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开设,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从知识的权威者到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从仅仅关注教科书到同时关注本学科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及科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到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等。  相似文献   

2.
任玲 《湖南教育》2002,(7):37-38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主动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有效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本着“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我们进行了将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常规教学的尝试。引入以“专题教学”为主要形式的研究性学习示范课过去,我们习惯于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师生间是我说你听、我写你记的绝对服从关系;教学活动关注的往往是课文本身,教师习惯于将写作背景、作品…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曼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就是改变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单纯的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落实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教育部在新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研究性学习课程,让研究性学习走入了课堂主渠道。一、研究性学习走入学科教学的认识1.课堂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主渠道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它和接受性学习相对,并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它可以渗透、体现在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应该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2.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目标很多教师认为,传授知识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学校图书馆服务于研究性学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校图书馆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研究性学习在各中小学逐步展开。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是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是要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教会学习”。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自2000年9月作为必修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以来,就受到了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推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改革,改变长期以来的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社会生活中选择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能改变学生以往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多渠道地获取知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 1.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育部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中明确指出“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高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指出: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应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一个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高效率的学习,它由教师指导、按小组或个人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以学生自主开展学习为基本教学形式的课程。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1.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规定:我国基础教育目标是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正作为新的教学理念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接受,研究性学习可以改变同学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以分析一道调研试题为例,谈谈以开放题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性学习尝试。  相似文献   

15.
自然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彩霞 《宁夏教育》2003,(10):14-15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依据研究性学习的先进理念,笔者就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研  相似文献   

17.
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形成新的师生关系,即变过去“传道”为“导航”,变“灌输知识”为“问题研究”,在研究中完成学生知识的获得。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以往单纯地以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  相似文献   

18.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以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研究性学习和课本有效结合,让课本知识从生活中来,融于生活,高于生活,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在于改变学生以往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一种学习理念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孙绍丰 《职教论坛》2003,(10):34-34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设置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显而易见,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定位,特别是教师如何适应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将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效果。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走出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