系统及系统内生态馆员与生态因子的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和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2.
馆员生态发展不仅能实现馆员生态人格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而且还能不断丰富和完善馆员生态发展的内涵,实现馆员服务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其依据是生态本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平衡理论.其发展应遵循人本与体验相结合、发展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生态文化、生态目标、生态价值、生态行为、生态实践、生态服务、生态制度、生态素质的发展战略,构建馆员生态发展系统及系统内生态馆员与生态因子的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和相互发展.  相似文献   

3.
生态流是生态图书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稳定、良好的生态流(物质流、人口流和信息流)为基础,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而促进生态图书馆全面、科学、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生态伦理的视角对公益广告进行了全新的解读。通过大量公益广告实例的分析总结出公益广告天人相谐、仁爱生命、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生态伦理诉求,并对公益广告生态伦理价值进行了探讨,提出公益广告"呼唤生态道德回归、强化生态伦理责任意识、倡导合理的生态伦理秩序、传播生态伦理精神"等四方面生态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依据生态学说,将全宗视为类似文化物种的生命有机体,以馆藏档案生态系统模型为背景,对全宗生态语义、结构、特质及功能进行分析,阐释所蕴含的生态机理,以借鉴生态理念,丰富和深化全宗理论,为档案资源建设拓展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邓静秋 《新闻世界》2013,(4):230-231
20世纪以后,面对资源匮乏与生态危机,人类社会又重新开始反思近代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生态议题再次成为人类发展的重点议题。本文以日本生态动画为对象,探讨与反思生态理念的发展变化,其对中国生态传播和生态价值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超琴 《大观周刊》2012,(49):17-17,46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揭示了人与自然辩证的关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我国领导人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新认识。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要价值则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事物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并通过认识和实践,使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增加生态文化的色彩,使生态文化具有重要性、紧迫性、多样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独立篇章系统提出了今后5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本文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提出了公共图书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公共图书馆有责任和能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俄罗斯国家公共科技图书馆(RNPLSaT) 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已有二十多年时间,且参与形式多样,包括建设专门的生态网站、生态信息中心、生态文献信息资源,实施生态环保项目计划,开展生态信息服务、生态环保教育,带领图书馆界开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等。RNPLSaT 的做法和经验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启示包括:思想意识上重视参与,找准职能定位,探索创新参与形式与方法,强化与外界的联合、合作,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交流,发挥现有生态环保图书馆的示范作用。表4。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10.
生态博物馆的拓展或另类: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崭新模式的生态博物馆及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自诞生之日起即受到业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么,生态博物馆与文化生态保护区两者之间有何共性和差异呢?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否就是生态博物馆的拓展抑或是另类呢?对两者的辩析和考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其本质和内涵,这对中国生态博物馆或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生态主题和人文精神在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风之谷》到《幽灵公主》,生态意识和人文精神几乎已经渗透入宫崎骏的每一部作品中.宫崎骏受日本人的生态观念和个人成长经历影响,在其动画电影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人文主义.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人文主义是一种全新的观点,本文将“生态意识”和“人文精神”相结合,探源充满奥妙的宫崎骏动画世界.  相似文献   

12.
祝清亮 《出版参考》2009,(16):32-32
生态问题是当今人类所共同面临和关注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社会问题,无论西方还是东方的政府组织和专家学者,无不对地球环境生态的日益恶化作出了强烈反映,表现在政治层面,就是生态问题被纳入到政治的视野和范畴体系中,许多政治学者以强烈的热情和责任感开始了对生态政治问题的理论建构。然而正如同“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一样,当我们把环境生态问题纳入到政治学的视野、致力于生态政治学建构的时候,还需要用生态学的视角和智慧来考察一下政治学本身,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媒介生态视角出发,认为媒介生态作为整个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竞争和相互利用,媒介生态系统本身以及与外部生态关系的平衡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而影响到生态城市形象的构建。并提出,通过以媒介生态整体观定位生态城市、以媒介生态互动观传播生态理念和以媒介生态规划观构建城市景观等三个方面,处理好城市功能与生态、人文的关系以及城市物质要素和复合要素的关系,进而构建出生态城市的完整形象。  相似文献   

14.
生态美学研究就是用生态学的原理和观点观察、分析、反思和反映人类面临的精神、社会和自然生态现状和生态问题,并对解决生态问题提出见解和方法,引导人们解决各种生态问题,追求精神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平衡与和谐。当下电视艺术理论美学观念陈旧,导致电视生态系统出现诸如混乱的商业化炒作等现象,电视生态系统内部显得危机重重,进而导致自然、社会、精神等方面的生态灾难进一步加剧。将生态美学引入电视艺术理论的研究中,能帮助解决人类精神生态危机的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15.
袁侃 《编辑之友》2017,(12):54-58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新型主流媒体”思想与作为意识形态的生态理念有着高度的互通关系.在当前纷繁芜杂、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型主流媒体”论述中,以生态理念诠释中央“新型主流媒体”思想的深刻内涵,对于正本清源、把握方向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文章认为,在生态学的视野下,新型主流媒体应当是有机联系、多样共存、循环开发和具有生态竞争力的媒体.在生态结构维度上,应当重构媒体与环境之间的强链接关系,推动媒体自身各生态子系统的系统化整合;在生态位势维度上,应在差异化生存和生态位扩充两个方面打造可持续竞争力;在生态营养维度上,应着力构建新型业务链和新型业务网,以更好地整合开发内外部各类资源.  相似文献   

16.
我国健康类电子杂志总体上占据较大的潜在需求生态位,但是单个电子杂志的生态位宽度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需要进行生态位分化;需要其资源生态位和技术生态位的相互协调,形成合力.这样才能最终占据有效的实际生态位,形成媒介物种的良性竞争环境,并最终推动我国健康类电子杂志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生态传播从西方引介入中国,迅速发展,其研究成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但中国的生态传播研究仍需进一步探索和拓展,在借鉴西方经验之时更应该立足本土,亟待汲取包括儒家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营养汁液,结合我国现实问题,充分挖掘传统生态资源,对当前严峻的环境危机给出有益启示。同时,要重视并借助于传媒的效用,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对大众进行引导。生态传播具有公共性、公益性、科学性、现实性、引导性等特征,加强对生态传播的研究,可以极大助推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生态转型是出版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实现生态出版产业为目标,提出了出版产业生态转型的对策:由产品导向转变为功能导向,完善产业结构、构筑生态出版产业链,加快出版集团的生态化重组,加快建立生态出版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9.
受到哲学思潮、生态现实的影响,“生态”意涵的变化也实现了以生态论为视点的媒介观变化。媒介环境论以媒介构成主义将媒介环境视为感知环境、符号环境和社会环境,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媒介观认为“生态=环境”。生态批评论主张以后人类主义立场审视生态,即“生态≠环境”,区别于环境的结构功能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生态是系统论视角主要探讨各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和过程;由此衍生的生态媒介研究对媒介物质技术性的强调深化了对媒介-生态关系的认识。“生态媒介论”延续了后人类主义的立场,认为生态是动态互联的媒介,这一媒介观对重新审视媒介技术性、非类人化智能、媒介世界主义等议题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厦门市生态文明形象的媒介构建模式,以腾讯、新浪、搜狐、网易四大门户网站,2006至2015年十年间的生态新闻标题为研究样本,使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方法,探讨生态新闻的报道框架、议题类型、话语策略和修辞方式。研究发现,厦门生态文明形象以正面形象为主,中性形象为辅。政府是生态文明传播的积极推动者,生态形象事关政府形象。通过选择权威信源、多元修辞技巧和消息体裁,媒介和政府表现出公共传播的策略性。最后,生态议题引进更多的参与主体、切实开展生态传播效果调查,以及提高深度调查报告的比重,这些措施能进一步促进生态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