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rown&Gilman(1968)认为权势差别存在于一切社会制度中,它决定着交际中对称呼的选择。选择适当的称呼可以显得礼貌,从而维护交际参与者的面子。但是由于不同文化构成权势、对等的因素不同,对面子礼貌的解释不同,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称呼规则。本文从权势对等及面子和礼貌角度对日英汉三种语言在称呼使用频率、使用方略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原因进行了尝试性分析。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不同语言的称呼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礼貌称呼的语用学解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称呼语本身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但制约称呼语礼貌使用的在很大程度上是语用学的礼貌原则,社会关系坐标仅仅是一个参数。我们认为称呼语是否用得有礼貌关键在于对其的使用是否在一定语境里,参照一定的社会关系,遵循了相关的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Geoffrey Leech的礼貌原则理论,通过对《红楼梦》中称呼语进行分析研究,论述了礼貌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红楼梦》中尤其是元春与贾政之间称呼语不一定在礼貌原则中得到投射,发现称谓语的使用是动态的,由语用距离决定,具有可变性。  相似文献   

4.
古汉语中的礼貌称呼规定得很严,而且比现代汉语多得多。这些称呼,既反映了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制度;又反映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很注意以礼待人。因此,研究古代的礼貌称呼对于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借鉴作用。第一人称谦称  相似文献   

5.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西的生活习惯及礼貌用语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本文从礼貌的定义及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了汉英礼貌用语在称呼、谦虚与客气、隐私及交际等方面的语用差异。  相似文献   

6.
“姓+称呼语”传达说话者起码的尊敬和礼貌,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称呼模式,但并非所有的“称呼语”都能和姓搭配面称。在影响“姓+称呼语”结构的因素中,地位、年龄、亲疏、音节等因素是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7.
称呼语是言语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对称呼语的研究罕有涉及到关联理论的范围内。该文从关联理论中关于认知和语境的理论角度出发,探讨交际中称呼语的礼貌和言外之意的交际功能。本文拓展了称呼语的研究范围,也拓宽了关联理论的实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礼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和文化中,但不同文化中实现礼貌的方法和礼貌的衡量标准却有所不同.从礼貌与禁忌、礼貌与称呼、礼貌与恭维等三个方面对汉英礼貌用语的对比中可以发现礼貌是相对的,具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得体才是语用的最高原则.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引进与言语行为相关的礼貌概念,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礼貌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准确、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交际策略,从而尽可能避免交际冲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语言与文化相依相存。礼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基本语言表现形式——礼貌用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差异性。本文拟从称呼语、招呼语、告别用语等日常对话用语论述礼貌用语在德汉两种语言中的语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浅谈德汉礼貌用语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0.
夏鹏铮 《文教资料》2009,(20):51-52
礼貌原则具有普遍性,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共性,但不同的社会背景又使礼貌的语用和文化价值具有差异,易导致语用失误.本文从英汉称呼语的对比入手,探讨礼貌原则在中西文话中的语用差异.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先做人,后做事。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先学会“做人”,懂礼貌,这样才会“人见人爱”。春节期间正是教育孩子礼貌、与人和睦相处的好机会。亲爱的家长们,一起来看看,如何让孩子“人见人爱”吧:一、教孩子会称呼俗话说,“入庙得拜神,进屋要问人”,教孩子会称呼、问候人是最重要的。春节期间亲人大聚会,怎么教孩子称呼亲戚朋友、祝福长辈呢?比较常见的亲人,孩子都会称呼。还有的客人孩子不常见,这就要靠父母提前教导该怎样称呼。由于一些称呼孩子平常少用,叫的时候比较口生。如果你等与客人见面了才教孩子称呼,孩子或许…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变化,日常言语交际中“美女”“帅哥”等称呼语流行起来。文章以汉语中的流行称呼语“美女”为对象,重点从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和礼貌原则等语用学视度,解读流行称呼语,旨在指出:流行称呼语在互动性人际交往中,具有很强、很丰富的动态语境特征与鲜明的时代特征;流行称呼语在使用过程中如何以言行事以及如何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3.
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中的差异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英汉两种文化之差异出发,就Leech的英语语言文化中的礼貌原则和顾曰国的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原则作了比较研究,剖析了两种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中的准则侧重、隐私、称呼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表现,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地使用礼貌用语,从而促进成功的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14.
称呼语是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于日常交际有着重要影响,称呼语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在跨文化规约中使用称呼语必须遵循不同的民族礼貌规范,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加强对称呼体系及其背后的民族文化的了解,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的失误,这对培养人们得体的称呼语使用能力具有重要的交际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语言交际中的两大原则。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人们使用商务英语时很容易误用模糊语、称呼、语态、语气和礼貌用语。只有遵循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并全面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人们才能避免语用失误,顺利沟通,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英汉两种文化之差异出发,就Leech的英语语言文化中的礼貌原则和顾曰国的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原则作了比较研究,剖析了两种礼貌原则在英汉语言文化中的准则侧重、隐私、称呼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表现,有助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地使用礼貌用语,从而促进成功的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17.
礼貌原则是人们顺利进行言语交际的基础,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对英汉两种有代表性的礼貌原则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两种礼貌原则的差异,并在比较英汉礼貌原则的基础上,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问候语、称呼语、谈话内容、赞美回答语和感谢回答语五个方面礼貌用语的差异,从而有助于人们成为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者。  相似文献   

18.
礼貌作为一种普遍现象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人类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文化背景下表示礼貌的方式方法以及人们用以判断礼貌的标准具有很大差异。从命令式的使用、邀请和感谢言语行为以及称呼四个方面对英俄礼貌的不同之处进行对比,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为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和外语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礼貌准则是人们衡量言语交际是否得当的一条重要准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在不同的文化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比较英汉礼貌准则差异的基础上,分析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问候语、称呼语、谦语与敬语、委婉语四个方面礼貌用语的差异,并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实例,探讨英、汉礼貌用语的互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称呼语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呼语是社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称呼语也不同。本文通过对英汉称呼语的比较.讨论了影响两种语言使用的因素和礼貌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