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 ,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和相同的语言与思维方法。台湾高等职业教育比大陆起步地早 ,它所遇到的和它的发展方向都值得我们借鉴。因此 ,分析台湾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探讨解决的办法有助于大陆地区克服高等职业教育遇到的困难和掌握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就以这一基本思路 ,对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联合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台北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上海研讨五天后,移师深圳研讨。台北科技大学校长张天津、台湾师大技职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饶达钦先后发言。与会代表们受到深圳市宗海副市长等领导的热情接待,还参观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市市容。这次研讨会共有29所(其中台湾5所)学校70位代表(台湾16位)参加,提供、交流论文45篇(台湾17篇),本次交流探讨的内容广泛,涉及高等职业教育面向21世纪改革与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台湾地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层次的技职教育体系颇具特色,为台湾地区的人才培养和产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研究和了解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学习和借鉴台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经验,对于探究两岸高职教育“台湾学士学位专班”新模式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记者王薇:由北京联合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深圳职技师范学院、台北科技大学主办,北京联大承办的’99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技职)教育学术研讨会于10月19日在京召开,来自台湾5所大学的16位专家教授与祖国内地24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54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共提交论文45篇。内容涉及面向21世纪高等职业(技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对策、新举措,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及同其他教育体系的关系,高等职业(技职)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以及教材编写、师资培养、产学合作、实践教学等诸方面。此次研讨会回顾…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10,(6):40-41
应台湾师范大学和台中教育大学邀请,以上海市教卫党委书记李宣海为团长的上海高等职业教育考察团日前对祖国宝岛台湾的高等职业教育(台湾地区称为“技职教育”)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考察活动给我们以丰富的启示,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台湾科技类大学隶属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同时又是台湾高等教育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和发展基于台湾经济发展需求,在服务台湾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技术进步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大陆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目前正积极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了解台湾科技类大学办学模式建立的时代背景,汲取和借鉴其办学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台湾地区高等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形成了结构完善、层次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了解我国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对于推进祖国大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制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台湾地区的成人教育(一)1993年6月28日至7月9日,有机会赴台参加海峡两岸成人教育界的学者、专家:会议前后参观了几所学校及一所培训中心,对台湾成人教育作了调查和了解,现作简介如下。关于成人教育的概念台湾的成人教育是从社会教育的发展演变形成的,保留...  相似文献   

9.
最近,应邀赴台参加了“前瞻二十一世纪两岸职业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并实地考察了台湾中、高等职业教育情况。   1、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层次构建合理。   台湾地区职业教育起步早,观念上重视,几乎与经济发展同时起步。 50年代初,为适应台湾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设立了高级职业学校和五年制专科学校(简称五专)。近 5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职业教育发展很快,层次不断上移。与普通教育相比,早期初中毕业生约有 30%升入普高,而 70%的学生则进入高中阶段(中职)和五年制专科教育。目前,普高与职高的招生数比…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0-2015年)》中,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又一次飞跃性改革,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里程碑。本文通过比较西方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借鉴他们的优秀经验来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1.
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在世界名列前茅,为台湾培养了一批质佳技优的人才,其较为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台湾拥有一批创新型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台湾地区师资培养具有严格的学分规定,丰富多样的学科课程;系统的实习制度,详实的实习记录和反馈;开放的进修制度,灵活的进修培养方式的特点。通过对台湾技职院校教师职前培养、在职进修方式进行探析,可以为大陆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师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一、完善的管理体制为职业教育提供政策保障台湾在高等教育层面设立"技职司",该司与"高教司"平行。"技职司"统一管理职业教育,负责从中等职业教育到本专科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各层次的职业性教育并确保各层次职业教育学制贯通,政策衔接。台湾地区鼓励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目前,台湾地区民办高等职业学校数量和在校学生人数均超过公办学校。台湾地区民办高等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13.
台湾少数民族教育的困境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历史和化的原因,我国台湾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台湾光复后,虽然少数民族教育纳入到了一般教育体系,并采取了改进措施,但终因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收效甚微,低教育成熟仍旧成为少数民族教育的一个标记。目前台湾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困境主要有:(1)教育经费短缺问题突出;(2)政府理念与实际改革措施之间有较大的差距;(3)师资素质较低且流动率高等等。台湾少数民族教育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是:(1)应将台湾少数民族教育纳入台湾地区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当局不仅在政策上应积极规划,而且应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和资源;(2)重建少数民族在教育中的主体性;(3)健全教育体系,拓宽升学渠道;(4)从师资培养、教育观念等方面着手建设师资队伍等等。  相似文献   

14.
从1999年到2009年十年来看,我国大陆地区高等职业学校从470多所到现在1200多所,在校生从原先的117万到现在1128万,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半壁江山。2009年大陆地区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就业率高达90%以上,与占总人数5%的顶尖大学毕业生,成为我国高校就业领域的绝代双骄。这得益于高职学校的就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成功对接。本文主要以台湾屏东科技大学就业辅导室为个案,归纳总结台湾高等职业学校以就业辅导室为媒介,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就业辅导策略,使其与市场需求成功对接的案例作为借鉴,思考如何更好地改善和提升大陆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力空间。  相似文献   

15.
现今,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现行台湾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全称为“职业和技术教育”,简称“职技教育”。几种教育体系上下衔接,相互沟通,全日制、夜间制和补习制并存。  相似文献   

16.
台湾地区高等技职教育发展30多年以来,一直伴随开展了技专校院评鉴工作。本文针对台湾地区校园评鉴现况进行述评,以期在探讨台湾高等技职教育评鉴制度与实施改革的同时。对大陆高等职业教育评估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高等教育中不同层次、类型职业教育之间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我国台湾地区通过专科学校升格为技术学院、技术学院更名为科技大学的学制提升渠道,建立了体系完整、层次分明的高等技职教育体系,但这一体系存在着与高教体系学制趋同带来的区隔模糊。参照台湾地区的高等技职教育体系,大陆的高职教育体系发展应该独辟蹊径,通过专业学位晋升的路径实现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根据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高职教育发展方面的经验,高等职业教育要真正成为一个教育类型,而不再是低于普通本科教育的教育层次,必须有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机构,使职业教育结构合理、完整并且层次分明。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高等教育中不同层次、类型职业教育之间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我国台湾地区通过专科学校升格为技术学院、技术学院更名为科技大学的学制提升渠道,建立了体系完整、层次分明的高等技职教育体系,但这一体系存在着与高教体系学制趋同带来的区隔模糊。参照台湾地区的高等技职教育体系,大陆的高职教育体系发展应该独辟蹊径,通过专业学位晋升的路径实现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台湾职业教育及其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近,作者赴台参加了“前瞻二十一世纪两岸职业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并实地考察了台湾中、高等职业教育情况,深感台湾职业教育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台湾职业教育的特点 1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层次构建合理台湾地区职业教育起步早,观念上重视,几乎与经济发展同时起步。50年代初,为适应台湾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设立了高级职业学校和五年制专科学校(简称五专)。近5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职业教育发展很快,层次不断上移。与普通教育相比,早期初中毕业生约有30%升入普高,而70%的学生则入进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