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报载,上海市《故事大王》杂志社为确保作者收到稿费而实施了《稿费收据》制度:该社给作者汇稿费的同时,还寄给作者一式两联的《稿费通知单》和《稿费收据》。在《稿费通知单》内写上了被采用稿件的标题,并告知稿费已由邮政局汇出,请作者“收到后在收据联签字或盖章,退还我社”。在《稿费收据》内有作者的准确通讯地址和“收款人签字或盖章”的栏目。多年来,《故事大王》杂志社一直坚持实行这一制度。读了这则消息后,笔者被该社对作者高度负责的精神所深深感动,并情不自禁地道出一句:“妙哉 !《稿费收据》。”   近些年来,笔者…  相似文献   

2.
报载:上海市《故事大王》杂志社为确保作者收到稿费而实施了《稿费收据》制度:该社给作者汇稿费的同时,还寄给作者一式两联的《稿费通知单》和《稿费收据》。在《稿费通知单》内写上了被采用稿件的标题,并告知稿费已由邮政局汇出,请作者“收到后在收据联签字或盖章,退还我社”。在《稿费收据》内有作者的准确通讯地址和“收款人  相似文献   

3.
马达 《湖北档案》2005,(1):74-75
20年前的1978年8月11日,《汇报》发表青年作卢新华写的短篇小说《伤痕》。小说发表后,被全国二十多家省、市广播电台先后播发。新华社、中新社先后播发新闻,法新社、美联社的驻京记对外报道说:“汇报刊载《伤痕》这一小说,说明中国出现了揭露‘革’罪恶的‘伤痕学’。”  相似文献   

4.
端详着这位采访过成百上千人的被采访对象,我们明白,仅凭手中这支稚幼的笔,是无力概括出他20多年新闻生涯中的耕耘与收获,欢乐与痛苦的,因此,只有选择地选好新闻角度这个小侧面。20年前,团报道组长在新兵连的黑板报上发现了初露“小才”的岳林才,在分下者连队第36天就从施工坑道调到报道组,从此握起了笔杆子。不久,他便在驻地《安康日报》上发表了处女作——《站岗》和《党旗颂》。然而.就在他新闻之路刚举步不久就遇到挫折。那天,热情极高的岳林才拿着一篇报道部队修桥的稿件请政治处领导审查,不想却挨了一顿批。原因是他在稿…  相似文献   

5.
王海群 《青年记者》2005,(10):44-45
8月15日、16日,《读新报》连续在头版刊发了致读的信:“为做大做强《读新报》,我报社拟剥离经营部分组成传媒公司。在资本运作期间,我报从即日起休刊。从8月22日起至8月28日止,《读新报》的整订用户,可凭订报收据改订《生活报》、《老年报》或《家庭保健报》,如不希望改订,可凭订报收据到《读新报》社退取从休刊之日起到年底的订报费。在邮局订报的用户凭收据到邮局退取订报费。  相似文献   

6.
十年前的1987年,新闻界内人士称为是“深度报道年”.“1987年的新闻改革,本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件,但它在新闻改革的历史上恐怕仍是重要的一页.今天我们只要一闭上眼睛,就可以想见那个沉闷的上半年和那个开朗的下半年.”(《新闻战线》1988年第4或第11页)那一年,以大兴安岭特大火灾的报道为契机,中国青年报的“三色”报道(《红色的好告》、《绿色的悲哀》、《黑色的咏叹》)使人耳目一新.中共十三大前,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此篇被认为是深度报道的代表2作,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之后,《命运备忘录…  相似文献   

7.
《新闻天地》2006,(9):45-45
8月14日,长沙某电视频道《在现场》播发的报道中,有两条值得商榷的报道:《长途客车高速路上“发火”》和《“摩的”送客凌晨被劫抢走新车刺伤车主》。《长途客车高速路上“发火”》说的是一辆开往广东东莞的客运大巴卧车,由于在高温天气下连续跑了20多个小时,行驶至“京珠高速”雨花收费站附近时后轮着火,整个大巴很快被烧得只剩下车架。  相似文献   

8.
杨星 《新闻实践》2005,(12):13-15
在胡锦涛总书记对浙江省委建设“平安浙江”部署作出重要批示一周年之际,省平安办和省委宣传部联合组织了《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平安浙江”千里行》大型主题报道活动。在参战的14家媒体中,都市快报是惟一一家市级媒体。我们把这次报道活动,看作是对报社采编队伍整体素质的一次检阅和考验,看作是进一步探索都市报今后发展方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报业界,关注民生,迅速连接新闻信息的“热线报道”成了很多媒体夺取竞争高地的重要手段。几乎各家报纸都开设了“热线新闻”报道或“报料新闻”专栏、专版,以此架起一座与读者联系的重要桥梁。几年前,《汕头特区晚报》也开辟了“读者来电”专栏。这一改革措施,一下子拉近了报社与读者的距离。有力地推动了办报人与广大读者的互动,使报道在社会的影响更迅速、更广泛。  相似文献   

10.
一篇主题重大的报道江海波一篇好的新闻通讯,当然需要布局谋篇得当,语言表达准确生动等等。然而,题材是否重大,揭示主题是否深刻:够“份量”,往往更为重要,它常常成为一篇通讯能否在众多评奖稿件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三次“上书”总书记的普通农民》是一篇在主题、...  相似文献   

11.
报刊阅评     
沈独石 《新闻窗》2005,(2):22-23
认真宣传胡锦涛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感动中国”专题报道让人感动,一次成功的新闻策划和报道,《新报》开端良好,服务百姓生活 内容丰富多彩,贵州师大学报的两个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新闻阅评     
人民日报报道京沪粤鲁学习“ 七一”讲话精神版面安排醒目突出 人民日报7月29、30日分别在头版头条显著位置报道,北京、上海市委和广东、山东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四条消息的标题分别为:《学好学深学透“七一”重要讲话 把思想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全面正确深刻领会“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开创上海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用“七一”讲话精神指导思想行动 站在时代前列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充分认识“七一”讲话重大意义 解放思想在创新中大踏步前进》。消息分别报道了贾庆林、黄菊、李…  相似文献   

13.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用事实说话似乎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几年前,关于新闻是否“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是不是新闻写作规律的问题,曾经在学术界引起一场争议。2001年至2006年,《新闻传播》、《新闻记者》、《新闻界》、《今传媒》等刊物连续发表争鸣文章,《新闻记者》还刊载编者按推动讨论走向深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999年底,我们珠海特区报进行版面改革,一年多的实践赢得了读者的肯定,有效促进了发行量和广告额的增加。这次改版,可概括为“一个重点、两个拳头、三大板块、四项功能。”“一个重点”,就是重点搞好要闻报道,强化“新闻纸”特质;“两个拳头,就是抓好《焦点新闻》和《娱乐新闻》两大拳头专版,深化和拓展新闻的报道领域;“三大板块”,就是在保持原有12个版面不扩版的总量下,以集约化的组合原则,将所有版面重组为特色各异的A、B、C三大组成部分,使新闻的报道分工更加细化;“四项功能”则是按照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  相似文献   

15.
关于“本质真实”论的通信周胜林打开1996年第1期《新闻界》杂志,看到何光关于对新闻“本质真实论”再质疑的文章,还有喻权域《世妇会报道对新闻学的启示》一文中有个小标题:《对“本质真实论”的批评可以休矣》,感到很有兴趣。15年前的这场争论竟延续到今天!...  相似文献   

16.
已连续9年被新疆军区、阿勒泰军分区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的驻疆某边防团今年再创佳绩:仅前三季度已在《解放军报》、从民日报》、从民军队》等报刊、电台刊播稿件110余篇(幅)。报道骨干深有感触地说:“这是因为我们有一班关心支持报道工作的好领导!”“授课改稿别拉下我”政委韩控技既是位老边防,又是位“老新闻”。他在边防工作20年,业余摘报道20年,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电台刊播各类稿件1200余篇(幅)。年初,团里专门调整补缺健全了团中心报道组、营连兼职报道员的三级网络,规定报道组每周集体改稿、每…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地市报记者很难采写到惊世骇俗的重大新闻。究其原因,主要有四难。一是采访面窄碰到难,二是眼力有限发现难,三是笔轻力弱写好难,四是位低无名见报难。1998年11月份,笔者有幸一个月采发了两篇新华社国际国内通稿:《安徽繁昌发现200万年前人类遗迹》和《繁昌考古发现表明:长江形成可能晚于200万年前》。这两篇稿件率先报道了国家“九五”攀登科研项目“早期人类起源及环境背景研究”安徽课题组取得的两次历史性突破,前者将“中国最早的古人类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历史记录”提前到了“200~240万年前”,后  相似文献   

18.
<正>全国两会前夕,新华社客户端推出创意互动产品《2024全国两会热词调查》,率先开启“两会时间”。同时,抓住两会时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的重要节点,在前期民意征集的基础上,将总书记下团组时的重要讲话与热词调查中网民的精选留言相结合,推出了国风动海报产品《你关心的,也是总书记牵挂的》,形成了“网民有所呼,总书记有回应”的互动报道创新范式。  相似文献   

19.
深度报道在20世纪20年代末于美国出现时,指的是解释性报道。记在报道新闻的同时也用事实来解释新闻的意义,反映主观力量。后来,深度报道演化为一种新闻理念和独特的报道要求。从体划分来说,它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和组合报道。这些种类繁多的报道形式,已经成为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的“常规武器”。尤其对于主流报纸来说,深度报道的分量和比重越来越占优势。仅以解释性报道为例,在美国,“一些名的大报,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解释性报道占了70%以上的版面”,“而西方其他国家,英国、法国、日本,一般都占据50%左右的版面。”(1)再如调查性报道,以“揭丑”称,在美国影响甚大,尼克松政府的水门事件、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小布什政府的情报门事件,都是调查性报道的杰作。  相似文献   

20.
新闻学专家认为:用好背景是新闻成功的一半。档案正是新闻背景材料的一个重要来源。在新闻研究中,大量运用新闻背景的报道称为“解释性报道”。《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等报刊都以“解释性报道”见长。据统计,《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所发的新闻中90%左右属于“解释性报道”,美国1978年出版的《世界大百科》将“解释性报道的增多”列为20世纪以来美国新闻事业的一大发展趋势。可见,在世界范围内,利用档案资料作为新闻背景在新闻写作中大量、巧妙运用,已成为新闻写作发展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