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邓小平在总结苏联及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涵盖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各个基本方面,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际结合起来,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目标方向性原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这一思想经历了酝酿萌芽、初步形成、成熟和丰富发展四个阶段,它系统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因、目标和主要内容等,是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明晰改革思想的发展脉络对于更好地把握当今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进行广泛深入思考并做出一系列精辟论述,形成了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这一思想以制度改革为其鲜明特色,既是对传统的政治制度禁区的突破,又是对“革”教训及制度弊端的深刻反思,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行方向。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推进政治制度建设做出了表率。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在恢复我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它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全面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实现过程中形成的。从总体上看,邓小平新时期政治思想工作理论,坚持和继承了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理论,继承和发扬了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由于所处历史时代不同以及党在不同历史时代所确立的基本路线的内容不同,因而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相比较,必然显现…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蕴涵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一些重要原理,涉及政治文明理论的重要地位、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建设方式等丰富的内容,与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是前后相承的,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发轫和指南。  相似文献   

6.
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功能和作用、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原则、内容和标准等诸多方面,并成为我国当今乃至今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石。准确、完整地把握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邓小平以继承和创新的精神,对党内民主建设做过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党内民主建设思想;在发展党内民主,促进党内和谐,努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作为世纪伟人 ,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理论是论述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 ,其理论视角是政治。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是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实践的理论指针。  相似文献   

9.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勾画经济体制改革宏伟蓝图的同时,极为关注政治体制改革,发表一条列讲话,深刻地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动因、目标、原则、步骤、方针、政策、措施等。邓小平同志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论述精辟,内容丰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份非常宝贵的精神遗产。一、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新的思想理论,不会凭空降至,只有在社会现实生活向社会提出新的任务以后,才会产生。邓小平同志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中国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更…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基本原则、目标和进程、主要任务和内容等方面探讨了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指出,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和探讨了邓小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事业的巨大指导作用,深刻揭示了“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王篡 《华章》2011,(28)
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科学的政治体制改革理论,成为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石.通过对政治体制改革核心思想的分析,本文着重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探讨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运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从中国国情理论、发展生产力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等四个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许多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思想观点,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文化,而且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因为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就难于贯彻,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邓小平同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将是我国当今乃至今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理论基石,并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壮大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德育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与我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实际条件相结合,逐渐形成的较为完整和系统的科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战略性、目标性、民族性和务实性特点,是我党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是遵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继承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科学地、全面地、精辟地回答和解决了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遇到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系统地阐明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基本任务和方针原则,把我党思想政治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在中国发展的理论成果,是一个具有极强现实性特征的理论体系,是反对在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左”右倾错误的有力思想武器。它不但是过去20多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而且对我国现在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整个改革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国际共运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并从跨世纪的战略高度对政治体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前提、原则、任务、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对新时期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在研究、探索、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经济体制改革思想。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纵观邓小平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具有鲜明的渐进性、协调性、求实性、创新性、主体性、实践性特点。  相似文献   

20.
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邓小平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主张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并善于抓住时机发展自己,从而抵御住了苏东剧变的冲击和西方对华制裁,同时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深入探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