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生物科学课程研究所(Biological Science Curriculum Study,缩写为BSCS)长期致力于中学生生物课程教学研究,最突出的贡献是编写了一系列高中生物学教材。BSCS教材以人人接受生物教学为出发点和目标,编制了蓝皮本(侧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各版本高中《生物》教材中,影响较大、使用面较广的一套高中生物学教材是《生物科学课程研究》(BSCS),BSCS教材主要分黄、绿、蓝三个版本,黄皮本是按人体知识编写的,绿皮本是按生态系统编写的,蓝皮本是按分子生物学体系编写的。其中绿皮本是美国国内较受欢迎,选用率较高的版本。1BSCS绿皮本内容简介BSCS绿皮本书名为《生物科学──生态系统的探讨》。修改后的第6版绿皮本共有五篇25章;第一篇生今世界:生物圈包括生命网、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命网内的物质和能量等四章。第二篇生物圈内的持续包括细胞内的持续。…  相似文献   

3.
5E教学模式是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BSCS)开发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探究性较强的科学课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也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实现概念转变和建构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4.
新的课程观认为教材无非是一个典型的"范例"而已,这就要求教师们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既要尊重教材,又要敢于超越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变紧扣教材为紧扣课程标准,结合现代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这种"生成性",与"开放性"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它是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开放性)、学生的自主参与(创造性)、教师的灵活驾驭(善于捕捉、探究)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对"生物学教学论"绪论课进行了信息化教学设计。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以及对教学任务与问题、教学环境与资源、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设计。实践证明,"生物学教学论"绪论课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使学生体验了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环节、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并且生成了宝贵的教学资源,为本课程后续内容的学习构建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结合新课改中生物教材和教学的情况.从挂图模型的利用、生活经验的使用.学科前沿和社会热点的分析等方面.阐述了挖掘生物课程资源的具体做法,从而达到丰富生物学教学,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物学》2005,21(8):14-14
为促进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本刊决定举行2005年“中学生物学优秀教学论”评选活动。论内容为:(1)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科技活动教育;(2)生物课堂教学的改革;(3)生物实验课教学的改革;(4)生物科技或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开展;(5)生物传统教具或现代教具的制作和应用;(6)生物高考的研究;(7)生物教学如何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8)生物教育与素质教育;(9)生物课程标准与实验教材研究。  相似文献   

8.
教学反思是对教学领域深层次的思考,不仅能提高教学理论水平,还能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看似平常的反思,却能起到以下作用:(1)审视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三个维度;(2)评价自己的教学活动是否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化;(3)是否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4)教学过程是否关注物理课程资源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9.
美国BSCS教材的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SCS教材是一套在美国中学普及的生物学教材,本文通过对该教材的分析认为,教材中体现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颇有特色,并且与现代生物学知识紧密联系,其倡导的5E教学模式对我国课程教材编写和教材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1、成果主要内容 响应国家关于在基础生物学类课程和电子信息化课程教学中优先试行双语教学和引进国外优秀原版教材的号召,为进一步大力提高我校本科生《生物化学》教学质量,推动我校本科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从2002年09月起,我们选择了生物类本科生非常重要的《生物化学》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得到了西南农业大学的立项资助和大力支持(2002)。经3个学年度5遍的《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探索和思考,教学手段、方法和效果日臻完善,形成了一系列的成果和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主要成果有:  相似文献   

11.
赵雪松 《考试周刊》2009,(15):175-175
生物学是卫生学校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生物教师更有必要深入进行教学改革,让学生怀有兴趣地学习生物学,提高学生课堂达标率,即进行生物有效教学。作者就"推陈出新"、"深入浅出"、"联系实际"三方面,谈一些自己的具体做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物学课程注重对学生知识建构和思维过程的培养,"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进行思维教学的好素材。应充分挖掘教材里思维教学的课程资源,设置教学情境,进行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3.
戴崝  余轶 《生物学教学》2007,32(11):80-80
为进一步促进生物学科教师教育的发展,交流生物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成果与进展;探讨我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中学生物学课程及教材改革;商榷高等师范院校的中学生物学教师教育、生物课程与教学论建设,以及研究生培养的对策,由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主办、《生物学教学》杂志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由"教科书的执行者"转变为"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这并不是要忽视教材的重要性或者抛开教材进行教学,矫枉过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材(课本)仍然是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教师在教学时应着力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用好教材、用足教材,最大限度地利用教材达成教学目标,实施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绪论作为一本书的开始,对能否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作为教材的绪论,还要在兼顾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现就初中《生物》谈一下绪论课的教学。 “探索生物的奥秘”既是《生物》课本第一册(上)的绪论,也是初中全套《生物》教材(包括两册共三本书)的总绪论,也就是在初中两年的生物学学习中,除此之外,再无它选,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它主要通过提出并解答三个问题:1)什么是生物学?2)为什么要学习生物学知识?3)怎样学习生物学知识?讲述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生物课的内容与学习方…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材不仅指语文教科书,还包括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切信息。我们把语文教科书称为"显性"教材,把其它的语文信息称为"隐性"教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自觉填补"显性教材"(教科书)留下的空白的意识,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应有的课程价值,自觉根据教学实际对显性教材进行加工、整合和创造,挖掘出和教学相关的"隐性"教材,从而进一步丰富显性教材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使物理教学进入了"一标多本"的时代,现行的高中物理教材有五个版本,即: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粤教版(广东教育出版社)、沪教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京教版(北京出版社)和鲁教版(山东科技出版社).不同版本教材整合就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达到特定的教学要求,将各教材中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  相似文献   

18.
袁静 《考试周刊》2011,(70):161-161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年级四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压力变大,心理压力亟待舒缓。根据我校的体育教学条件,我把高中教材中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以下简称太极拳)选为教学内容,在"两纲"精神的指导下,结合"健康第一"和"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进行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9.
徐群翊 《生物学教学》2005,30(12):49-50
新的中小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追求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在生物学教学中,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推进上述理念的贯彻、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重要途径。本校目前未参加新版教材的试点,使用的仍是原《生物》教材,那么,立足于课堂教学和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来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否可行呢?对此,笔者进行了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本文所指插图全部选自《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生物》(必修、选修)],在教学中探索插图的教学功能,将给生物学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