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莫尔发表《乌托邦》以来,社会主义已有五百年历史,从空想社会主义到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之后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史,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主题.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我们清楚地看到,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维度,不同时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历史演变呈现出一种从抽象到具体,从革命到建设的内在逻辑.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历史变化,还蕴涵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本逻辑,即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批判与超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实践问题与境遇的解答与回应.其中,对实践问题与境遇的解答与回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逻辑中的主线和总纲.  相似文献   

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并不是马克思的直接考察对象,而是马克思通过对考察对象的逻辑分析后得到的结果。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的共产主义思想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即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人的复归。"一个核心"具体表现为"三个统一",即人与自身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社会的统一。这一共产主义思想具有重要价值,这种重要价值既体现在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影响上,也体现在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现实意义上。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通过"四因"说确立起的目的论思想为哲学思想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黑格尔通过否定的辩证法为目的论思想提供了严密的逻辑论证,但由于绝对精神最终目的的虚无性,最终使其哲学囿于形而上学之中。马克思从主体和目的两方面对目的论思想进行了批判和改造,认为目的理性是现实的人所特有的自觉能动性,最终通过现实的人的实践劳动成功改造和超越了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的传统目的论思想的桎梏,启蒙了现代哲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理念之源的研究没有聚焦于《资本论》及其手稿关于自由理念的论述。其实,《资本论》第一卷阐明的价值规律及其"等价交换"原则构成马克思自由观的逻辑前提;关于资本产生的"历史条件"论述构成马克思自由观的重要内容;《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从历史的角度正面肯定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对实现人类自由的历史作用。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主体的马克思著作为确立无产阶级核心价值观——自由理念奠定了经济学基础。马克思在经济学领域关于自由的这些思想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与实践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最早为黑格尔所阐述,黑格尔的“精神异化”理论及其逻辑架构为青年马克思所吸收和遵循。但是当马克思真实地接触现实之后,深刻地体会到通过自我意识的异化扬弃并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便逐渐接受了费尔巴哈“人的类本质异化”思想,开始自觉地以一种全新的唯物主义哲学逻辑来考察现实。但是,马克思在人本主义异化观的基础上,并没有彻底否定异化,而是辩证肯定。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考察时,受到了赫斯“金钱异化”观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劳动异化”理论,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当然,这种建立在人本主义基础上的批判难以使人们摆脱异化状态。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开始从现实实践活动出发,将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创造了唯物史观。至此,其异化理论也完成了由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人的思想导向,因此二者在研究对象、奋斗目标、价值追求、实现路径等方面都具有一致性。现实的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立论基础和逻辑起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旨归;人的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取向;立足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现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研究,有利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回归人的本质,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异化理论不仅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更是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在马克思之后,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异化"进行了再阐释,也使"异化"出现众说纷纭的局面。后马克思时代的异化理论不仅是对马克思思想的延续,也是基于现实对马克思思想的理论创新。无论是马克思异化理论原型还是后来诸多的异化理论模型,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揭露无不表达对人的尊严、价值和人类共同命运的关切。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具有显性政治哲学维度,而且具有内蕴的伦理价值维度。艾思奇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从历史与理论的双重逻辑,分析了社会政治运动与启蒙的内在关联,构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解放与新启蒙运动的双重视域,通过马克思主义伦理价值观的民族转型和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的根基重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中国形态———"大众哲学"。大众哲学的要义不仅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的新启蒙,改造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而且在于通过革命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人特有的属性,关于人的问题总是现实的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总结革命实践经验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实践唯物主义为本质属性、以人的本质为核心范畴的实践人本思想,现实个人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底色。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意义,对于马克思实践人本思想本质的深入探究,必须以其存在发展的逻辑为前提和必需。应该说,马克思实践人本思想的历史演进逻辑以其存在基础、发展历程和理论内涵作为三重向度,与现实的人的命运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0.
白芳  焦健 《宜宾学院学报》2011,(7):45-46,56
马克思对人类解放和共产主义给予强烈的精神投入和价值关注,并力求从对理论问题和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中把握时代的根本问题———资本主义存在的合法性问题,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在对问题的不断追问中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马克思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和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马克思的"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当代发展的内在诉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