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922年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实践产生后,开始出现了中国儿童电影理论与批评的实践。因为儿童电影所具备的形象直观性,所以其所承担的教育性被凸显。儿童电影理论与批评从"儿童本位"出发对电影和儿童的教育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儿童本位的影片"、"儿童教育的电影片"、"儿童电影的观众细分"等观点。此外,因受到苏联儿童电影创作和理论与批评的影响,中国儿童电影理论与批评界也学习和介绍了苏联的儿童电影创作体制保障、儿童电影创作内容所具备组织动员和教育鼓舞之作用、用儿童电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等思想。这些思想虽然在当时没能实现,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却得以付诸实践,影响了后来的中国儿童电影创作和理论与批评。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囿于经济条件,儿童图书馆设立者尚少。有鉴于此,中华图书馆协会在1933年第二次年会上提出了“各图书馆附设儿童阅览室”的补救方案。民众图书馆积极响应,通过添设儿童阅览室、采选儿童适宜图书、设立小学巡回文库、制定儿童阅读规程等措施关怀儿童阅读。民众图书馆此举在儿童阅读习惯的养成、弥补学校教育不足、培养儿童良好品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表2。参考文献30。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儿童阅读存在的问题、弱势儿童阅读保障缺失的现状,探讨了社区图书馆服务弱势儿童的有利条件,提出了社区图书馆推进弱势儿童阅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一、讨论背景:国际儿童日与儿童权利2011年末,网易亲子频道与英国儿童救助会联合启动了"2011年年度儿童权利事件"评选公益活动",希望通过这样具体的事件发布引起大家对儿童权利保护的重视",①同时期望能影响媒体报道。为此,活动发起者聘请了儿童权利、儿童权益保护、传播学等相关领域的8位专家,依据"大众关注度"、"社会政策影响力"和"儿童权利相关度"等指标,对备选的29个有关儿童的新闻事件进行评估,评选出2011年度十大儿童权利事件。  相似文献   

5.
郑德梅 《青年记者》2017,(11):18-20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竞争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儿童成为新闻报道主体.这些儿童新闻经过自由畅通、多元互动、开放快捷、立体海量的各种新媒体报道,促进了全社会对儿童群体的了解与关注,促进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但与此同时,很多新媒体儿童新闻传播中出现了伦理失范问题,对一些儿童产生了严重伤害.保护儿童权益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儿童新闻传播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树立规范的核心伦理理念,构建良好的儿童新闻传播机制,保护儿童权益.  相似文献   

6.
儿童电影的儿童媒介属性,为我们认识儿童电影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传播学界明确了儿童电影的儿童媒介身份,却很少对其作理论阐述与实证研究.本文在儿童媒介视阈中,提出"媒介童年"概念,对儿童电影与儿童文学、儿童电视的媒介特性进行比较,并探讨如何利用儿童电影开展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以期从一个新的角度丰富对儿童电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评论》2010,(6):119-119
2009年7月由接力出版社、接力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首次向全社会发出《关于推进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的倡议书》,并发布了《中国儿童分级阅读指导书目》及《儿童分级阅读指导建议》,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初步的学术成果,为我国儿童分级阅读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8.
基于iPad的儿童电子绘本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iPad的儿童电子绘本受到了越来越多儿童的喜爱,儿童电子绘本是传统绘本在新媒体领域里的延伸与拓展。电子绘本的形式不仅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同时能够开阔儿童的视野,丰富儿童多姿多彩的生活,是教育与科技有机结合的典范。在广阔的市场需求下,设计、开发儿童电子绘本者应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审美能力出发,重视电子绘本的质量和内容题材。本文对当下儿童电子绘本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阐明了针对儿童认知特点的电子绘本设计原则,具体阐述了作者在儿童电子绘本设计方面进行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儿童阅读推广运动正在中国民间蓬勃展开,作为保证公民阅读权利和阅读公平的社会机构,公共图书馆理应成为儿童阅读推广的一个重要支点。论文论述了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要意义,总结了西方国家儿童阅读推广的特点、成功经验,介绍了我国民间兴起的儿童阅读推广运动,呼吁公共图书馆界了解中西方儿童阅读推广运动,并在儿童阅读推广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并在儿童阅读推广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审美对儿童成长至关重要.阐述了儿童审美的必要性、阅读与审美的关系,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利用阅读引导,实现儿童主动审美;为儿童选书,培养儿童审美能力;增强儿童阅读交流,碰撞审美激情等方式培养儿童审美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导演陈舒平积8年儿童电视实践经验,历时4年完成了《儿童电视学》。 该书在注重研究儿童电视节目的同时,也着重研究电视与儿童成长的关系,如:电视广告与儿童、电视与儿童暴力等,使本书兼  相似文献   

12.
儿童阅读推广是培养儿童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公共图书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要阵地。分析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要性、主要任务、现状以及公共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中的有利条件,阐述了抚州市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儿童文献实施多重标引技术,有利于读者从多主题、多学科、多方面、多角度查检所需文献。本文阐述了儿童文献多重标引的必要性,归纳出儿童文献多重标引的几种常见类型,并讨论了儿童文献多重标引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国际儿童数字图书馆(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igital Library,以下简称ICDL)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儿童文学在线书库,是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为儿童服务的数字图书馆。ICDL着眼于儿童的阅读行为,实现计算机科学家、图书馆员、教育工作者、学校教师、平面设计师和儿童的合作研究,让儿童参与,为儿童设计。文章通过介绍该数字图书馆的背景状况、资源收集、信息组织、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等方面,系统揭示了该馆的成功经验和独特优势,并通过实践操作分析其存在问题,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科学展望。  相似文献   

15.
张蕊 《新闻传播》2010,(4):50-50
现在的儿童可以说是"电视中长大的一代",电视造就了一代儿童,这也带来了儿童电视新闻的成人化问题。在儿童电视发展的今天,儿童电视新闻成人化对当代儿童的负面影响也正在逐渐显示出来,儿童电视新闻的成人化使童年的修行期提早结束,压抑了儿童思想和个性的表达,也降低了儿童理性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少年儿童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公共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中肩负重要职责。文章分析了我国儿童阅读的现状,儿童阅读推广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参与儿童阅读推广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7.
儿童图书馆及相关技术、产品、服务不断发展的今天,忽视儿童权利、漠视儿童话语权的现象仍层出不穷,严重影响图书馆儿童用户体验。因此,本文提出让儿童成为自己图书馆的评价主体,从话语分析角度揭示成年意志主导对儿童权利的影响,并收集发展心理学与相关研究证据证实当前儿童作为评价主体的理论可行性;随后,通过政策保障、产品与服务设计、既有的儿童视角评价实践三个方面证实了这一主张的实践可行性。传统方法与专门针对儿童开发的研究方法,可以指导儿童成为自己图书馆评价主体的具体实施,具有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价值。表1。参考文献69。  相似文献   

18.
徐红  吴彬 《视听界》2004,(3):56-57
电视作为一种具有极强影响力的大众媒体,把人们笼罩在电视文化的网络中,进行着潜在的思想观念灌输。而对于辨别能力不完善的儿童来说,这种影响尤为巨大。广告主正是看中了儿童的这一弱点和他们的间接的未来的购买力,在电视节目中投放儿童电视广告,通过儿童广告的娱乐性及趣味性,宣传、促销产品。儿童电视广告与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儿童电视广告是以电视为媒体发送的儿童使用的产品或有儿童参加演示内容的广告。它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对儿童使用的产品做广告,如儿童玩具、儿童食品、儿童服装等的广告,可能是儿童演示,也可能是成人演示,或者是  相似文献   

19.
基于保护儿童视力、培养儿童阅读习惯的需求,儿童书籍并未受到数字媒体阅读的大幅度冲击.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放开,中国儿童书籍更是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市面上儿童书籍的现状,发现中国儿童书籍设计存在的问题.基于此,结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出了儿童书籍的整体设计原则,并提出了从五感入手,增强书籍形态设计...  相似文献   

20.
儿童电视:谁是主体?——兼论我国儿童电视的成人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在儿童与儿童节目的成人制作者之间,儿童是主体”的观点。“以儿童为主体”的基本含义是要尊重儿童的经验或思想,根据儿童身心发展需求,而不是成人的需求来建构儿童节目。本文首先论述了儿童电视的界限,指出“儿童节目是从儿童需求出发、专门为满足儿童需求而制作的电视节目”。满足儿童需求,是儿童节目制作的最高原则,也是与成人节目最本质的区别。除了儿童需求原则,本文还论述了发展性原则,适合性原则和参与性原则。所有原则都服务于儿童电视的基本目标:使儿童主体化而不是成人化。目前,在其他大众媒介尤其是互联网节目的影响下,电视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媒介的交互性特征使新一代变得更为主体化。因此,未来儿童电视的挑战可能不是来自新技术,而是来自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