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湾战争早已结束,但为争取在以后的战争中能更自由地采访报道的战斗却在美国继续进行,新闻界对国防部的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可以说方兴未艾。海湾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就有15个新闻单位驻华盛顿的办事机构负责人联名写信给美国国防部长迪克·切尼,抗议国防部对海湾战争中采访新闻的限制。到去年末,又有17位美国大众传播媒介的头面人物联合写信给切尼,并送上一份报告,说海湾战争是“现代美国历史上最为隐秘的重大战争。”他们甚至还要  相似文献   

2.
海湾战争吸引了大批新闻记者去进行战地采访,据说美国记者(包括电视记者)多达约千人。战争结束后,不少美国记者感叹地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部队打赢了,而新闻记者却战败了。这个讽刺性的评论,反映了美国以及英法等国记者普遍的不满情绪,因为他们认为美国国防部和海湾战地的美军司令部捆住了他们的手脚,无法忠实地完成报道任务。自从越南战争以后,在战事新闻的报道问题上,美国政府和新闻界的对立状态便逐渐形成,并越来越尖  相似文献   

3.
海湾战争吸引了大批新闻记者去进行战地采访,据说美国记者(包括电视记者)多达约干人。战争结束后,不少美国记者感叹地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部队打赢了,而新闻记者却战败了。这个讽刺性的评论,反映了美国以及英法等国记者普遍的不满情绪,因为他们认为美国国防部和海湾战地的美军司令部捆住了他们的手脚,无法忠实地完成报道任务。自从越南战争以后,在战事新闻的报道问题上,美国政府和新闻界的对立状态便逐渐形成,并越来越尖锐。美国军方一些领导人对于20多年前在越南的惨败一直耿耿于怀,认为美国新闻记者享受了太多的自由,造成了多次泄密和煽动了国内的反战运动,因此新闻  相似文献   

4.
“唐老鸭”者,唐师曾也。我的同行,新华社摄影记者。因他看似憨憨的、点子特多,被人们借唐字而称之为“唐老鸭”。因他在海湾战争时,数度请命,独赴中东,使广大读者在海湾战争期间读到和看到了我们自己的战地报道和照片。风萧萧兮赴海湾日前,老鸭离京来河南报道水灾,同行相见,夜晚的话题又回到中东。去年8月伊拉克侵占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  相似文献   

5.
自今年1月17日战争打响以来,有关海湾战争的消息一直是美国报纸、广播和电视的头条新闻,有关“沙漠风暴”的报道连篇累牍铺天盖地而来,海湾战争成了人们最热门的话题。美《洛杉矶时报》公布的时代明镜新闻兴趣指数的调查表明,有50%的美国人看电视中有关战争的报道上瘾,21%的人说他们无法集中精力干工作或做其它事情。  相似文献   

6.
受重创的美国新闻界早在海湾战争爆发前一个多月,美国《华盛顿月刊》杂志就断言:如果海湾战争爆发,第一个遭到打击的将是美国新闻界。开战后,从西方新闻界的战争报道来看,《华盛顿月刊》的专稿可说是不幸言中。据美联社报道,战争期间在沙特约有700名西方记者,其中只有100多个被列入联军“新闻采访共享圈”(Pool)的记者才有资格在军方严格限制下进行战地采访。其它记者只能利用上述记者采访来的材料。然而不管那一类的记者,采访行动都受到军方的控制,违反军方纪律记者被抓被扣被赶的事件已多次发生。《泰晤士报》记者华克报道说,有一天6名美国陆战队员将一名曾经采访过阿富汗内战的摄影记者团团围  相似文献   

7.
予测性新闻的启示海湾战争中,国际新闻界大显身手。各种媒体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一开头就有人说这是另一场大战——新闻大战。新闻报道使海湾成了全球公众注意的焦点,通宵达旦守候电视实况报道的大有人在,连面临期考的中学生也无心复习功课而专心收听广播。可以看到:从去年8月2日伊拉克挑起事端开始,新闻报道不仅对和、战的抉择产生一定影响,对国际政治经济战略的制订,甚至对军事指挥也产生相当的影  相似文献   

8.
令全世界瞩目的海湾战争已经结束了,但美国新闻界与军方的战斗却仍在进行。在海湾战争之前和整个进程中,新闻界和国防部就相互攻击,一方使用的武器是“新闻自由”,另一方使用的武器则是“国家利益”。虽则几经交手,互有让步,但战争一结束,新闻界还是向纽约地方法院提出起诉,控告国防部在海湾冲突中违宪。美国新闻学者迈克尔·马辛说,这个官司肯定  相似文献   

9.
1月16日格林威治时间23时30分,即巴格达时间17日凌晨2时30分,20余架美国空军隐形战斗轰炸机向仍在沉睡中的巴格达投下了第一批炸弹,海湾战争从此爆发。5分钟后,美国有线电视公司(CNN)驻巴格达记者率先向全世界报告了这一消息。从此刻起,美国新闻界全力以赴地投入了海湾战争报道。一个多月来,美国官方特别是五角大楼对新闻报道实行了空前严格控制;与此同时,人们看到美国关于海湾危机的新闻报道规模之大,新闻界与官方步调一致,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令全世界瞩目的海湾战争已经结束了,但美国新闻界与军方的战斗却仍在进行。在海湾战争之前和整个进程中,新闻界和国防部就相互攻击,一方使用的武器是“新闻自由”,另一方使用的武器则是“国家秘益”。虽则几经交手,互有让步,坦战争一结束,新闻界还是向纽约地方法院提出起诉,控告国防部在海湾冲突中违宪。美国新闻学者迈克尔·马辛说,这个官司肯定会不了了之,但它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借此提请美国公众注意,军方可能把“新闻自由”完全葬送掉。  相似文献   

11.
1991年1月17日,硝烟弥漫的海湾战争爆发了,随即一场强手如林的国际新闻媒体角逐战也开始了。在这场新闻角逐战中,新华社以全方位、多角度、迅速、充分、全面、客观的报道,赢得了国内外媒体的一致好评,中央领导同志对新华社的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参加海湾战争一线报道的新华社战  相似文献   

12.
海湾战争的爆发震动了全世界。尽管在此之前人们并不愿意看到战争发生,但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渴望能看到这场战争的电视报道。当那些弹雨纷飞的场景呈现在眼前,导弹尾部的亮弧在屏幕上划过,炸弹爆炸的声音穿进耳鼓,一个醒目的标记一CNN也映入了观众的眼帘相脑海。这是美国有线新闻电视公司的英文缩写,全称为Cable News  相似文献   

13.
新闻自由概念的形成和实践在美国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美国新闻界对于越战和水门事件的报道是美国新闻自由沉沦的两个历史转折点。格林纳达入侵、海湾战争、对南联盟轰炸中逐步升级的战时新闻管制则是美国新闻自由沉沦的三部曲。美国由长期鼓吹国际间的新闻“自由流动”而堕落到了国际新闻传播的专制主义 !美国仍然不乏富于敬业精神的媒介工作者和正直的有识之士在媒介上发表一些反映真相和不同意见的报道、文章 ,只是这些往往被主流媒体的鼓噪所淹没罢了。  相似文献   

14.
海湾战争中,CNN以其迅速而大量的独家新闻,在西方新闻界声誉鹊起。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新闻机构?它的负责人是谁?请看李赤《CNN的老板特纳》一文。  相似文献   

15.
自海湾危机以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对有关海湾的局势进行了大量报道。北京时间1月17日7时30分,海湾战争打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当日8时18分10秒开始将战争爆发的消息向全国报道。随之,广播电视大规模的有关海湾战况的报道在整点新闻、半点新闻、插播新闻中向公众报道。这在我国近年来有关重大突发性国际新闻报道中尚属首例。对这次海湾战争爆发以来,广播电视有关报道效果进行一次受众调查,无疑是具有重大的意义。通过广大受众对报道效  相似文献   

16.
二海 《航空档案》2004,(11):84-85
海湾战争可说是近年最大规模的高科技局部战争,引发了许多军事迷,特别是武器迷。不过因为联军胜得太漂亮了,导致很多军事迷在讨论时,总喜欢拿出一些看起来很正确其实却不是对的例子。例如说,海湾空战时,伊拉克的MiG-29几乎都是一起飞就被F-15或F-16击落,  相似文献   

17.
法拉奇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的记者和女作家,她以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蜚声世界文坛,是国际新闻界一颗耀眼的明星.曾两次获得意大利最高新闻奖--"圣·文森特"新闻奖,有关海湾战争的报道获得麦西纳最佳新闻报道奖.她的<风云人物采访记>一书被美国的教授们作为讲解采访技巧的典范作品.解读法拉奇的新闻作品,可看出她丰厚的文学底蕴为其拓展了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文学的视点使其新闻作品更具穿透力,更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和剥离事物,看到了许多记者"看不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正>新闻瞬间发生,亮点层出不穷。对国际新闻界来说,今年上半年又有哪些新话题呢?笔者通过对大量海外主要新闻媒体的报道和学术主期刊文章的研究,大致概括出国际新闻界  相似文献   

19.
国际新闻圈     
苏联《共产党人》杂志最近一期发表署名文章,批评新闻界没有报道瑞典的养老金制度比苏联优越,并把美国国会只说成是「百万富翁的俱乐部」。文章说,「公开化」政策给了记者写国内报道时更多的自由,但对大量国际问题的报道却显不足,比较片面。如果苏新闻界对国际问题,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报道更客观、全面些,那么将会使英国广播公司和美国之音等外国电台在苏联的影响下降。  相似文献   

20.
法 拉奇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的记者和女作家 ,她以新闻报道和文学创作蜚声世界文坛 ,是国际新闻界一颗耀眼的明星。曾两次获得意大利最高新闻奖———“圣·文森特”新闻奖 ,有关海湾战争的报道获得麦西纳最佳新闻报道奖。她的《风云人物采访记》一书被美国的教授们作为讲解采访技巧的典范作品。解读法拉奇的新闻作品 ,可看出丰厚的文学底蕴为其拓展了广阔的艺术表现空间 ,文学的视点使其新闻作品更具穿透力 ,更善于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和剥离事物 ,展现出了许多记者“看不到”的东西。法拉奇的新闻作品深受新新闻主义的影响。新新闻主义是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