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从1998年开始每两年发布一次的《生命行星报告》(Living Planet Report),实际上就是一份关于生命行星——地球的环境状况的"资产负债表"。最新发布的2010年的《生命行星报告》是对“地球健康状态”做出的最权威的调查。报告对人类消耗自然资源的速度提出了严重警告,报告显示低收入国家中的生物多样性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减少,  相似文献   

2.
萧红的生命意识,体现了一种博爱、忧患的胸襟。作家没有停留在生命逝去的悲观痛楚之中,而是对"爱"和"温暖"怀着永远的憧憬和追求。反抗的精神,用生命的原始顽强超越存在、抗争存在之痛,领引人们对生命给予从萧红的个体生命体验入手通过不同侧面的生命展示来逐层分析萧红对于"生""、死"的生命阐释,从而深入理解萧红笔下的生命哲思以及这种生命哲思所体现的民族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3.
古丽 《金秋科苑》2009,(15):20-20
曾经何时,科学家经常在一些被打上"不可能"标签的地区发现生命存在。但这扇发现之门已经很久没有被打开过,其中的原因并不在于发现速度趋于缓慢。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理由的话,那只能是科学家此前的发现步伐太快,以致没有新发现浮出水面。时至今日,科学家已经可以确定一点,地球上几乎任何一个地区都有生命存在。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但是否真的存在"地外文明"呢?全世界都在探索。我认为,“地外文明”一定存在。  相似文献   

5.
潘美姬 《科教文汇》2010,(15):193-194
生命尊严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分阶段的。从"阶段论"的角度来谈论生命教育,可以尝试从传统生命教育的不足出发,强调当前生命教育要注意层层递进,注意层次的提升,从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生命意志三个阶段论证生命尊严的形成过程,力求可以找到当前针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的践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史密斯 《金秋科苑》2013,(18):46-48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地球上有一些相对较为简单的生命形式,如水母、珊瑚等,虽然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却具有"长生不死"的本领。在1969年的经典剧集《星际迷航》(Star Trek)中,也有一位死不了的人。他出生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在与柯克船长见面的时候已经活了差不多5000年。  相似文献   

7.
张唯诚 《百科知识》2011,(17):39-41
地球上的生命是依靠太阳的能量生存的,而光合作用是唯一能捕捉此能量的重要生物途径。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叶绿素,在光的照射下,将水、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光合动物"呢?未来人们能否依赖那些无需进食的"光合动物"来缓解食物短缺的危机呢?  相似文献   

8.
关于地球上的生命起源,科学家有多种假说,其中一种是“太空胚种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中的其他星球,它们跟随着陨石来到地球,并在地球上开始了演化之路,从细菌一直进化到人类。现在,有一些科学家开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太空胚种说,他们觉得,如果在史前时代,其他星球的生命能够到达地球,那么为什么地球上的生命不能到达其他星球呢?  相似文献   

9.
姜国厚 《科学中国人》2011,(5):97+96-F0003
生命的出现,为地球增添了无限光彩.使地球成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佼佼者。生命的出现,隐藏着无穷的奥秘。生命来自何方?人类苦苦追寻了几千年!  相似文献   

10.
奇变一:出现生命最早的地球生命出现在38亿年,不过它们与今天的地球生命没有任何遗传关系,它们都是“厌氧古细菌”,后来被地球上越来越多的氧气灭绝了。  相似文献   

11.
生命是奔放的,它不受任何限制,地球生命在诞生之初,没有可以参考的发展范例,所以,生命本身迸发出惊人的力量,不断地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尝试着自人修改,地球上多姿多彩的鲜活世界,是付出了巨大而惨重的代价才一点点建立的。地球上曾经出现的物种里,99%都成了生命尝试的牺牲品,永远地消失在历史中。[编按]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探索外星生命之时,特别关注该星球上是否存在水,这显然是未跳出地球生命这个局限。我认为,水不应该成为首要考虑的条件,外星生命不一定需要水。  相似文献   

13.
金飞波 《百科知识》2004,(11):20-22
5.7亿年前,地球已经运转了40亿年,简单的细胞生命也已经历了约30亿年的繁衍生息,一切准备就绪:地质成熟了,大气成熟了,生物条件也成熟了……一场生命进化史上的盛大戏剧开始上演。在一个极其短暂的时期里,众多的生命角色蜂拥登台,天上飞的、水中游的、地上跑的、地底爬的,仅仅在几百万年时间里(对于漫长的地球演化史而言这是极短暂的一瞬)就挤满了地球的角角落落,生命记录原本苍白的地球一下子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14.
唐锋 《科教文汇》2012,(9):9-11
教育的出发点是"人",生命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更需要关注教师的生命及其成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一支重要力量,其生命的实然状态是我们关爱教师的基础。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生命的低迷由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综合造成。关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生命要求教师本人树立科学的生命观,要求学校建立"以人为本"的关怀激励机制,要求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科学家日前称,他们最近在研究中发现,19亿年前地球上偶然出现了一种可以利用阳光能量产生氧气的细菌,它们后来又演化出了各种植物和生命,进而彻底改变了地球生命的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地球上,生存着一群生物,它们颠覆了人类对生命的概念和定义,挑战着自然界的生命极限。  相似文献   

17.
给生命以屏蔽46亿年以前,月球就开始与地球相依为伴,当时,地球还只是一个“蛮荒”的星球,毫无生命的气息,经过了多少亿年的漫长演变之后,地球才成为太阳系唯一的生命乐园,这其中,月球功不可没。月球距离地球38万多公里,这个距离是地球直径的30倍,在这么遥远的距离之下,月亮又是  相似文献   

18.
有关宇宙中生命的观点,一部分科学家认为,地球人类是宇宙中生命发展的特例。例如,美国进化生物学家厄恩斯特&;#183;迈尔认为,无论宇宙中有多少亿颗行星,产生生命的几率都极小;美国古生物学家彼得&;#183;布朗在《罕见的地球》一书中认为,在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存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使有生命形式存在,也可能是生活在深层土壤中类似细菌的生物;美国物理学家恩里科&;#183;费米认为,如果宇宙中存在许许多多的外星人,为什么我们至今未收到他们的任何信息?  相似文献   

19.
科瑞 《科技新时代》2009,(11):74-75
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那么寻找他们最好的方法——假设他们的生命组成形式与地球上的生命类似——就是寻找类似地球的行星。这样的行星需要拥有能留住水并遮挡太阳辐射的大气,因此天文学家将搜寻地外生命的重点放在了寻找大小和位置合适、被氧气和水蒸气这些生命存在所必需的气体包围的行星上。  相似文献   

20.
朱钦士 《今日科苑》2012,(10):40-42
专家精彩语录:A·究其原因,是因为现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从同一个祖先进化而来的,所以彼此都是或近或远的亲戚。当生命开始在地球上出现时,可能有过使用不同机制的生命,但是后来有一种在竞争中胜出,最后成为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祖先。所以地球上的生命虽然看上去千差万别,基本的生命机制却是完全一样的。从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