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福建省少儿体操运动员、非体操项目运动员及未参加运动训练少儿的本体感觉敏感度的测试和统计学处理,分析福建省少儿体操运动员本体感觉性特点,为福建少儿体操训练和科学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60名武术运动员和3O名田径运动员的上肢三大关节本体感觉能力的测试和分析表明:各测试组左右侧无明显差别,武术运动员的本体感觉能力优于田径运动员,武术套路运动员优于武术散手运动员,这可能与专项技术动作系统训练有关。本体感觉的准确性测定不受关节活动幅度的限制,可作为评定武术运动员训练程度的生理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本体感觉在游泳运动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介绍了本体感觉的概念和评估方法,分析了本体感觉对游泳技术和表现的影响,以及本体感觉训练的效果和方法。研究结果:(1)本体感觉是一种重要的身体感知和调节能力,对于游泳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竞技表现具有重要影响。本体感觉可以影响游泳运动员的划水力量和效率、身体转动和协调、游泳方向和速度、身体平衡和稳定等技术要素,从而影响他们的游泳表现。(2)本体感觉训练是一种有效而又被低估的游泳运动训练方法,它可以帮助游泳运动员提高或恢复他们的本体感觉能力,从而改善或优化他们的游泳技术和表现,同时减少或避免他们受伤或发生其他并发症等有利效果。(3)本体感觉评估方法可以帮助游泳运动员了解或监测他们的本体感觉状态,从而指导或调整他们的游泳训练和康复方案,同时预测或评价他们的游泳技术和表现等有利效果。另外,本文还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抛接器械稳定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近几年国内外重大艺术体操竞赛中关于抛接器械的典型判例进行分析研究,论证抛接器械稳定性是影响我国艺术体操竞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并结合世界艺术体操强国的训练经验,提出加强我国艺术体操抛接器械稳定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针对武术的专项特点,在评定武术少年运动员下肢快速力量的基础上,探索既能提高专项技能又能预防损伤的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研究方法采用三维测力台和多功能踏跳器,测力台测量不同反跣的F-t曲线.进行下肢爆发力、反应力量及下肢本体感觉能力的测量.研究结果测试结果表明女性少年武术运动员的反应时为0.149±5.49E-02,男性为0.413±3.38E-02,从测试数据上看,女性快于男性,但未表现出统计学上差异性.受试者反跳到最大用力的时间与蹬伸总时间的比,作为本体感觉指数,女性少年运动员为0.407±0.162,男性少年运动员为0.505±0.171,性别指数相一致,表明少年武术运动员的本体感觉及其本体感觉反应能力方面不存在性别方面差异.测得足踝刚度指数女性青少年运动员为9.347±0.674、男性少年运动员为13.33±11.24,在性别方面的统计差异在0.05的水平上有显著意义.结论武术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技术训练的同时要注重快速力量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结合.建议在发展核心力量的基础上,进行快速力量训练设计一些与武术专项技术动作用力方向、用力技术特点相近的练习手段.增加本体感觉训练,通过影响人体感觉关节位置、运动及平衡的能力的本体感觉和平衡训练,提高维持静态和动态稳定性的能力,改善"空间感觉"和动作的空间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冯洁  任杰 《体育科研》2017,(4):61-67
本体感觉在体育运动中起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以往的研究对无意识本体感觉有所忽略。对意识和无意识本体感觉的神经机制、功能作用、评价方法、影响因素与训练方法做了较全面的综述。首先,意识和无意识本体感觉在其中枢机制、对刺激的感知及应答方式上存在区别;其次,总结了经典的本体感觉评价方法:感觉阈限测量法、关节角度重建法、力量匹配法、视觉模型法、主动运动区分测试、平衡能力测试和体感诱发电位测量法,其中后面两种方法可以用于评价无意识本体感觉。第三,总结了影响本体感觉敏锐性的年龄、损伤和疲劳、运动经历等因素;最后,在如何提高本体感觉方面,主动运动训练、被动运动训练、本体感觉刺激训练等可以提高意识性本体感觉,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和扰动训练等可以改善无意识本体感觉。本体感觉还有待更多的研究,尤其是以高水平运动员为对象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抛接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是我国与世界艺术体操强国产生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我国竞技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抛接器械的准确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我国竞技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的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动静态平衡仪对20名体操运动员进行姿势平衡中的感觉相互作用的评估。结果发现: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三个感觉系统对维持平衡的作用不同,体操运动员在维持平衡的过程中前庭功能和视觉都起主要作用;平衡中枢对感觉信息具有复杂的整合调节作用;运动员所应用的感觉信息和取得平衡的策略有较大的个体差异。结论:体操运动员在进行平衡能力的专项练习时,应重视视觉和前庭功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现在世界止艺术体操越来越向高难度、高质量,编排新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器械的抛接应用的更为普遍。从第十一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的个人藤圈项目中可以看到,每套动作的抛接都占很大的比重,每个运动员的抛接次数都在十次以上。  相似文献   

10.
谈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北京体育学院马更娣,缑小燕一、前言艺术体操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是指经过系统训练后,各项运动素质的基本活动能力和机体工作能力对该项活动的适应程度。各项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标志身体训练水平的高低。从事艺术体操事业的运动员、进行身体...  相似文献   

11.
基于艺术体操运动员形态、机能特征的体能训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形态机能测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一线队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形态与机能测试研究,旨在探索艺术体操运动员形态、机能与体能训练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具有体能训练的身体形态优势,身体机能水平在训练中较稳定,提示运动员有进行大运动量体能训练的潜力和空间,建议采用间歇训练方法加大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成套体能水平,适应现代艺术体操技术发展对体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心理技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七运会艺术体操团体冠军贵州省(成都体院)艺术体操代表队的运动员心理技能特征进行了测试研究,为教练员科学地掌握本专项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建立优秀艺体运动员的选材模式、运动训练的控制及运动竞赛的成功,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于国际艺术体操新的评分规则,对我国十运会艺术体操比赛和2005年艺术体操世锦赛前三名运动员四项器械成套动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了我国艺术体操个人运动员的难度分值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的主要差距,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及应采取的措施,以期为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女子体操运动员和艺术体操运动员的体重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子体操运动员及艺术体操运动员的体重控制是运动员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一个十分常见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操作好这一看似容易的问题,作为教练员及运动员必需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本文从能量消耗与摄取、饮食结构及运动强反等方面结合项目特点对体重控制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专项认知能力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因子分析法,探讨了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认知心理结构特征。对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心理评价、运动训练和选材均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65名艺术体操运动员进行了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艺术体操运动员具有身材较高、四肢长而直、身体围度较小、肩稍宽、髋较窄、手足较大等外部形态特征.指间距-身高、坐高/下肢长C及跟腱长/小腿长A能够较好地反映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7.
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月经状况与骨矿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取国内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20名,年龄为15~19岁,训练年限1~10年,其中健将13人(有一人16岁尚未月经初潮)。对她们进行了月经状况的调查和骨密度的测量。结果显示,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存在严重的月经失调问题:19人中有16人月经不调,月经不调的发生率达84.2%。这些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的骨密度较低,甚至低于一般人,没能显示出体育运动对骨骼发育的良好促进作用,这是与月经不调相联系的。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月经不定期、闭经及痛经的运动员骨密度明显低于月经正常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8.
应用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的检测方法,对国家艺术体操10名一线运动员在第25、2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第14届亚运会前的大运动量集训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生理、生化指标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血睾酮值偏低,提示,艺术体操运动员在大赛前要加强营养科学膳食;大运动量训练后心率、血压,血尿素、血睾酮、尿蛋白等变化幅度不大,说明运动员尚有一定的负荷潜力。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体操运动员肩关节肌肉力量,采用美国研制的CyBex-6000型测力仪,对我国17名女子体操运动员右肩关节进行屈伸肌群的等动向心收缩测试(60°/s、240°/s)。受试者包括国际健将级4名、国家健将级6名和国家一级7名。比较受试者的肌力水平表明,运动水平高的运动员肩关节肌肉力量较高。本研究获得了不同等级的运动员肩关节屈伸肌群的基础数据,为体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及康复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whether any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cognitive and behavioural strategies of gymnasts competing at different elite levels. Thirty-eight male gymnasts competing at different competitive levels in an Australian gymnastic championship completed a standardized questionnaire prior to the first day of the competition. The questionnaire focused on a number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both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Using both t-tests and simple discriminant function analysis, it was revealed that gymnasts competing at different elite levels could be distinguished on the basis of two psychological factors, psychological recovery and self-confidence, as well as the behavioural measure, training hours. Specifically, gymnasts competing at higher elite levels versus those at lower elite levels, were better able to recover from their competitive mistakes, were more confident and trained longer per wee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