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67—68页例3,练习下十七的第3、4题.教学目的:1.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毫米、分米的认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2.会进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毫米间的简单换算.教学过程:一、预习.1.提问:1厘米=(  )毫米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师:米和分米是相邻的长度单位,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也是相邻的长度单位,你们想一想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2.让学生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教师注意检查学生表示的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2.
1.巧记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伸开左手 ,掌心向内 ,五指自然张开(如图1) ,按从左到右排序 ,大拇指代表“千米” ,食指代表“米” ,中指代表“分米” ,无名指代表“厘米” ,小指代表“毫米”。拇指与食指间距较远 ,设定进率为1000 ;其余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间距较小且较一致 ,故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设定为10。据此 ,还可看出 :这四指中相隔一个指头(一个单位)的进率为100 ,相隔两个指头(两个单位)的进率为1000 ,等等。2 巧记常用的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伸开左手 ,掌心向内 ,屈中指和无名指 ,其余三指自然分开 ,成等距离…  相似文献   

3.
量的计量     
一、知识要点 1.长度单位 计量物体的长度用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有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相似文献   

4.
量的计量     
一、知识要点   1.长度单位   计量物体的长度用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有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相似文献   

5.
量的计量     
一、知识要点   1.长度单位   计量物体的长度用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有千米(公里)、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小学六年制数学教材中《米、分米和厘米的认识》这一单元知识的编排,要求先教学“厘米”的认识,然后再教学“米、分米”的认识,授完这个单元的内容要5个多课时。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这样的知识编排顺序似乎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整合,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米”已有了初步的概念,如公交车上的1米线、日常生活中的米尺等。如果先教学“厘米”的认识再教学“米、分米”的认识,长度单位大小排列紊乱,不利于学生合理建构长度单位的概念。另外,先教学“厘米”的认识,1米=100厘米,这对学生理解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增加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82-83页例4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出示练习:1米=( )分米1分米=( )厘米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 ) 2.什么叫面积? 3.我们已经学习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教师依次在屏幕上显示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相似文献   

8.
吴锦香 《考试周刊》2013,(21):85-85
<正>一、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下学期《分米和毫米》。本节课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活动,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观念。但由于生活中学生缺乏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又很少用到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因此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很难建立。  相似文献   

9.
二年级学生认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常用公制长度单位,并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后,我们安排了一节利用进率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练习课。上课开始,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幅阶梯示意图,要学生从高到低,依次说出各公制长度单位。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把这些单位名称依次填入阶梯图(如下)。然后,进行以下的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0.
<正>《认识毫米和分米》一课教学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积累了一定的长度单位认知经验,在教学设计时可以从知识的结构性、连贯性出发,同时也需考虑学生的现实起点。通过前测发现,学生非常熟悉厘米、米之间的进率,会熟练使用直尺测量物品,通过率达87.5%。但实际应用能力偏弱,在长度单位量感建立上存在偏差,单位选择产生错误的有42.5%。反思其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前期学习理解不深入,机械记忆单位进率;二是学习中实践体验不够,量感建立有欠缺。  相似文献   

11.
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千米间的进率,学生在使用时容易混淆。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发现用手指来帮助记进率,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记得又快又牢固。方法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2.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认识了长度单位及其单位间的进率等一些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从线到面,这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因而,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就要考虑学生的这种状况,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以旧引新,注重知识的深化“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一些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以及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然后运用已学过的面积单位,如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1.记忆。要求学生记住:①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等概念;②重量单位公斤、克等概念;③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和换算方法;④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方法。2.理解。要求学生理解:①长度单位与重量单位是两种计量物体的标准;②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  相似文献   

14.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2.认识重量单位吨。3.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毫米、分米、千米。毫米是用来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长度时用的单位,教材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起1毫米的长度概念。分米虽然不是常用的计量单位,但对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间十进关系的认识和建立升的概念是有用的,因此教材对分米也作了介绍。分米的认识与毫米的认识在编排上类似,主要通过直观和操作,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千米这…  相似文献   

15.
教学第五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掌握“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认识另外两个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及它们的实际长度;记住“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会用毫米和分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提高实际测量能力与水平。为落实这些教学要求,教师应准备好不同厚度的硬纸片3块(分别编为1、2、3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第66—67页例1、例2.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2.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3.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相似文献   

17.
物理这门学科单位的换算非常重要,以下方法也许能帮助初学者快乐地渡过难关,跨入物理学的大门。以长度、体积、面积单位为例: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2.面积单位:米2、分米2、厘米2、毫米2;3.体积单位:米3、分米3、厘米3、毫米3。通过观察它们都有这样的规律:米、分米、厘米、毫米是10进制,面积是平方即102=100即百进制,体积是立方即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与记忆 1.记住1米=10分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l厘米二10毫米;l千克二1000克。 2‘认识用米尺量物体长度和用秤称物体重量的一般方法。 (二)理解 1.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和千克、克相邻两个计量单位间进率的规定。 2.理解只要是物体,再微小都是有长度和重量的. (三)掌握 1.掌握用米尺度量长度的一般方法和用天平、案秤称物体重量的一般方法。 2.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和千克、克间的进率和化、聚方法。 (四)熟练 1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同类计量单位的简单计算。 2能用米尺量短距离的长度。 (五)智能目标 通过操…  相似文献   

19.
1.感知"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根据学生已学的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进率,教师出示米尺或米尺示意图,边讲边得出下表.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42~43页。[教学目标]1.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毫米、分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2.借助直尺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