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发现问题在探究影响声音的高低的因素时,苏科版8年级物理教材中先将钢质的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质刻度尺,使之振动,而后改变钢质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比较两次声音的高低,以及钢质刻度尺振动的快慢。笔者让学生完成此实验后,所有学生都能说出:钢尺伸出桌面较长时声音低且粗;钢尺伸出桌面较短时声音高且细。关于钢尺哪次振动快哪次振动慢  相似文献   

2.
刘凤珍  吴先球 《物理教师》2010,31(10):31-32
1引言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1章第3节“声音的特性”一节中,在探究音调和频率关系的演示实验中,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再次拨动,比较两次钢尺振动的快慢和音调的关系.这个演示实验的器材是学生的身边之物,  相似文献   

3.
考点一、声现象研究方法的判定 例1 (2014年山东济宁中考)小梦在探究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时,将钢尺的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使其上下振动发出声音,如图1所示.改变____,用同样大小的力再拨钢尺,并仔细观察____,倾听并辨别钢尺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高低有无变化.  相似文献   

4.
项珍 《小学自然教学》2014,(6):M0003-M0003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的教学进入分组实验阶段,教师请学生完成对比实验:在桌面上按住尺子的一头,拨动伸出桌面的另一头,观察伸出桌面长短不同的情况下,尺子振动的状态有什么不同,发出的声音高低有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一章第三节《声音的特性》一课,在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演示实验中,将一只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如图1示),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拨动钢尺,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不同,拨动后发声的音调不同.  相似文献   

6.
《科学课》2013,(6):90-91
前几天,与朋友讨论起一个有趣的课堂实验——振动频率(每秒振动次数)与音高的关系。听很多老师上课,基本上是这样做的:拿来一把不锈钢直尺,把它压在桌面上,让其伸出桌面比如10厘米,然后拨动尺子,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标准教科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声音的特性》中探究了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书中设计的实验是利用直尺完成这一实验,将直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去拨动直尺,通过比较听到声音的音调的不同,从而得出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该实验利用了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材料完成实验,学生兴趣高昂,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但实验中也发现利用这种方法,钢尺发出的声音比较小,能选择的音调范围不大,音调变化也不太明显。还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一些生活用品来完成这一实验,效果非常不错。  相似文献   

8.
对于初中物理的教学,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原则,真正把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看待……",鉴于此,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用边实验边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通过边实验边学习,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边实验边学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声音的特性"时,可以鼓励同学们"就地取材",进行物理实验,即让学生将尺子(最好是钢尺,也可以用锯条代替,不易被折断)紧紧按在桌面上,将尺子的一端伸出桌子的边沿,然后,让学生拨动尺子,仔细聆听尺子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以及尺子振动的快慢(即振动的频率),教师再让学生改变(增加或者减少)尺子伸出桌子边沿的长度,让学生再次拨动尺子,且保持尺子振动的幅度相同,观察尺子振动的快慢,聆听声音的音调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相似文献   

9.
赵龙 《科学课》2013,(6):56-57
课堂上,许多老师在引导孩子认识音高问题时,采用如下的方法:要听到高低不同的声音,需要改变什么?(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相似文献   

10.
敲击桌面,在听到敲击声的同时观察桌面上物体的表现;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放一段录音,用手触摸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盆等等.比较这些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从而找到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锣面或音叉,声音马上消失,  相似文献   

11.
有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内容,“自然”、“常识”、“科学”教材中都有,教学内容基本相同。鼓皮、尺子、皮筋三个观察实验也都有.尺子振动发声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拨动尺子使学生知道由于尺子振动而发出声音。  相似文献   

12.
内容梳理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  相似文献   

13.
上教版高中一年级物理第七章第六节"振动"中安排了一个描绘振动图像的实验:把钢锯条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缚一支蘸有墨水的毛笔,拨动锯条时,毛笔的振动可看成简谐振动,调节毛笔的位置使笔尖刚能接触到放在它下面的一张纸片.如果在毛笔振动的同时,沿着垂直于笔尖振动方向匀速拉动纸片,在纸片上就描出一条曲线,从曲线可以看出笔尖的位移随时间呈周期性的变化.(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1破解疑点(1)认为振动都是人的肉眼能直接观察到的不少同学只认识到明显的振动,即肉眼观察到的振动。如钢尺的振动、音叉的振动和音箱喇叭的振动等.说这些振动明显,其实是其振幅大,易于观察.但是有很多振动,因为其振幅太小或时间短,不易用肉眼直接观察,如敲击桌面时的振动、气球爆炸时的振动等.对这些不易观察的振动可以根据其发出的声音的特点推断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1.人说话是靠_的振动来发声的,人平时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传到人耳里的. 2.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及其他组织传给,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3.声音通过、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助听器利用了的原理,使部分因传导障碍失去听觉的人听到声音. 4.据说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在失聪后用牙齿咬住一根木棍的一端.将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继续谱出了伟大的音乐作品.贝多芬是利用_的方式听到琴声的. 5.你知道吗?蛇是没有耳朵的.不过,如果蛇将头…  相似文献   

16.
一、知识要点1.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主要包括正确操作和准确读数两个方面.具体地说应做到:①根据测量要求选好所用的刻度尺.测量时,先把刻度尺上零刻度线跟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刻度尺跟物体另一端相重合的刻度值就表示物体的长度;②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应注意将刻度尺的边贴近被测物体,不要歪斜.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且要读出估计值;③如果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不清或两端损坏时,用这把刻度尺测量物体应从零点以外的某一刻度起,用所量到的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的差,就是物体的长度;④记录时,数字中要有估计值,…  相似文献   

17.
课后记有一项重要内容是,记下实验失败的原因。例如《声音的产生》这一课,让学生用手按住尺子,用手指拨动尺子伸出的一截发声。最常见的毛病是,手没有按  相似文献   

18.
王志军 《物理教师》2010,31(1):15-15
题目.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系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若使小球一次做单摆振动,另一次做圆锥摆运动,单摆振动时的最大摆角和圆锥运动时的偏角均为a.如图1中(甲)、(乙)所示,试分析:哪种情况下摆绳容易断.  相似文献   

19.
简单声现象     
·考点复习·1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声音的传播需要 .2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遇到障碍物时 ,会被障碍物的表面 ,反射回来的声音传入耳朵就听到了回声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秒以上 ,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如果不到   秒 ,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 ,使原声      .3 用手拨动琴弦 ,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 ,此时作为声源的物体是 (   )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典型中考题例析·例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足够长的空钢管一端 ,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打一下 ,甲同学能听到次敲击声 ,其中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相似文献   

20.
一、利用杠杆平衡原理测杠杆自重1.测均匀杠杆的自重例1将一粗细均匀的硬棒水平放置在桌面上,硬棒的一端支着桌面,另一端用一与桌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