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范敏 《新闻爱好者》2011,(24):78-79
在对中国各新闻报道领域的研究中,经济报道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并不仅仅出于题材划分的考虑,而是由其特殊的"生长性"(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同步)与"延展性"(由信息传播向情报职能延伸)决定的,它与国家的经济安全、社会发展、上层建筑息息相关。但现阶段的经济报道研究主要集中于业务探讨以及案例或作品评鉴,难以解决经济报道普遍存在的发展背景认识不足、利益表达不清、信息数据库开发不足、智库功能不强、迁延拓展意识缺乏、文本阐释无力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加强理论烛照和跨文化融合研究是当前我国经济报道研究的两大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胡仁钧 《新闻前哨》2000,(12):10-11
际间经济报道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大凡发生在省(市)际(甚至包括国际)、地(市)际、县(市)际间的关于社会生产方式方面的报道,都属于此。它既有生产方面的问题,又涉及流通、交换等领域,包罗农业、工业、商业、交通、资源、环境、生态等纵横交错的方方面面。缘此,可以这样说,际间经济报道,是指发生在省际、市际、县际间一系列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并具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报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信息交流的激增,经济报道已跃居各报道之首。际间经济报道也是伴随着这一进程脱颖而出的,并日渐形成了自己…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与经济有关的信息成为热点。围绕经济生活进行的经济报道面临报道理念、方式的转变。经济报道要吸引受众,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就必须踩准以下三个基点:带有一定指向意义的判断能力;对经济信息、现象草根化的“译制”能力和宏观、微观环境下流畅转化的思辨能力。这样才是经济报道的生存、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报道已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经济报道枯燥乏味、可读性差,仍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怎样把经济报道写得深,写得透,写得老百姓愿意看?笔者认为,除了学习经济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外,深人生活,从中找出特色,抓到“活鱼”,才是真正的要领。贴近现代生活,密切关注经济生活中的新信息、新动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常方元 《青年记者》2009,(18):67-67
大众化经济新闻是指和专业的经济、金融类媒体的经济报道方式相对的,“面向大多数社会成员传播的新近变动的经济信息”(引文出自《宣传舆论学大辞典》。从严格意义上说,大众化经济新闻的特殊性首先是由“经济新闻”的内容属性决定的,其次是由“大众化”的受众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社会,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经济信息尤其如此。本文试图对经济信息报道进行科学定义,找出目前国内在经济信息报道策略上的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杨舒 《记者摇篮》2000,(9):20-20
当前,电视经济报道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一项调查显示,观众收看电视的目的和对电视满意程度中,经济报道(信息、专题)位次明显不及时事信息、社会新闻以及文体娱乐节目。那么如何做好经济报道,使观众“锁住频道,关注经济事件”,就成为从事经济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所面对的重要课题。我从自身实践中体会到:一篇好的经济报道应该同时  相似文献   

8.
解芳婧  林刚 《新闻世界》2013,(12):30-32
随着经济社会与传媒事业的发展,电视受众已不再满足获取单一的经济新闻资讯信息,而是需要更加专业深入的经济分析,本文抽取《经济半小时》2012年5月共计30期节目作为样本进行内容分析,探讨电视深度报道在节目选题侧重、采访对象和报道策略上的特点,指出电视经济新闻深度报道栏目的不足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杨菁 《视听界》2009,(6):105-105
一,“国计”与“民生”经济发展、经济政策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经济报道理所当然应该从“国计”、“民生”入手,跳出拿经济事件本身说事的常规写法,找到经济事件背后的政策因素,分析经济走向,增加经济报道的厚度与知识含量。百姓看经济报道,多是为了找到经济事件与自己相关联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邓涛  强月新 《新闻前哨》2002,(11):18-19
一、创新经济报道模式要做好“入世”后的经济报道,需要不断深入学习,认真研究,及时转变报道观念,同时注意做好思想性、服务性、引导性三方面文章,创新经济报道模式。思想性是经济报道的深浅标记。“入世”后,新的经济报道题材层出不穷,思想性成为贯穿于报道主题的命脉。《文汇报》上的一篇题为《中国土豆为何不敌美国马铃薯》的报道,着实发人深思。其文意如下:土豆在我国的菜市场上,历来是低价值的。但中国土豆,是从土地到菜篮子,美国马铃薯却“千锤百炼”身价增;中国土豆,风吹雨打不穿“衣”,美国马铃薯,离开土地“孵空调…  相似文献   

11.
岳海花 《新闻传播》2009,(10):53-53
只有遵循经济规律,了解、剖析、发现并报道经济事件,揭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改变只见结果不见过程,只见现象不见本质的报道方法,实现由“生产型”报道方式到“市场型”报道方式的转变,增强经济报道的正面引导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经济新闻深度报道是有关经济新闻的高层次报道方式。这种集前瞻性、权威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新闻报道形式正在成为中国新闻报道中的一门“显学”。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的经济新闻深度报道仍存在诸多不足。本试图揭示这些不足,并提出一些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各类新闻媒体都会经常遇到的问题,即在报道时不经意中对报道对象造成伤害(以下简称“不意伤害”)。就其存在的广泛性而言,不仅其他媒体在报道中经常出现,在我们党报日常报道过程中也不鲜见,特别是我们在从事区域经济报道时,此类现象更是司空见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新闻已经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尽管“改进经济报道,写好经济新闻”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客观地说并不是所有的经济新闻都完成了它的使命,达到了传播效果。有的经济报道喜欢“打官腔”,或者过于“学术化”、“理论化”、文字“贵族化”,无形中将芸芸众生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15.
秦丽 《当代传播》2003,(2):24-25
社会经济敏感度的普遍提高激发了前所未有的经济传播热潮。在众媒体竞相加重经济报道之时,西部各省区的电视媒体由于报道更多地偏重实证经济学范围,导致报道面延展不开,报道量不足。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并重,努力契合人们“不作经济旁观”的心理,这才是西部电视经济报道的突围之道。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给经济报道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性、纯数字性的报道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广大受众的需要。各家媒体都力争在经济信息报道方面有所突破。随着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成功推出后,中央二套的经济联播节目经不断改革,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大的改观和创新,他们  相似文献   

17.
王治平 《新闻界》2001,(1):51-52
谈到经济报道,我们会时常听到读者的抱怨,“报纸上的经济新闻难读”;记者叫苦,“经济新闻写不出新意”;编辑苦恼,“编的经济新闻不疼不痒”。类似“产粮多少”、“创产值多少”、“获利润多少”、“套话+数字+过程”式等,简单化、填空式,一厂一店一村一品式的经济报道常常占据着报纸经济新闻的版面。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这与我们新闻工作者对急剧变化着的社会环境缺乏深刻的分析和认识;对变化着的受众群的新需求缺乏准确的把握;对新时期经济新闻的特征和社会功能缺乏全面的理解等有很大关系。因而改进…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报道已发展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头戏,怎样把经济报道写“活”?笔者认为,经济报道只有攀上“生活”这棵绿树才会有生命力,才能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源于生活关注百姓一些经济报道之所以出现了“理论化”“、学术化”的倾向,是因为记者跑“上”多,跑“下”少,听领导、专家“指出”的多,听群众反映的少。还有的经济报道片面追求“理性色彩”,忽视了事实的生动展示,犹如一篇冗长的说理文章。而有的记者却将自己的视角“下移”,从百姓生活的角度来加强经济报道,其生活性和服务性增强了,新闻也就“活”起来。1996年,…  相似文献   

19.
通常情况下,“专业化”是党报经济报道与其他报道形式的重要区别,因此,业界常以“专业”或“业余”来评判经济报道,并赋予前者以褒义。但是,在新媒介环境下,经济报道模式正在发生显著的转变。近年来,网络媒体、手机报、IP电视等新兴媒体已经进入用户生产内容的自媒体时代。特别是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开放、多元、互动、多媒体、低门槛,为人们提供了近乎完美的信息世界。  相似文献   

20.
通常情况下,“专业化”是党报经济报道与其他报道形式的重要区别,因此,业界常以“专业”或“业余”来评判经济报道,并赋予前者以褒义。但是,在新媒介环境下,经济报道模式正在发生显著的转变。近年来,网络媒体、手机报、IP电视等新兴媒体已经进入用户生产内容的自媒体时代。特别是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开放、多元、互动、多媒体、低门槛,为人们提供了近乎完美的信息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